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音希声--陈西汀剧作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著名京剧剧本大师陈西汀的十几部作品,它们多为古典历史题材,塑造的人物形象风格迥异,主要介绍了汉武帝与拳夫人、汉宫双燕、桃花宴、红色风暴、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寺、王熙凤与刘姥姥等人物的故事内容。

目录

序·寂寞古道人影远/毛时安 1

屈原(京剧) 1

澶渊之盟(京剧) 63

汉武帝与拳夫人(京剧) 139

汉宫双燕(戏曲剧本) 185

桃花宴(戏曲剧本) 225

新蝴蝶梦(昆剧) 263

红色风暴(京剧) 293

尤三姐(京剧) 345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京剧) 385

王熙凤与刘姥姥(京剧) 443

元妃省亲(京剧) 495

鸳鸯断发(京剧) 515

妙玉与宝玉(昆剧) 533

红楼梦(黄梅戏) 561

试读章节

[暮春月夜,屈原书室中,布置雅洁,古琴一,书数卷,略置盆兰。

[(牌子)。屈妹上,以拂尘拭几案,剔烛花。风吹铁马作声,屈妹开窗

望月。屈妹 呀,好一轮明月也!

(唱)一片清光如水浸,

半庭花影起幽情。

看,月笼花影,风送兰香,好叫人心中快爽!哎呀且

住!看明月将圆,已近三月中旬时候,昨日哥哥对我

言讲,四月十三,乃是先王死在秦国的日子,哥哥命

我画上一幅画像,纪念于他,我不免对此明月画了起

来。(作画)

(唱)挥毫伸纸暗沉吟,

先王的面貌细思寻,

广额高颧悬隆准,

长须飘动白如银。

头戴冕旒服华衮,

横眉顾盼望如神。

可叹武关遭不幸,

銮舆一去不回轮。

面貌依稀能辨认,

再题诗句记真情:

客死秦邦三年整,

一帧遗像表臣心。P2

好了,好了。(下位)有请哥哥。

[屈原上。屈原 (念)内忧和外患,来去似秋潮。屈妹 (持画)哥哥,你看——(展画)屈原 “客死秦邦,先王遗像”!画得好!画得像!屈妹 你看他端端正正,坐在车上,不是跟那年到秦国武关赴会,一模一样

 么?屈原 果然是一模一样。(接画)征车不返,忽忽三年,风景不殊,英灵安在

 ?南后、子兰、靳尚,乃死难偿其罪啊!屈妹 哥哥,南后他们,为何偏要把先王送入秦邦?屈原 苟且偷安,求一时太平无事,好度其荒淫岁月!屈妹 哥哥,他们害你二十年,你还要小心防备他们!屈原 妹妹!事到今天,已非往日。大王一意复仇,这些个人再不敢兴风作

 浪了!妹妹,将画像悬挂中堂,让哥哥拜奠一番。屈妹 是!(挂画像)屈原 先王啊!

(唱)对先王说不尽心中悲愤,

可怜你万乘君受辱他人。

念屈原空抱着忠怀耿耿,

终不能除奸佞感悟王心。

但愿你佑新君亲贤远佞,

早日里军缟素直捣西秦。

将秦王与张仪双双拿定,

悬头颅在九庙祭慰英灵。

(拜画像,坐,屈妹上茶)P3屈妹 哥哥用茶。屈原 谢妹妹。哥哥要抒写诗篇,以遣愁闷。屈妹 哥哥写。(行至窗前,撩窗纱外望)

 [宋玉上。宋玉 (念)郢都今夜月,暗影一重重。(敲门)屈妹 (开门)宋先生。宋玉 姑娘,(进门)拜见先生。屈原 宋玉来了。(示坐)宋玉 先生敢是写着新诗?屈原 先王忌日将临,抒写一篇,以遣忧愤!宋玉 先生,风云不测,祸变无常,先生可知楚国又出了不幸之事了?屈原 (微惊)不幸之事?宋玉 秦国大将白起,新破韩国兵将二十四万,乘胜兴兵,压我边界!屈原 秦国又兴兵犯我边界了?宋玉 正是。屈原 ——先王入秦不返,楚国之人,未尝片刻忘报此仇,秦王违我民心,

