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梅/黄春华炫动长篇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爱,是不能忘记的。别人的生活就是你的生活!痛苦,什么也不是,就是痛苦,从痛苦中读出了什么,才是财富!

本书讲述了一个艰难成长的故事。真实且血腥,夸张而现实,它让人顿悟了人性的残忍和冷漠,同时又引发了对人性的深深思考。杨梅是一个自闭、自卑的女孩,长相难看,说话口吃。在家里,自幼父母离异,遭受母亲的虐待;在校园里,又因为长相,受到同学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嘲笑……

内容推荐

杨梅是一个自闭、自卑的女孩,长相难看,说话口吃。在家里,自幼父母离异,遭受母亲的虐待;在校园里,又因为长相,受到同学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嘲笑。她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家里墙边孤寂的蜘蛛,虽然遭受种种不平,却逆来顺受。直到有一天,杨梅碰到了一位年轻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对杨梅备加鼓励和支持,还送给她一本《简·爱》。杨梅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她是被拯救,还是落入不见底的深渊……

《杨梅》讲述了一个艰难成长的故事。真实且觑腥,夸张而现实,它让人顿悟了人性的残忍和冷漠,同时又引发了对人性的深深思考。

目录

没有什么比心灵更持久!

1 擦掉自己的血迹

2 我还不如丑小鸭

3 蜘蛛不见了

4 班上转来个大美女

5 歌盲进了合唱队

6 我真的病了

7 世界变了

8 名字挂上墙

9 光头黑衣人

10 两则新闻

11 老师要家访

12 我的空间

13 奇怪的晚餐

14 活木乃伊

15 我不是正常人

16 狱中的秘密

17 要我证明什么

18 我们就要幼稚

19 都在演戏

20 第一次交火

21 一场误会

22 凶手是姑妈

试读章节

没有什么比心灵更持久!

不管我愿不愿意开口,这段经历都真实地存在着,就像我的心脏,你看不见它,但它仍在我的胸腔里跳动。只要我还活着,它就存在着,它的存在折磨着我,但我仍然不想开口,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难以启齿,我也不太清楚。我的意思是说,我并不是对这种原因一无所知,恰恰相反,它们都在我心中,我只是觉得它们太杂太乱,无从理顺头绪,所以,我一开口就会不知所云。亲爱的朋友,你如果听到了什么,那决不是出自我的口,而是来自我的心。

1 擦掉自己的血迹

这是一顿普通的晚餐,桌上摆着三碟菜:虎皮辣椒、清炒豆角和凉拌黄瓜,看起来还不错。不过,你如果连续十天就吃这三种菜,在第十一天,你就会发现辣椒、豆角和黄瓜其实是一个味儿。我已经和这三碟小菜连续作战二十五天了,但我仍不敢把十四天前的发现告诉妈妈。因为妈妈最讨厌我给她提意见,她总是说:“知足吧,有口饭给你吃就不错了。”说这话时,她脸上爬满厌恶,好像我是一个要饭的乞丐,她破天荒发慈悲让我进屋坐到了饭桌上。每次,我都想从她脸上找出哪怕只是一丝玩笑的成分,但那是徒劳,有时我甚至还看到她咬牙切齿的样子。我常常怀疑她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当然只是怀疑,在没有第二个女人站到我面前自称是我母亲之前,我无法否认我们的血缘关系。

扯远了,还是回到菜上来吧。妈妈总是赶在菜场收摊之前去买菜,那时的菜既便宜分量又足。回到家里,她把一大塑料袋蔬菜往厨房地上一放,就开始抱怨买这堆菜又花了多少钱,她报出的数目总是能精确到角甚至分。有一次,她竟然说又花了九角二分。

我觉得奇怪,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最小的都是一角,怎么会有两分呢?我本不敢发问,但我的怯懦挡不住好奇,就试探着问了一句:“你还有分币吗?”

妈妈没好气地说:“你懂个屁,我当然只给他九角钱,那二分我说下一次再一起算,算个屁,下次我才不找他买菜呢!”

