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济(1840-1945图文档案)/中华百年祭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丛书将近代史按专题分类介绍,收集了珍贵图片千余幅,改变一般史书的呆板面孔,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百年中华历史。本书为文化卷: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在晚清时期是怎样一番凄凉景象?传统商业和商帮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如何分化?近代城市的兴起情况和交通运输的改进,近代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触目惊心的天灾和官样文章的荒政……让人掩卷深思。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从制度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近代工业等角度去剖析旧中国的经济,城乡差别大、地区差别大、行业分布不平衡,交通运输落后,始终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增长十分缓慢,绝大多数中国人过着相当贫困的生活,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是最显著的特点。而当权者的腐败无能和列强的经济掠夺和压迫是中国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本书精心选择了大量图片,希望让“枯燥”的经济史能够鲜活、直观、悦目。

目录

第一篇 晚清时期

 一、晚清政府的经济政策

 二、晚清时期的财政金融

 三、农业

 四、手工业

 五、商业

 六、交通运输业

 七、近代工业的出现

第二篇 中华民国时期

 一、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

 二、农业

 三、手工业

 四、商业和城市

 五、交通运输业

 六、工业

 七、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经济

 八、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九、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和荒政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但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天下大势”的变化,几乎未采取任何应变措施。直到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给清王朝带来“创巨痛深”的打击,一部分官僚才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有所认识。慑于西方的“船坚炮利”,清政府着手举办“自强新政”,标榜“图强”、“求富”,意图实现末世王朝的“中兴”。由此,以农立国、辅以工商的传统经济政策有了转变的迹象;传统经济也有了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趋向。“自强新政”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为应付危局,相继采取了举办新式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等重大措施,并带动了部分私人资本投资于新式产业,产生了早期的资本家;社会各阶层也开始关注起“洋务”来。但是清政府图强是为了保和局。求富主要是为了“浚饷源”。李鸿章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所谓“振兴商务”不过是“浚饷源”的一种手段。求富也有“稍分洋商之利”的设想。求富之中还包含有“富民”的想法。以“振兴商务”的方式来“浚饷源”,这尽管突破了传统的依赖农业提供财源的观念,给一些有兴趣投资于新式产业的人带来了机会,但清政府始终不愿放松对民用企业的控制,不愿放手让民间自由兴办企业。一旦官方开办了一个企业,往往就不准民间资本开办同类企业。民间私人资本,一般只能靠参股等方式,实现其投资于新式工业的愿望。对于民间开办的企业,朝廷也往往实行“官督商办”,在给予垄断特权的同时竭力加以控制。完全商办的私营企业,清政府不重视,也不予扶持。虽有“尤必富在民生”的漂亮话,而实际的作法却是“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那些办得比较兴旺的企业,几乎无一不有官吏们的插手;贪污、索贿、挪用企业资金,甚至仅仅为了显示权力而故意刁难,将许多企业逼上了死路。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在侨商陈启源的经营下,发展较快,带动了当地的机器缫丝业的发展。

P12

序言

中国以农耕经济为特点的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世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后,中国急剧落伍。导致中国在近代不断挨打受辱,并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其商品和原料市场。但同时,中国近代经济也缓慢地向近代化迈进。

本书试图从制度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近代工业等角度去剖析旧中国的经济,城乡差别大、地区差别大、行业分布不平衡,交通运输落后,始终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增长十分缓慢,绝大多数中国人过着相当贫困的生活,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是最显著的特点。而当权者的腐败无能和列强的经济掠夺和压迫是中国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书中对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在近代农业发展中遭遇的尴尬处境,对农民的贫困和遭受的苦难,对中国人为振兴农业作出的不懈努力作了具体的介绍,还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如何一波三折,传统商业和商帮如何向近代化转型,近代城市的兴起和交通运输的缓慢改进,其经验教训,让人掩卷深思。本书精心选择了大量图片,希望让“枯燥”的经济史能够鲜活、直观、悦目。

旧中国天灾不断,而政府漠视、吏治腐败、外敌人侵犹如雪上加霜,所谓的荒政仅是点缀而已。可知“军阀官僚制造灾祸之巧匠也”。

本书以1945年为下限,对于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经济最终胜利的其后四年历史,今后将专书叙述。

本书除非十分必要,一般不用注释,重要的参考书目或文献附于书后。

本丛书大胆尝试将近代史按专题分类介绍,辅以珍贵图片千余幅,力图改变一般史书的呆板面孔,但限于学术水平和文字修养,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希望广大读者多加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济(1840-1945图文档案)/中华百年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代茂//杨会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77739
开本 24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1
17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