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为主题,内容涉及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是理论性研究,更多的是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做出的实证研究。该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学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的读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图书 | 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5合肥)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以“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为主题,内容涉及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是理论性研究,更多的是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做出的实证研究。该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学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的读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雷洁琼名誉会长致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 学术年会的贺信 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学的神圣使命(开幕词) 一 特 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难点热点问题 ——一种社会学视野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 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一等奖论文 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市民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 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 ——影响村民参与村级选举的各因素分析 关于中产阶级“类型”的提问与思考 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制度与非制度路径:流动劳动力 与非流动劳动力的地位获得过程之比较 社会和谐的形式基础 ——“三方关系”研究 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 从社会学视角解析“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人传统和谐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嬗变 化解失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任务 三 二等奖论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与思考 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研究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和谐社会建构与城市农民工的住房 失范:对当前劳资冲突问题的一种解释 演奏和谐的半音:农村留守妻子的婚姻与情感生活 ——对苏北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 非农化与中国农村社会分化 基于出生性别比的人口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 关系研究 双重性与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企业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对福利服务资源的讨论 “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 ——兼论“提前”、“率先”应当休止 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 制度、资本与网络: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及其 系统生成”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意义 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韵分化与协调向德平 和谐社会与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再建构 依托社区搭建救助管理工作新平台张明锁 “群体”失业者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 ——基于辽宁省大型国有企业的分流人员调查 附 录 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理事会召开 殷民娥 中国社会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5合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家海//王开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023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9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