妈妈的语气到最后已经变成恶狠狠的了,她的矛头很显然已经从我转向那个卖菜的,但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卖菜的,妈妈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心惊肉跳。我很后悔自己没管住那点好奇心,我发誓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妈妈对辣椒、豆角和黄瓜情有独钟,原因只有一个——它们便宜——就像冬天里,她只让土豆、萝卜和白菜进家门一样。我无意指责妈妈,她这样做除了从经济着想外,还暗合了一部分科学家的说法——素食有益健康长寿。在科学的感召下,现代人都开始提倡素食,也就是说有钱人也爱吃辣椒、豆角和黄瓜。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那些卖鱼卖肉的贩子都要失业了,可当我跑到菜市场一看,情形与我想象的大不一样。那些鱼肉贩子的生意仍然红火,荤食柜前站满了手捏大钞的人们,他们一个比一个胖,都属于减肥对象,但他们满不在乎,越胖离柜台越近。妈妈偶尔也会在那些胖子后面凑热闹,手里一张十元钞票都捏出汗来了,她还在犹豫不决。肉贩子对付这些犹豫者自然有一套,他们从柜台底下拿出“处理肉”,价格要便宜一半。尽管我一见荤就流口水,但“处理肉”吃起来总有一种将臭未臭的怪味,相比之下,我还是宁愿吃素。

还是回到餐桌上吧。眼前是三碟素菜,进食者只有我和妈妈。我们相对而坐,极少说话,就像餐馆里两个互不相识的食客不得不坐到一张餐桌上。其实我很想说话,我向来很羡慕边吃边聊的进餐环境,甚至千百次地想象过有朝一日能和妈妈在说笑中进餐,我们互相说着开心的话题,然后大笑,喷饭,放下碗筷捂着肚子笑——但是我始终没有勇气开口,因为我怕自己一张嘴就会说错话,这不仅仅是一种担心,事实上,我在妈妈面前从来就没有说对过什么。妈妈不说话是因为她不愿意跟我交谈,她对我有一种天生的厌恶,她毫不掩饰,当然我也没有必要向你隐瞒——亲爱的朋友,你尽可以把我想象成她养的一只猫。不,这不恰当,我如果是只猫,她或许还会把我抱到膝头捋捋毛什么的,可惜我不是,我只是一个大活人,我没有权利接近她。她也从来不愿接触我,除了揍我。

不提挨揍的事,还是说这顿晚餐吧。我说过,我觉得眼前的三碟菜索然无味,但我尽量不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我知道就算我表现出来也无济于事,在这个家里,我没有权利要求什么。妈妈是绝对的权威,铁腕人物,我只要不触怒她的铁拳就谢天谢地了。为了将半碗米饭吞咽下去,我拼命地吃虎皮辣椒来刺激味口。其实除了辣,我什么也感觉不到,就像一个行刑人员向罪犯泼了一盆辣椒水,就算这个罪犯是地道的四川人,也不会说“味道好极了”。

我正哧溜哧溜地吃着虎皮辣椒,就见妈妈将碗筷往桌上一放,恶声恶气地说:“就不能小声点?跟你那臭爸爸一个狗德行!”

说完,她一抹嘴,站起身拎着一个劣质帆布包出门走了,她今天上夜班。

我怔在那里,半天才把筷子从嘴里抽出来。我真的一点胃口也没有,每吃一口都像在咀嚼泥沙,我努力装出一副吃得很香的样子,只是为了做给妈妈看,我不想让她说我是个爱挑剔的孩子。可是,她偏偏又嫌我吃相难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合她的心意。我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地迎合她,可总是顾此失彼,我真的有点泄气了。看着她木然出走,房门在她身后“嘭”的一声关闭之后,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再也关不住了,像潮水一般涌出眼眶。那一刻,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我宁愿她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如果一位继母对我这种态度,我也许可以接受。可是,偏偏谁也不能证明她是我的继母。

