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盛世危情/小说月报金长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来自北京和省城的公安干警秘密进入清泉,揭开了金港市一道道黑幕的故事,作者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多侧面、多角度地塑造了当今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群体形象及其波及到的人物命运。在历史转型期极其繁复驳杂的社会形态下,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对未来的追问。揭示了社会变革的阵痛,反应了现实人生的悲欢。

内容推荐

风高月黑之夜,来自北京和省城的公安干警秘密进入清泉,揭开了金港市一道道黑幕。在政界、商界相交织的复杂背景下,针对某些领域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所展开的交锋,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多侧面、多角度地塑造了当今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群体形象及其波及到的人物命运。在历史转型期极其繁复驳杂的社会形态下,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对未来的追问。作者的笔触如一把手术刀,深深地切入变革现实的肌肤。将其鲜活的血肉与搏动的筋络,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庞大的信息量是本书的特色,字里行间风云变幻大气磅礴,体现出作者厚积薄发的艺术功力。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呼号,更是表现出作品所蕴涵的强烈的社会良知、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记录时代、记录历史成为本书的显著特点。

目录

第一章/3

第二章/43

第三章/90

第四章/134

第五章/174

第六章/214

第七章/258

第八章/309

第九章/353

第十章/400

第十一章/442

第十二章/489

第十三章/536

第十四章/577

后记/626

试读章节

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冬天的某个夜晚,金港市常务副市长张明远接到老战友靳少成的电话,要他立即赶赴清泉市与之会面。清泉是金港所辖的一个县级市,离金港市区只有四十公里。风高月黑,张明远命司机小戴打开大灯,急匆匆地驶离市区,驶上国道线去。小戴说:“接一下文秘书吧?”张明远摇摇头,“来不及了。”他说,心里想着靳少成的叮嘱:轻车简从,尽量不惊动任何人。靳少成是省公安厅分管大案要案的副厅长,张明远从他言简意赅的话语中感到今晚的会面非同寻常。发生什么事了?他不安地想,眼睛望着窗外黑魃魃的田野山庄,夜风从海上吹来,车轮在不祥的沉默中沙沙作响。

天地混沌,路旁的河流在轻声叹息,张明远看到远处萧瑟惨淡的山坡上,一座新坟飘荡着白色的魂幡,一只夜猫子爬上坟顶,绿色的眼珠闪烁凶光。张明远打了一个寒噤,他想起这正是他的秘书文正华的父亲的安息之处,三个月前,老人家灯干油尽,在病榻上走完了辛苦劳作的一生。

今天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文正华犹豫不决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张明远从文件上抬起头来,看到年轻人欲言又止。张明远用询问的目光盯了他几秒钟,看到他转过身,关上了房门。年轻人再回首时,眼圈发红,似乎有两颗亮晶晶的泪珠儿在闪光。张明远惊讶地看到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到他的面前。文正华说:

“对不起,张市长,您对我太好了,我真的受之有愧……”

张明远看一眼信封,正是他送给他母亲的,信封里有两千元钱。文正华父亲去世时张明远在省委党校学习,托小戴送了一个花圈,上个月学习结束回到金港,他便去了一趟文家。那是在远离城镇的一个山村里,文家清贫的境况使他心情十分沉重。文正华的母亲不过五十六七岁吧,病恹恹地坐在一张破竹椅上,竞已是白发苍苍。张明远硬是把这个信封塞到她的手里,她抹着泪,推让了半天说:“正华真是遇上了贵人啊,他跟着您,他爹走得就放心了……”

张明远对文正华说:

“什么意思,怕欠我的情啊?……”

文正华抖了抖,面色变得苍白。他的身体似乎有些飘忽,手背上掠过了一阵痉挛。“有件事一直搁在我的心里,我想向您报告一下,”他低下头去,飞快地说出这番话,好像害怕再过几秒钟就会后悔似的,“经贸委的朱处长关照过我,要我经常向她汇报您、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张明远愕然。

有好一会儿的时间,副市长的办公室一片沉寂,只有墙上的一只石英挂钟在嚓嚓地走动。开始的几秒钟,张明远心头一片茫然,他想不起经贸委的朱处长是何许人,跟他有什么瓜葛,后来,他一个激灵,想起来了,他的脸一黑,如同窗外的夕阳,刹那间被乌云所遮蔽了。朱处长就是朱芸,市长陈清廉的夫人。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就像人家平时拿一样容易打碎的东西似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市政府各部门处长以上干部的电话簿。竭力抑制住内心的紧张和愤怒,他翻开本子,用一只手指点着这位夫人的名字,尽量以一种温和的语调问道:

“就是她吗?”P3-4

后记

我在文坛沉寂了将近十年后,一部长篇小说《大路朝天》问世,许多读者朋友觉得那本书其实还没有结束,主人公们还有新的历程必将与历史的矛盾纠葛在一起。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我确实也很想写一部《大路朝天》的续集。但是,时间的距离太近,主人公们的命运还在新的跌宕起伏中演绎,作者需要一个继续观察、感受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妨另起炉灶,以我对当代中国人生存发展状况的感同身受,写一写这个时代的所谓强者与弱者,以一名工农兵出身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基本价值和道义,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于是,几经寒暑,便有了这部长篇小说《盛世危情》。

个人化、边缘化写作盛行文坛的时期,作家和批评家都游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有些时尚的作品刚刚问世,就有那些头上戴满桂冠的理论家、批评家、出版商和媒体给予宣传和赞扬。相比之下,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立场的作家就成了“落伍者”。我就是一个“落伍者”,因为我把没有信念或者随时可以改变信念看成是一种人格缺陷,而具有人格缺陷的作家、批评家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家。

