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正打算收看电视,会有多大的几率选择谈话类节目?是不是会觉得谈话类的节目会流于形式,过多地体现嘉宾的说教和作秀?如果谈话类的节目结合上新闻元素,你会不会觉得更有真实性更有可看性呢?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见诸如《新闻夜话》、《新闻会客厅》一些高水准的谈话类节目的创作流程,以及幕后种种的困难和艰辛,甚至可以了解到具体的操作流程。

内容推荐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各种样式的谈话节目被大量地制作出来,如潮水一样冲击着受众。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就显得更加重要—一及时总结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指导实践,已成当务之急。

为了满足实践的需求,中央电视台研究处成立了“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课题组,对中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

该课题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外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以及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第二部分介绍了电视谈话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三种基本类型—一叙事型谈话节目、辩论型、谈话节目、讨论型谈话节目,并对它们各自的特点、操作理念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对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进行了探讨 。第四部分分析了选题与节目定位的关系对成功的选题应售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嘉宾的功能与l作用,对嘉宾的选择、搭配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对电视谈话节目现场 的各种元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后期制作如何体现谈话目的要特点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评估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勾画了其追求目标,进而指出:只有建立工业化的节目生产流程,电视谈话节目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课题组

目录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构成与操作理念

3  电视谈话节目概说

19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三种基本类型

27 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47 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与嘉宾

57 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场与后期制作

65 电视谈话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电视谈话节目操作实务

85 《新闻夜话》三好论/陈永庆

97 《新闻夜话》三度论/陈永庆

105 《新闻夜话》三段论/陈永庆

113 新闻访谈的魅力

——突破平面追求纵深/魏鸿

119 我们要什么样的新闻类谈话节目/杨红叶

123 我们将走向何方

——对《新闻夜话》选题定位的一点思考/胡彩阳

129 论电视新闻访谈的原生态/董雯嫣

137 论访谈节目的气场/刘昊天

143 论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发生与应对/庄庆飓

149 论质疑式采访风格/荆慕瑶

153 论“道具’’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运用/陈永庆蒋乐进

16l 我看《新闻夜话》/崔亚卿

169 论访谈节目中嘉宾角色的多元化选择/宋楠

173 寻找“接近点”/杨燕怡

179 构筑《新闻夜话》的谈话语境/崔亚卿

185 山重水复中的柳暗花明

——新闻角度浅析/刘进

19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黄刚

195 随笔:由一次聊天想到的 /李品华

199 我和电话/宋楠

203 难舍《新闻夜话》/魏鸿

209 我的《新闻夜话》之路/李东明

215 我在《新闻夜话》的“第一次”/曹琳

221 我谈《新闻夜话》宣传推广工作的感受/吴雪峰

225 烙印/樊红叶

227 电视新闻类节目合成初探 /宁小鸿

◆制片人访谈

237 《新闻会客厅》制片人包军昊访谈

255 《时空连线》制片人刘爱民访谈  

277 《讲述》制片人梁红访谈

297 《艺术人生》制片人王峥访谈

319 《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访谈

343 《对话》栏目操作流程

355 后记

试读章节

欧阳国忠:“温暖2003”,你们首次尝试年终岁末做一个大策划,2004年是第二次做,今年做和去年有什么不同?

王峥:我们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张悦的加盟.本来我做这个节目的时候觉得今年做得很辛苦。刚开始做策划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温暖,后来张悦加盟,马上我找到做节目的乐趣。如果做节目找不到乐趣,自己没劲,观众看得更没劲,我和张悦都找到做节目的乐趣。

最大的不同,去年是无意识今年是有意识地做,今年我们请了许鞍华,我特别喜欢她,这次机会特别好,她到北京宣传《玉观音》,请她到北京的演播室来。这期节目没有收视率的压力,这期节目能请到我们喜欢的一些人来,非常好。

网友:你觉得《艺术人生》这个节目还能生存多久?

