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中山对外方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反霸维和的外交方略、利用外资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外资方略、对外开放方略、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方略、联合亚洲国家抵御西方列强的大亚洲主义方略、对“黄祸论”的批判方略、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方略、依靠海外华侨支援国内革命的统战方略、“以俄为师”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建军方略九个方面,用大量的事实,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孙中山的对外方略。

内容推荐

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是亚洲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民主革命导师、伟大的民族英雄、亚洲文艺复兴创世者,一位开创世纪的伟人与近代中国之父。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产生的第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巨人,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式共和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把中国从封建带向民主,从黑暗带向光明,而且吹响了“振兴中华”的嘹亮号角,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孙中山的名字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代表中国革命、走向共和,代表博爱、天下为公的精神。孙中山先生不仅创立了新的理论,设计了独到的政治蓝图,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是一个开创世纪的伟人。对现代中国人来讲,没有孙中山的艰苦探索,中国在黑暗中沉睡和摸索的时间可能更加漫长。孙中山的思想集古今中外学说之大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辉煌灿烂的思想,也是世界文化的代表。只有当它发扬光大时,中国才能强盛,世界才能和平。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反霸维和的外交方略及其历史影响

 一 外交方略的形成

 二 外交方略的主要内容

 三 外交方略的历史影响

第二章 利用外资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外资方略及其重要意义

 一 外资方略的形成

 二 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利用外资的十大原则

 四 利用外资的三种办法

 五 外资方略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对外开放方略的形成及其时代特色

 一 对外开放方略的萌发

 二 对外开放方略的形成和发展

 三 对外开放方略的完善

 四 对外开放方略的时代特色

 五 对外开放方略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方略及其演变历程

 一 辛亥革命前反帝必先倒满的爱国救亡阶段

 二 辛亥革命时期“排满”不“排外”的妥协退让阶段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揭露批判阶段

 四 五四运动后的坚决反对阶段

 五 对帝斗争方略与伟大实践

第五章 联合亚洲国家抵御西方列强的大亚洲主义方略及其理论发展

 一 大亚洲主义方略产生的根源

 二 大亚洲主义方略的主要内容

 三 大亚洲主义方略的历史局限

 四 大亚洲主义方略的理论发展及其意义

第六章 对“黄祸论”的批判方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责任

 一 “黄祸论”的由来

 二 对“黄祸论”的批判

 三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责任

 四 批判“黄祸论”的意义

第七章 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方略及其深远意义

 一 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影响

 二 对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影响

 三 对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影响

 四 对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影响

 五 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影响

 六 对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影响

 七 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深远意义

第八章 依靠海外华侨支援国内革命的统战方略及华侨的贡献

 一 华侨支持孙中山的原因分析

 二 启迪华侨革命觉悟,支援国内民主革命

 三 依靠华侨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海外武装斗争基地

 四 鼓励华侨捐资助饷,为革命提供经费保障

 五 华侨积极投身反清斗争,推动国内革命向前发展

 六 鼓励华侨回国创业,支援祖国建设和发展

第九章 “以俄为师”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建军方略及其现实启迪

 一 “以俄为师”战略的确立

 二 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艰苦探索

 三 “以俄为师”建军方略与建军实践

 四 建军方略与建军实践的历史意义

 五 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现实启迪

附录 作者已发表的研究孙中山的论文

试读章节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世界和平,进行了积极广泛的外交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外交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外交方略。孙中山的外交方略是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他的革命实践而产生,并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孙中山外交方略的核心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反对于涉内政,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孙中山的外交方略开创了中国争取独立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和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的理论宝库,对当时的中国及世界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新中国制定外交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外交方略的形成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他们通过战争威胁和政治讹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肆意掠夺中国主权,奴役中国人民.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使中国失去了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主权,孙中山强烈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并为此奋斗了一生。但孙中山反霸维和外交方略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造成的亡国灭种的严重民族危机,孙中山毅然走上挽救祖国于危亡的革命道路,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作为革命的出发点,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他不仅强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殖民政策只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与灾难”,支持清政府“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且还警告帝国主义如果胆敢瓜分中国,中国“四万万之众”定将“同仇敌忾”,奋起“自卫其乡族,自保其身家”,“出万死而不辞”,使“列强无安枕之时”。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明确提出要重订海关税则、取消领事裁判权和收回国家主权的具体主张,指出中国之所以至今仍为半独立国而不能为独立国,是因为“中国现在尚未收回领事裁判权”;他强调在各种改革完成之时,“政府当立即取消领事裁判权”。因此,他“号召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向帝国主义收回治外法权,保卫我们的领土”,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争取国家独立的坚强决心。P1-2

序言

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是亚洲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民主革命导师、伟大的民族英雄、亚洲文艺复兴创世者,一位开创世纪的伟人与近代中国之父。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产生的第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巨人,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式共和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把中国从封建带向民主,从黑暗带向光明,而且吹响了“振兴中华”的嘹亮号角,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孙中山的名字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代表中国革命、走向共和,代表博爱、天下为公的精神。孙中山先生不仅创立了新的理论,设计了独到的政治蓝图,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是一个开创世纪的伟人。对现代中国人来讲,没有孙中山的艰苦探索,中国在黑暗中沉睡和摸索的时间可能更加漫长。孙中山的思想集古今中外学说之大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辉煌灿烂的思想,也是世界文化的代表。只有当它发扬光大时,中国才能强盛,世界才能和平。

青年优秀学者李本义先生十多年来致力于孙中山思想研究,多次应邀参加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研究孙中山的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孙中山对外方略》是李本义先生的处女著作,也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本书从反霸维和的外交方略、利用外资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外资方略、对外开放方略、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方略、联合亚洲国家抵御西方列强的大亚洲主义方略、对“黄祸论”的批判方略、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方略、依靠海外华侨支援国内革命的统战方略、“以俄为师”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建军方略九个方面,用大量的事实,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孙中山的对外方略。正如作者所研究的,孙中山先生在领导民主革命进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建设新式共和国的革命方略及其伟大革命实践,对当时乃至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缩短了漫长的探索过程,铺垫了前进的基石,至今仍闪耀着不可磨灭的耀眼光芒。我相信,本著作的出版发行,对于弘扬孙中山思想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孙中山思想,对于振兴中华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中国,正在复兴其伟大的文化和振兴其国力,正在继承和发扬孙中山思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向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振兴中华的神圣历史使命。孙中山先生留给中华民族的是自信,是宇宙天地正气的无限精神力量,也是民族方向和国家发展方略。孙中山思想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必将影响中国与世界的未来,为世界带来和平。我衷心地期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像李本义先生一样勤奋的学者加入到孙中山思想研究的行列,让孙中山先牛的和平发展思想能更好地被继续发扬光大和实践,在2l世纪为中国人民带来福祉和荣耀,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则22世纪、23世纪也是中国人的世纪。

孙穗芳

2005年10月8日于美国夏威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中山对外方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本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6636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3.091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