 妄行不义,白起此来,自取灭亡!宋玉 先生高见。只是今日傍晚,却有一人来到楚国!屈原 哪一个?宋玉 就是那诳骗先王赴会武关的秦国张仪!屈原 怎么,张仪他……他又来到楚国了!宋玉 那张仪携来秦王手书,约我家大王,克日会战,若是不战……屈原 怎么样?宋玉 要我家大王,应允和亲,秦国愿以公主为聘。P4屈原 哈哈,那张仪却来作起媒人,吃我家大王的喜酒来了!宋玉 今夜三更,便在南后宫中计议。屈原 啊,南后宫中?宋玉 正是。屈原 计议什么?宋玉 计议和亲之事。屈原 与哪个计议?宋玉 南后、子兰、靳尚、大王。屈原 大王?宋玉 南后身旁宋太监,乃弟子中表之亲,适才匆匆忙忙去请大王,与弟子

 相遇,泄露此情。看来,这几个小人,要在今晚人不知,鬼不觉,瞒

 过先生,重弄和秦之计!屈原 啊!(下位)

(唱)这群奸竟又把仇人勾引,夜更深瞒屈原偷议和亲!贤妹妹速与我把

 衣巾换定……屈妹 哥哥你上哪里去?屈原 (唱)进宫去骂张仪呵斥小人。屈妹 这般深夜,明日再去吧。屈原 妹妹,这桩事一刻也不能迟慢。

 [屈妹点头下。屈原 竟敢如此,竟敢如此!  .宋玉 自先王死后,南后等遭受国人责骂,声势陡降,心中不甘,图谋再起

 ,亦势所必然耳!

 [屈妹取披风上。屈妹 哥哥,披风披上。P5屈原 (边穿边念)南后!

更深月黑弄妖谋,

未料妖谋先泄露;

宫深人静屈原来,(出门,宋玉随出)

问尔妖形遁何处?(看天空)

天高云淡月华明。屈妹 哥哥,早些回来,妹妹等你。屈原 妹妹,偷闲且读新诗句。(下,宋玉随下。)

[屈妹关门,取诗卷一,灭烛下。P6

序言

夜读陈西汀先生《大音希声》剧作选,仿佛看见暮春高古寥阔的星空下,有一条寂寞的古道,如古琴之遗韵,袅袅绵绵,飘向虚无的历史深处。行行重行行,一个长长的背影,踽踽独行,渐行渐远。在万籁俱寂的静谧之中,字里行间,隐约可闻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的呼然,可听金戈铁马破冰而来的铿锵。很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心动魄。时时处处可以触摸到陈先生秉承的中国传统文人才有的剑胆侠骨琴心。

陈西汀的戏剧创作大体以“文革”为界。前期的创作主要是历史剧,后期的创作主要是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红楼戏”。而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对于历史的关注一直延续到后期仍有悠远的余绪,对于红楼的兴趣则滥觞于前期创作之中。其中既有明显的纵向的分期,却也有着横向的分类的交叉和重叠。显得相当有趣而微妙。

在历史剧创作中,陈老以一副幽燕老将沉郁顿挫和颇具英雄气概的笔墨,塑造了一批有着鲜明个人印记的历史精灵。救国难于危亡之际的士大夫屈原、寇准,其壮怀激烈自不待说。即使纤纤一弱女子者,如汉武帝身边的拳夫人、南宋的女词人严蕊,也无一不闪烁着“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忠贞不阿追求人格完美的光彩。可以说,中国古典文人投笔从戎甚至不惜马革裹尸的传统和年轻时期因抗日战争而诞生的欲以军人身份报效国难的情结,彼此擦撞结合,最终却因体弱有病而未能实现的梦想,一直是贯穿他戏曲创作的一个主导动机。这一人生投影使他创作了《屈原》、《澶渊之盟》、《汉武帝与拳夫人》、《淝水之战》、《长平之战》、《三元里》等一大批金戈铁马的剧本。这种强劲刚健的创作动机外化为人格力量和人物形象,在他早期的红楼戏中也可一窥端倪。陈先生笔下的红楼人物尤三姐、鸳鸯都表现出一种宁折不弯的刚烈品性。从陈先生早年的历史剧到早期的红楼戏直到晚年的红楼戏,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古典文人式的编剧家的创作轨迹,即从激烈到宁静,从华彩到质朴,从细针密线的结实到淡远飘逸的空灵,从壮怀激烈到诗意遐想,不断从虚拟历史走进诗意空间,落尽芳华见真淳的心路历程。至昆剧《妙玉与宝玉》而完整体现了他哲学、文学、历史、人学沉思的结晶。