王峥:人们老觉得中国的节目特别短命,可能《实话实说》崔永元在的时候就六年,《东‘方时空》现在十年,像《东方时空》这么长寿的栏目都很少。不用和国内栏目比,应该和国外栏目比.我们和国外节目相比只是刚刚开始的三年。应该有好的机制,并且电视节目有很好的生存环境,我觉得百年品牌也好,或者什么也好,做人生的节目会很长。

王峥:嘉宾枯竭是前两年会考虑的问题,最近嘉宾对各种人生侧面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嘉宾谈不同的侧面感受。刘欢第二次来我们节目做客比第一次成功,他刚巧出了碟——《生于60年代》,刘欢这样著名的艺术家我觉得可以经常来我们节目。随着时间的发展,对人生的理解会越来越不一样。

像刘欢这样的艺术家,包括陈凯歌,我相信我们是需要他们经常来我们节目做客谈人生的不同感想,只要有新的人生感悟,不同的故事,就可以来我们栏目。

《艺术人生》现在不仅是过去凝固的人生,谈现在不停变化的人生,包括梅艳芳,我们会加入新闻热点,更加关注现在发生的故事,而不是历史的尘埃。

现在的嘉宾不只有内地的,也有海外的,也有港台的。随着文化艺术,随着演艺越来越发达,更加国际化,没什么枯竭的问题,枯竭只是我们不要做二流三流小歌星。不做四流五流的小影星,应该朝向世界海外,包括两岸三地,从历史中找答案。包括这次做刘诗昆觉得非常好。我们最近有收视率的压力,如果收视率的问题没有压力的话,像刘诗昆、郑晓瑛、黄永玉.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不会有嘉宾枯竭。不要再想二三流的小歌星、影星,这些人没有什么傲的。P311

后记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不光是因为它常常晴空万里,色彩斑斓,更诱人的是各种果实都下来了,粉嘟嘟的苹果,黄灿灿的柿子,白闪闪的水晶梨……,它们纷纷出现在大街小巷,把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点缀得富有生命力和生活味,使人的心里涌起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收获的季节来了!

从去年底开始,我就一直想对电视新闻类谈话节目做一些微观的研究,探讨它们的操作规律,这种想法的产生一方面来源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来源于在实际工作中深感谈话节目研究资料的缺乏。在《新闻夜话》的审片过程中,我常常和编导们要讨论许多新闻谈话节目所遇到的问题,有的问题还不止一次地谈到,为了让更多的编导形成共识,我便把看完节目后的一些感想和要求写在一个审片意见本上,这个意见本是公开传阅的,只对节目发表评论,主要是讲问题,讲不足,讲对策,每一个编导在来审片时必须带上它,我写完后他们再拿走,就这样日积月累,一方面使编导们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迫使我在审片时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不停地思考,快速地作出反应,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我是刚看完节目,就要当场把意见写上,编导在旁边等着拿本呢,想偷懒也偷不成!

后来,我觉得光我一个人写还不行,于是发动《新闻夜话》全体人员都来写,都来思考电视谈话节目中遇到的问题,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雏形。

再后来,我邀请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的王甫主任给《新闻夜话》的同志们讲课,想起在几年前他组织过一批非常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其中就有有关电视谈话节目的,很全面,很实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征得同意,这次把它放在本书的首要位置,相信它能给有志于研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人提供一个宝贵的全景视点;欧阳国忠是一位勤于思考的电视工作者,他对几位电视谈话节目制片人的访谈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许多问题直指要害,犀利而深刻,几位制片人的回答也充满了睿智的思考,征得同意,把它们也一并收集进来,相信这些访谈肯定会给正在从事电视谈话节目制作的同行们以启迪。

明媚阳光中,看着树枝上挂着的一个个柿子,鲜艳可人,心想,这本集子也算一个果实吗?如果是,那就应该感谢每一个为这颗果实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也感谢每一个关心和支持这颗果实从孕育到长成的人!

                      陈永庆

                   2004年10月22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北京广播学院文学院院长/苗棣

现在电视荧屏需要一些“硬核谈话节目”,每一个话题不是空泛的设计,而是有目的的探讨,得出确凿的结论用于实践。这类节目,尽管娱乐性差,但它一定会拥有一批忠实观众。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吕岩梅

主持人的情怀很关键,除了文化功底、新闻素养等因素,还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尊重和关怀。智慧和学识来自天赋和学习的积累,而“情怀”则要从心灵深处打造。浙江大学新闻系/高博士

我国目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内向和保守性的大众传播文化,栏目运作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除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其他类型的谈话节目应该拿到社会上进行制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永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81080
开本 16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04-11-01
首版时间 2004-11-01
印刷时间 200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22.3
丛书名
印张 2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20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