我暗自流了一会儿眼泪,抬眼看看窗外,天已经黑了,似乎比平时黑得更快。我抬手揩了一把脸,站起来收拾碗筷,还有一大堆家庭作业等着我去做呢。

我把空碗筷抱起来,走进厨房,放进水池里。我又瘦又小,同学们背后都叫我豆芽菜,我并不怪他们,其实这个比喻还挺恰当,只不过还应该补充一点,是绿豆芽儿,换了稍微粗壮一点的黄豆芽儿,我都够不上级别。由于个子矮小,我在把碗筷放进水池的时候,不得不尽量踮起脚后跟。不过,这对我并不算难事,我早已经习惯了,洗碗的时候,我总是踮着脚。

我正踮着脚洗最后一个碗,突然,厨房的窗户被一道刺眼的白光照亮,瞬间又恢复了黑暗。我吃了一惊,脑子飞速旋转,搜寻着这道白光的来处。或许是谁的手电筒无意间向这边晃了一下,除此之外,我就只能联想到夜游鬼魂了。据说它们的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刺眼的光亮。想到这里,我不觉浑身发抖,双手死死地捏住碗,想洗,可手怎么也转不动。一阵巨大的恐惧抓住了我,我的心脏缩成一团,我甚至能感觉到窗外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正死死地盯着我,但我不敢向窗外看。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巨响,我感觉就像在我头顶上炸开,我浑身像遭电击似的一抽,双手同时发力,把碗摔在水池里,发出丁零当啷的破裂声。

这回我真的惊呆了,不是被巨响,而是被水池中破碎的碗碴。现在我已经弄清楚那声巨响不过是一声惊雷,那道白光不过是一道闪电,窗户上噼里啪啦的雨声让我清醒过来,但一切都晚了。因为我摔碎了一个碗,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白瓷碗,但在妈妈眼里,它一定比我重要。事实上,在这个家里,最不重要的就是我。

记得我六岁的时候,也摔破过一个碗。那时我正在埋头吃饭,妈妈突然冲我吼道:“快点吃,慢猪!”我向来就怕妈妈大声说话,尤其怕她把我比作某种动物,因为从她口里跑出来的动物都不可爱。听到她的吼声,我心里一紧,手上一松,碗就掉到地上裂成两半。我脑海里飞快闪过一道怨恨:厂家为什么不把碗再造结实点!怨恨一闪而过,我看见妈妈站在那里怒视着我,我吓得浑身筛糠一样抖动,但我不敢哭,我知道我一哭,妈妈就会拳脚相加。我把已经冒到嗓子眼的哭声生生给吞到肚子里,连忙俯身捡起两片碎碗,将它们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个完好无损的碗。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我能念出神奇的咒语,将碗彻底粘合在一起。可是,我知道没人能帮我,我只能捧着一个破碗,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妈妈已经瞅了我半天,这时,她的语气平静多了,她说:“很好,你就这样捧着碗给我跪在桌子边上,没有我的许可不准起来。”我不敢违令,捧着碗就地跪下。她在屋里转来转去,做她自己的事,就像我根本不存在。我感到膝头生疼,多么希望她能早点让我起来。可是,直到出门,她也没说一个字。就在她准备关门出去的时候,她突然停住脚步回过头来。我知道她一定是有话要对我说,我心里亮了一下,但马上又暗了下去,因为她并没有说出我想听的话,她说:“放老实点,我要发现你敢做假,就把你倒吊起来。”说完,门“嘭”的一声关死了,她的脚步像重锤一样渐渐远去。我相信她说到做到,所以,就算我把膝头跪碎,我也不敢站起来揉一下。不知过了多久,门响了一下,妈妈回来了。她推门进来,并没有正眼看我,而是直接进厨房做饭去了。我只能盼着她快点做完饭,那时,她一定会叫我起来吃饭。可是,这回我想错了,她把饭菜端到桌上,并没叫我起来吃饭,而是一个人自顾自吃起来,好像我是个隐形人。但我并不是隐形人,我有血有肉有形状,最起码我还有一个咕咕叫的肚子,那一刻我只知道我有个肚子,它中午就只吃了个半饱,现在早就前胸贴后背饿成一张薄饼了。我被桌上饭菜的香味诱惑得一阵阵眼晕,偷眼看看,只见一张血盆大口正在狼吞虎咽,我怕再看下去它会将我也吞掉,连忙收回视线,狠狠咽了咽口水。我在心中祈求神仙赐给我一份食物,哪怕是妈妈吃剩的。可是,神仙没有显灵,妈妈把剩下的饭菜都收进了厨房。我绝望地闭上眼睛,那一刻,我毫不怀疑自己会被活活饿死,我就干脆闭上眼睛,等着阎王来收魂。阎王没有出现,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一个声音说:“够了,看着你就烦,一块打不湿拧不干的抹布,还不快滚进去睡觉!”我知道这是妈妈下达的解禁令,我盼了多久啊,现在它终于来了,可我一点也没觉得轻松,因为我发现自己已经站不起来了,两条腿像打了石膏一样无法伸展,我试图站起来,却一下歪倒在地上。四周漆黑一片,妈妈已经进了卧室关匕房门,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老鼠,一只被打残了双腿的老鼠。我在地上静静地歪了一阵儿,听见妈妈的鼾声从里屋传来,我的心才稍觉踏实,腿也勉强能伸直了。我咬了咬牙,摸索着抓住桌子站起来,膝头一阵钻心的疼痛,我双腿一软,又差点坐到地上。不过,最终我还是挺住了,我知道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必须想办法填饱肚子,再这样下去,我会很快就不知道疼为何物的。我尽量放轻脚步探进厨房,我不敢开灯,摸索着打开柜门,将里面的一盘剩菜端了出来。我来不及拿筷子,就用手抓着塞讲口里,那种饿死鬼的样子我只在电视里看见过。第二天,妈妈当然看见了那个空碟子,但她没有再惩罚我,因为她看见我不停地上厕所,认为这就是我应得的报应。当我脸色惨白地从厕所出来时,她会冷不丁地说一句“活该”。

