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共分六册,第一至五册是在《中草药彩图手册》(一至五册)的基础上依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对原书收录的药材品种进行调整而成的。编排方式依然按药用植物的不同用药部位分类,主要包括: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藻及菌类、树脂类及其他类,取消了原书中的矿物类和动物类药。第六册集中编写了动物、矿物类药。
本册在原《中草药彩图手册(五)》的基础上,删除了部分植物类药材和全部动物类、矿物类药材,共46种;新增植物类药材43种。
| 图书 | 中草药图谱(5)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套书共分六册,第一至五册是在《中草药彩图手册》(一至五册)的基础上依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对原书收录的药材品种进行调整而成的。编排方式依然按药用植物的不同用药部位分类,主要包括: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藻及菌类、树脂类及其他类,取消了原书中的矿物类和动物类药。第六册集中编写了动物、矿物类药。 本册在原《中草药彩图手册(五)》的基础上,删除了部分植物类药材和全部动物类、矿物类药材,共46种;新增植物类药材43种。 内容推荐 本图谱以实用为宗旨,共收载我国中药材: (一)华南地区165种 (二)西南地区165种 (三)华东地区164种 (四)华北地区154种 (五)东北地区166种 (六)动物、矿物类103种 全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编排,每种药材的描述内容包括:药材名称、别名、来源、原植(动)物形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功能、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彩色照片包括药材原植(动)物、药材或饮片。 目录 一、根和根茎类 人参 附1 人参叶 附2 红参 三棱 土木香 大黄 大戟 山慈姑 升麻 天南星 附 胆南星 北豆根 平贝母 玄参 甘草 附 炙甘草 白头翁 白狼毒 白薇 龙胆 当归 延胡索 西洋参 防风 两头尖 芦根 苍术 苦参 刺五加 威灵仙 穿山龙 茜草 草乌 附1 制草乌 附2 草乌叶 荚果蕨贯众 徐长卿 柴胡 桔梗 秦艽 续断 绵马贯众 黄芪 附 炙黄芪 紫茉莉 紫草 漏芦 蕨 薤白 藁本 藜芦 根及根茎类药材小常识 二、茎木类 川贝母 小通草 天仙藤 东北红豆杉 功劳木 百合 槲寄生 茎木类药材小常识 三、皮类 五加皮 白鲜皮 红瑞木 桦树皮 柳 香加皮 秦皮 黄柏 榔榆 暴马丁香 皮类药材小常识 四、叶类 满山红 附 满山红油 叶类药材小常识 五、花类 万寿菊 松花粉 附 松节油 啤酒花 旋覆花 野菊花 紫花曼陀罗 蜡梅花 花类药材小常识 六、果实种子类 七、全草类 八、其他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草药图谱(5)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鸿华//潘超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94302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3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82-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16 |
| 宽 | 15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