在历史剧中,以《澶渊之盟》影响最大。作品气度恢宏,人物众多,展现了宋真宗时期辽宋对峙、强敌压境的严峻画卷,以及在这种严峻对峙中不畏艰险,以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大智大勇化干戈为玉帛的寇准。这出戏的气质和“麒老牌”慷慨悲凉的作派,天衣无缝丝丝入扣。同时又集合当时上海京剧院最成熟最著名的一批艺术家赵晓岚、纪玉良、刘斌昆、王正屏、李仲林、黄正勤、孙正阳等。不久即有“文革”的山雨袭来,周信芳大师的决绝人寰,一代大师终以《澶渊之盟》而为艺术和人生之绝唱。

陈西汀的红楼戏扎根于老人毕生苦修深湛扎实的红学修养,得益于他对于红楼人物充满人性感悟的理解。在人物性格的勾勒和心理的雕塑上,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故而,红楼人物在陈先生笔下就如同稔熟的家人一般,生动平常而又光彩照人。他创作的《尤三姐》一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一代名伶童芷苓主演,问世不久就名震菊坛。嗣后又由陈先生本人操刀改成电影,一时间风靡于海内外。.其晚年创作的昆剧《妙玉与宝玉》更是别出机杼。在几近无戏可写的妙玉处,在波澜不惊的妙玉和宝玉之间,发掘了一段充满着内在紧张和人生况味的戏剧来。此剧在空灵到极致之处而显出红楼大悲凉的题旨来,在冷到极致之时而显出人生隐约暖的底色来。其深藏不露的机心实难为凡俗所悟。黄梅戏《红楼梦》则是一位阅尽人间沧桑的老者对《红楼梦》的一次具有总清算意味的解读。在钟鸣鼎食的浮华“色”相背后透出一片抹不去的浓重的虚“空”来,唱出了一曲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挽歌。

可以说,陈老一生的戏剧创作,始终不渝地追求着人的气骨和诗的气质。在富于人性的情境中张扬抒发着热烈的情感,在矛盾交织冲突的情势中流泻着高贵的情调。  在中国京剧、中国戏曲向着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陈西汀占据着容易被人忽视却又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具有转折标记的艺术大家。在中国戏曲主要是京剧发展史上,一度出现过着重声腔打磨而忽视文学剧本创作,以悦耳为上忽视动心的艺术过程。而文人墨客罗瘿公、陈墨香、齐如山等人也只是出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之积习和喜好,以玩戏玩票的态度,傍着名角儿打本子。在他们的经营下,戏剧剧本的文字虽有起色,但始终未能集大成成大器,获得自为自觉自足的地位。及至田汉、吴祖光一辈新文化人出身,才真正实现了戏剧剧本从玩戏票戏到戏剧文学样式独立的转变。西汀先生正是这一转变中的一位重要的领军人物。在与诸多名家大师的合作中,他既坚持为演员编戏写戏又始终不失戏剧文学的尊严,坚持用一流的剧本和坚挺的风骨引领名角演员。很难想象十七年的上海京剧没有陈西汀的剧作,也很难想象晚年周信芳未曾演过《澶渊之盟》,更难想象没有塑造过尤三姐、王熙凤的童芷苓!从粉墨独占鳌头,到翰墨遮蔽在粉墨的浓荫之下,直到翰墨粉墨平身对话和谐发展,陈西汀开始了戏曲剧本向着文学的回归。读他的剧本,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字的惨淡经营和追求,可以看到文学力量对传统戏剧的丰厚滋润。不少唱词犹如精心剪裁的绝句小品,可唱可看可思,耐得观者反复引咏玩味。如《桃花宴》严蕊之唱词委婉凄美,一唱三叹,令人感佩唏嘘不已。即使离开了舞台,置其于案头,仍然不失其灿烂的文学价值。正是这种高浓度的戏剧文学性的王熙凤,才最终成就了1983年被寒山楼主邹苇澄推崇为“降山岳之灵,緼烟霞之秀,以三珠之树彩,增七宝之壮严”的童芷芩!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西汀先生一生创作甚丰,但其一生创作总体却是充满着寂寞和曲折。即使风光,也时曰短促。《澶渊之盟》由周信芳大师上演不久即遭“文革”摧残,至今仍为绝唱。《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童芷芩先后在沪港台献演三次,不久病逝大洋彼岸,直至去年才由台湾魏海鸣女士重接余绪。陈先生用心良苦最为钟爱的昆剧《妙玉与宝玉》,直待先生遽归道山的次年,才由上昆青年才俊搬上舞台。正是咫尺千里,已隔蓬山之远了。他的不少优秀的剧本,至今仍未搬上舞台。先生生前曾多次与我谈及他剧本的命运和归宿,希望看到这些剧本的舞台演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陈先生的剧本不同凡响,底蕴深厚,精于人物心理情感刻画而不求外在的热闹好看。他善于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轻盈的腾挪之间,就为舞台表演预留出了巨大的空白与空间。这样的剧本,总是期待着与剧作家旗鼓相当的大师级的艺术家来阐释来完成二度的创造。可是,环顾菊坛今日可还有周信芳、童芷芩这样的艺术家么?