我提起这件往事并不是有意指责妈妈,我只是想说摔破一个碗对我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看着水池里的白色瓷片,神情紧张地伸手去收捡,一不注意,手被划破了,顿时,一股红色在水池里流动。不过,我丝毫也没觉得疼,或者说我已经害怕得不知道疼了。我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必须让这些瓷片销声匿迹。

又是一道闪电,一阵响雷。我看见白色瓷片上闪着红光,那一刻,我觉得那片红光与我无关,我只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一起收进一个塑料袋中。然后,我拎着它们闪出大门,轻手轻脚地穿过漆黑的楼道,生怕被人看见。我仿佛不是拎着一袋碎瓷片,而是急于销毁的罪证。每一道闪电都让我心惊,因为我怕有人会借着电光看见我的身影;每一阵雷鸣都让我欣喜,因为它们正好可以掩饰我“咚咚”的心跳和脚步。

垃圾箱并不在楼道里,我必须穿过一片开阔地。雨正哗哗地下着,电闪雷鸣过后,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雨声淹没了。我没有带雨伞,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有必要带雨伞。尽管雨下得就像有人用高压水龙头向下冲水,但我片刻也没犹豫,一头扎进了雨幕之中。

把塑料袋扔进垃圾箱,我逃命似的跑回屋里,反手关上大门,身子一软,靠在门背后,惊魂未定,仿佛刚逃脱一次追杀。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感觉到水正顺着头发流到脖颈里,衣服早已经粘在身上,身体就像裹着黏纸的水果糖。

我靠着门连打了两个喷嚏才缓过劲来,抬脚走进自己的房间,发现有扇窗户没关严,正在往屋里飘雨。我连忙跑过去将它关好,拉上窗帘,给自己换上一套干衣服。身体是舒爽多了,可潮湿全部钻进了胸口,赶都赶不走。

P1-7

序言

金牌作家们的倾心奉献

徐德霞

做《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常和读者有交流。听说我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有位小读者就和我进行了一场对话。她叫阳阳,是一位可爱的五年级小学生,率真、活泼,对文学有一种痴迷的爱。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读《儿童文学》杂志,是我们杂志的铁杆“粉丝”。

阳阳:徐老师,您主编的《儿童文学》可好看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订了。听说你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我们好多同学都特别高兴,但也有一些同学觉得有《儿童文学》就足够了,没必要再搞什么书系。你们为什么要编这套书呀?