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都是一个经常被人嘲笑的人。刚从军队转业出任副市长时,在市政府党组召开的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我提出春节未到,作为一个新来的领导干部竞已收到数千元礼卡,我的压力很大。我的发言导致了长时间难堪的沉默。会后,有好心的同志提醒我,傻瓜,你在这里干不长。果然,三年后我就离开了政府领导岗位。到了新单位不久,我又成了傻瓜。一位老局长病逝了,我赶到病房,伸出双手抱起沉甸甸的遗体放到担架车上,送到太平间,再伸出双手将遗体放到平台。下属说我何必如此,我说一则他是老同志,我们应当格外尊重;二则单位穷,平时福利少,遗属见我这样做心里多少气顺一些。

这大概也是一种很傻的思维方式,招致聪明的人反感。单位吃的是大锅饭,福利多少与你这新来的人有甚相干。倘若做领导的都照此去做,还要护工和家属干什么呢?

前几年有过一次雷声很大雨点很小的整风,有人批评我“一贯来拉拢下岗职工,”令我感叹不已。有些下岗的单身职工.双休日我把他们请到我家里吃餐饭,有时送些旧电器旧衣物,让他们把日子过得稍微像样一点,如此而已。我拉拢他们有什么用呢?给领导干部打分时,他们连进会场的资格都没有。上面考察领导干部,大概也不会找下岗职工。

有一家集团公司,我在担任行业管理工作时帮助过他们的发展,老总多次给我送礼,我或是拒收或是上交。老总去世了.继任者决定赠我一套住房,不收,则以成本价卖给我。成本价与市场价相差四五倍。我早已离开了行业管理的领导岗位.老总说那你还怕什么?我说这大概也是一种变相的“期权股”吧,我不怕什么,只怕自己心里过不了这一关。

当今社会的聪明人太多太多了,百态纷呈,总还有少数人愿意扮演傻瓜的角色。有的聪明人唱着改革的高调巧取豪夺,国有资产成了其私人的金库;有的聪明人欺下瞒上,早已完成对巨额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即便是一般的聪明人。也懂得利益均沾或者明哲保身。聪明人大概不太会关心民生疾苦,他们觉得弱势群体都是傻瓜。因为智商太低才成为穷人是新富人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看法。他们很少想到这一点:强者和弱者是动态的,千百年改朝换代和革命的近代史都可以为之佐证。从这样的角度看,聪明人成了强者之后,往往都很短视。

幸亏还有一些愿意做傻瓜的人存在于社会的各阶层之中,使得这个世界还有一些人情味。我们的民族历尽艰难困苦,无尽无休的阶级斗争曾经使人与人之间失去起码的信任和温暖,无数好人受到精神摧残,甚至遭受非人的迫害。进入新时期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某些事物的发展却走向了新的极端,通过市场经济形成的强势团体追求日益膨胀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不断拉大和加剧与弱势群体的距离。无论个人的职业、地位有何转变,作家应当是人民群众民主与平等诉求的代言人。饱经沧桑的我不可能去写什么“青春剧”,不可能去搞笑或戏说历史与当代,长天明月之下寻觅那份醍醐灌顶的感觉给我带来写作的激情。在尖锐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建立和完善自己,在丰富多彩的想像力中发展和提高自己,将对现实的怀疑精神和改造的热情结合;在我看来,这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追求。

所谓人类的思想史,就是一部人类苦苦思考自己、探索自己的历史。追求理想的人生表达和对自由的渴望,渗透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之中。但是个体的生存理想和生存自由总是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关注我们的外部环境与关注我们自身应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当过农民、工人、士兵,当我发现普通民众或弱势群体被漠视和冷落时,我总有一种被灼伤的痛苦;反之,当我看到抵制两极分化和反对腐败的人与事,心灵才能得到安慰,产生新的人生希望。

人之初性本善,我的笔下没有与生俱来的恶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被客观世界所改造,或是怀着信念追逐阳光或是像盲人一样蹒跚地走向深渊。不合理的社会机制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根本性矛盾,对人性的剖析与灵魂的透视因此而离不开对这种机制的洞察和思考。面对由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形成合力的不合理机制,即使是手中掌有一定权力的人也会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力不从心,叹息声中,表达出他们的良知、焦虑和企盼。而堕落者之所以堕落,或许与先天中潜伏的某些因素有关,但是后天的现实诱因腐蚀灵魂则更加触目惊心。

强者不欺弱者不怯,是做人和为文的一种境界,富而不俗穷而不酸,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成熟的表现。当我考虑如何把自己体验到的生活以及与此相关的思想感情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时光流逝而清平无期壮志难酬的痛苦伴随着善恶忠邪是非曲直的画面在我面前一幕幕展开。写我们的时代,写我们的人生,写我们的中国,写我们心中广漠无垠的天空和大地,我的灵魂在大千世界里沉浮。我知道,期待阅读到正义战胜邪恶结局的读者会感到失望和不满,我自己也感到很不满足。但是我没有办法,因为我只能直面现实。我只想提醒对胜利果实充满轻绡的迷醉的人们,前面的路途依然漫长坎坷,一个血里浸过火里炼过水里淹过的民族,仍在拖着沉重的翅膀艰难地起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盛世危情/小说月报金长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廷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2672
开本 32开
页数 6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7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4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