大音希声。在熙熙嚷嚷的剧坛中,陈先生越到晚年越是显出他的寂寞来。他十岁即读遍四书五经诗词曲文,即到晚年仍能倒背如流。同时出入、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围棋、太极之间,飘逸散淡,均有精深造诣。他的历史剧大都以悲剧落幕,实际上传达了一个饱浸诗书的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哲学理念。在全面失去古典文化生长的氛围以后,像陈西汀先生这样国学底子深厚、传统文人意味极浓的剧作家,已经完全不可再生了,难得的是他同时保持着对西学新学的浓烈兴趣,尼采、叔本华诸家耳熟能详,刊发新见的报章书刊手不释卷。敬畏传统文化,关注新兴文化,构成了他戏剧创作广阔的文化宽度。他既是传统文化的最后传人,也是新兴文化最早的接受者。直到晚年他的心灵依然保持着赤子的热诚情怀,在笔下人物的身上寄寓着“人之初”的本善之心和愿望。这一切决定了陈西汀先生不见容于流俗,决定了他剧作的寂寞。从某种意义上看,他的寂寞是对一种时代文化的诠释,也是他个人作为文化人命运的一种必然和不幸之中的幸运。

“蕙兰花好闲中老,蔬菜根香淡墨优。”陈先生晚年的这句诗,颇有夫子自道的意味,既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其一生人格的显现。他剧作的寂寞其实不仅在于他的艺术追求之高远高古,也在于他那种中国传统文人不求闻达、淡泊名利、大隐隐于市的人格。写作,在他首先是为表达而不是为闻达。在一个纷繁多事的年代里,陈先生传承了先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文化品格。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时有嫉恶如仇怒目金刚的情绪表达。上世纪末他曾为黄梅戏《红楼梦》署名权拍案而起,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其实与之对阵的文化名人恐怕始终也未能明白陈先生愤怒的原因。陈先生是在捍卫一种文化理解的尊严。这是一位曾经和周信芳、盖叫天、童芷苓诸多京剧大师合作过的前辈剧作家,一位长者对《红楼梦》毕生解读后,对这种文化解读的捍卫。老人认为,《红》是色空的挽歌。而有色无空,是对《红》的文化误读和文化伤害。他无法容忍这种轻巧世俗的误读和伤害。他捍卫的不是个人的名誉而是一种戏剧文化戏剧文学的尊严。他必须在人格上赢得这种文化上的尊重。

我曾经有幸在陈先生供职的上海艺术研究所担任所长。在任职期间,我也真切地感受过这位蔼蔼长者的古道热肠,聆听过他给我的点拨和教诲。他去世前,我们曾在医院门诊间见过一面。谁知不久他即驾鹤西去,道归仙山。现在在编他剧作选的时候,我又一次体会了他内心的寂寞。我仿佛听见他在悠远的古道尽头,向着这个世界的人们发问: 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00五年五月七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音希声--陈西汀剧作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时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16738
开本 32开
页数 5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6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0
丛书名
印张 19.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