徐: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除了做《儿童文学》杂志以外,很少做原创图书的出版。四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很多作者,在全国各家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好书,在儿童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也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

编辑出版一套“金牌作家书系”,把本刊的作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早就在酝酿之中。之所以现在来做这套书,起因于牧铃的那本长篇动物小说《艰难的归程》。你看过这本书吗?

阳阳:看过,是写一条瘦弱的小狗,怎么成长为一条了不起的大狗的。那故事可精彩了,我们班的男生们平时不爱看小说什么的,可他们就爱看这本书。

徐:这就对了。这是一部小人物的艰难成长史,是一个从卑微到高贵、从怯懦到坚强、从弱小到强大的故事。去年刚接到牧铃这部书稿时,我们就想着手编这套书,把《儿童文学》的骨干作家集中在一个书系下,连续出版,形成品牌。但是,当时见市场上那么多书,各家出版社也都在抓这批作者,我们再搞一个书系,不知效益如何。迟疑再三,牧铃这本书最后还是以“《儿童文学》典藏书库”的形式出版了。没想到出版三个多月,竟然再版了三次,差不多每个月都要重印一次。到今年三月份,总共印了将近十万册,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尽管现在社会上套书、丛书很多,看来只要是好书,还是会得到读者认可的。另外作家们也支持我们来做这套书。这些作家都是《儿童文学》的老朋友,有些年轻作家还是我们培养起来的,他们非常希望《儿童文学》做一个书系,通过当代作家原创作品的出版,展示一下本刊作家队伍的阵容和实力。这套书的出版,也是《儿童文学》品牌的深度开发,我们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也非常重视,多次参与我们的选题论证会,从各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

阳阳:那为什么叫“金牌作家”呀,他们真得过金牌吗?

徐:傻丫头,那不过就是个叫法,就像把你们这些爱读《儿童文学》的读者叫做铁杆“粉丝”一样。不过这些作家可都是《儿童文学》的主力作家、骨干作家,有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十几年、几十年了,在艺术上那是“相当成熟”啦,叫“金牌作家”也是当之无愧呀!为能参与这套书,作家们可用心啦,可以说这套书是他们的倾情奉献!

不过,要编这套书,我们也有为难之处。你知道《儿童文学》杂志是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刊物,从茅盾、冰心、叶圣陶那一代人算起,已经有四五代作家了。每个时代都有她的代表作家、骨干作家,是这些作家支撑了这个刊物,为这个刊物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很多老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要说“金牌”作家,那真是一代有一代的金牌得主,你说出谁的书不出谁的书,是不是也很为难?

后来我们商量出这样一个结果:这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立足于市场需求,以当代《儿童文学》的主力创作队伍为基础,其作品要贴近当代少年儿童生活,艺术质量上乘。以原创中长篇小说、童话为主,兼做少量优秀作家的个人短篇作品集。至于前辈作家的流传之作、经典之作,我们就收进“《儿童文学》典藏书库”中。你知道吧,我们那套“《儿童文学》典藏书库”,像《一路风景》、《盛世繁花》、《一岁月留香》也很有名,总共销售了一百七十多万册呢!

阳阳: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这套书?从来也没有看过呀?

徐:这是四五年前的事了,那时你还小嘛。

阳阳:那套书你们还重印吗?我真想看呀!

徐:我们准备重新编辑一下再印。因为以前按年份从后往前倒推出版,有点儿乱,我们正在着手重做,特别是把最近几年的、以前没有收入的优秀作品多收一些。不说这套书了,等出版以后我告诉你。我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说这套“金牌作家书系”吧。

阳阳:好的。您刚才说这套书只收当代作家新写的中、长篇作品,那人数也不少呀!

徐:是啊,少说也有一百多人。不过,我们可没那么大气魄,一出就几十本、上百本,我们可不搞批量生产。我认为文学创作可不是生产套娃,一套模子一压就出一批,大大小小都差不多,这是一种很艰苦的脑力劳动,每一件作品都很个性化,是作家心血的结晶。心血,你懂不懂?那不是水管里的水,什么时候一拧,都能流出来。所以我们也不着急,看准一部出一部,成熟一套出一套。每年出上几个作家的,几年下来,就会形成规模,建立起一个品牌来。

阳阳:这样好,还能保证质量。你们慢慢出,我们就一本接一本慢慢看。要是一下子出得太多,还真看不过来,也不知道先看哪一本好。您能不能告诉我,今年准备出哪几个作家的书呀?

徐:今年要出版的也就五六位作家的书吧。有位梦华的《科学家两极历险》丛书……

阳阳:我知道这个人,是个大科学家,他到我们学校讲过课。他可神了,是我们中国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后来他九次到北极,和爱斯基摩人一起捕鲸,一起生活,还差点让北极熊给吃掉,几次经历生死考验,可惊险,可好玩了!要有他的书,我肯定买。还有谁的?

徐:还有一套《薛涛作品坊》。

阳阳:薛涛呀!我也知道。我从《儿童文学》上读过他很多作品。他的作品可美了,也很有意思,我很喜欢。他写的《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还有《我家的月光电影院》都挺好玩的。不瞒您说,我在偷偷地跟他学艺,学怎么观察生活和结构故事。

徐:噢,你很会读书呀!还有汤汤的“鬼精灵童话”、范锡林的“武侠童话”等。

阳阳:汤汤的童话我们也很喜欢,她写的那些魔鬼和精灵心地纯洁,特别可爱。喂,告诉您一个小秘密,我们几个同学还想把你们刊物上发的汤汤那篇《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改成小童话剧,“六一”的时候在全校庆祝大会上演出。

徐:好啊!阳阳,这点子多好啊!我支持你们!我们这次除了汤汤的“短篇童话精选”以外,还出了她一本长篇《来自鬼庄园的九九》,也是--写魔鬼的。要不然,我把那本长篇稿子也给你们看看?那本书场景开阔,故事生动,情调温馨而活泼,说不定更适合改成舞台剧。

阳阳:好啊!好啊!起码是先睹为快呀!

徐:其实范锡林的武侠童话也很好玩,那里面不光有生动的故事,还有超人的智慧。我觉得,读范锡林的武侠童话,人都能变得聪明起来。好啦,我不说啦,反正这些书,还有很多其他作家的书,一人一个风格,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这些书我们会陆续出版,你就等着慢慢欣赏吧。

阳阳:徐老师,您说读这些小说、童话有什么好处呀?我们老师还不错,挺鼓励我们多读文学作品的,就是我妈,总说读那玩意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徐:你妈要这样想就不对了。读文学书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一可以滋润心灵。你心里要有点什么小郁闷、小疙瘩,静静地读上几页好书,说不定那些小疙瘩就不知不觉地化开了。二可以使你变得高雅而高贵,气质不俗。从小读书多的人很少粗野、粗俗的,这个你信不信?三呢可以帮你开阔眼界,使你变得聪明。你想,那些小说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人生百态尽收眼底。通过读书,你比同龄人见识得要多,经历得要多,经验也多,你是不是就比别人聪明呀?第四条最实际,你可以用这条去说服你妈,那就是能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看的书多了,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写作水平就提高了。花十几块钱买本书,既享受了阅读的乐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那比花几百块钱上干巴枯燥的作文班划算多了。当然,读书的好处还有好多好多,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高论很多,我不过是一孔之见呀!

阳阳:谢谢您,徐老师!您讲得真好,能不能把您这番话对我妈说说呀!

徐:哈哈,我还不认识你妈妈呢!这样吧,我把刚才我们的谈话整理一下,就放在每本书的前面,作为“前言”,你看好不好?

阳阳:好呀好呀!您可要写上我阳阳的名字呀!

徐:好的,一言为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梅/黄春华炫动长篇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98521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黄春华炫动长篇系列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