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文库”以特定社会历史情景中的特定社会阶层或群体为对象,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撷取社会历史结构中一个细微的剖面,进行切片似的扫描,即在着眼于制度文化的背景上,勾勒出这些社会特殊阶层或社会集团(群体)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行为规范与“集体无意识”的心态。“新视野文库”为读者“穿越时空,神游历史”提供了一条“时光隧道”。
图书 | 波希米亚(源远流长的前沿时尚)/新视野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视野文库”以特定社会历史情景中的特定社会阶层或群体为对象,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撷取社会历史结构中一个细微的剖面,进行切片似的扫描,即在着眼于制度文化的背景上,勾勒出这些社会特殊阶层或社会集团(群体)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行为规范与“集体无意识”的心态。“新视野文库”为读者“穿越时空,神游历史”提供了一条“时光隧道”。 内容推荐 2002年,一股“波希米亚”风席卷了整个世界。那么,何为“波希米亚”呢?本书从十九世纪的巴黎开始,讲述了波希米亚的巴黎 、巴黎的波希米亚人、1960年代:反叛的年代和二十世纪的波希米亚人,让我们一睹源远流长的前沿时尚。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十九世纪的巴黎 一、十九世纪的巴黎及之前的历史 二、杜米埃的讽刺画和十九世纪的巴黎 三、街垒:十九世纪巴黎的象征 第二章 波希米亚的巴黎 一、十九世纪巴黎的波希米亚地图 二、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方式 三、学生、女性、浪荡公子和波希米亚人 第三章 巴黎的波希米亚人 一、波希米亚作家和浪漫主义文学 二、亨利·缪尔热:第一个波希米亚人 三、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四、萨克雷:“势利者” 五、魏尔伦和兰波:“生活在别处” 六、波希米亚艺术家和现实主义绘画 第四章 1960年代:反叛的年代 一、从“波匈事件”到“布拉格之春” 二、法国1968年:“终结的开始” 三、六十年代的美国 第五章 二十世纪的波希米亚人 一、波希米亚地图 二、美国的波希米亚人 结束语波希米亚:一个异托邦的世界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试读章节 时常有这样的日子:一个人早晨醒来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新鲜而丰富的灵感。他的眼睛里还残留着睡眠的尘埃,而物质世界却已经在他眼前展示出鲜明的、惊人清晰的轮廓,展示出无比丰富的色彩。精神世界敞开了辽阔的景象,其中充满了新鲜的闪光。被赋予了这种特权的人(可惜的是:这种特权不但极为稀少,而且转瞬即逝)会觉得自己更具有创造力,更富于道德感——总之,他会感到自己是个更为高贵的生命。……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奇遇(可以说它是个奇迹)的出现犹如来自一种更高的无形力量,那种力量存在于人的自身以外,并且出现于人滥用自己身体机能的一段时期之后。 ——波德莱尔,《大麻诗篇》 由于反对主流的价值体系,波希米亚人往往沉迷于酒精和药物;其中,药物主要是给他们带来灵感。有时他们在悲伤的时候也会吸食少量鸦片: 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中,抽烟是他莫大的享受,而且一般来讲还很管用。雅克是这样打算的:他按照习惯在烟草中加入少量鸦片剂,把他的小房间弄得烟雾弥漫,直到将他自己和所有的东西,尤其是挂在墙上的火枪彻底隔开为止——这只需半管烟就可以做到。当火枪完全看不见的时候,他便会在烟雾和鸦片的麻醉下昏然入睡,痛苦将被留放在他的梦开始的地方。 但是,波希米亚人更为热衷的则是“大麻”。诗人内瓦尔、戈蒂埃、兰波、波德莱尔和医生雅克-约瑟夫·莫洛曾经创立了一个吸食印度大麻的俱乐部——“大麻俱乐部”。1 846年,戈蒂埃在《两个世界》杂志上描写了他们吸食大麻的体验。(参见附录一) 大麻,属荨麻目,大麻科。在中亚、印度等地区,大麻为了抗旱和适应气候,雌株的顶端会分泌一种保护性的树脂,它是提取致幻药的原料,大麻的这个变种就是印度大麻。波德莱尔向我们这样描写大麻提取的过程: 趁这种植物顶部还新鲜,将它放入稍稍掺水的黄油里煮。等全部湿气都蒸发掉以后,将残渣过筛,便会得到一种成药。它的样子很像黄绿色的头油,具有一种大麻或者腐败黄油的难闻气味。这种东西被做成重二到四克的小药丸。 波德莱尔本人可能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已经放弃了大麻的吸食,并对之深恶痛绝,称大麻等兴奋性毒品“不仅是黑暗之王用来俘虏和征服可悲的人类的最可怖、最有效的工具,而且实际上就是他最完美的化身”。 波德莱尔曾犀利地指出大麻所产生的幻觉与纯粹的幻觉之间的区别,前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感观紊乱。对于产生纯粹幻觉的人来说,他们看见了各种物体,听见了各种声音,而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而大麻产生的效力是将真实的所见所听放大、变形。 P62-63 序言 人,是历史舞台活动的主体,而人总是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被赋予某种“角色”。从社会学定义上来说:“社会角色”指的是在社会结构中占有特定地位的人士应有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新视野文库”的选题,是以特定社会历史情景中的特定社会阶层或群体为对象,试图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撷取社会历史结构中一个细微的剖面,进行切片似的扫描,即在着眼于制度文化的背景上,勾勒出这些社会特殊阶层或社会集团(群体)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行为规范与“集体无意识”的心态。在时间序列上,上迄古代埃及,下至当代美国;在选择范围上,既涉及精英权力阶层,也关注社会边缘群体。以“集体传记式”的阐述方式,描绘出他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那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从而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所谓: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新视野文库”的宗旨,是为读者“穿越时空,神游历史”提供一条“时光隧道”。在第一批出版的书籍中,我们得以窥见:从古代埃及法老的深宫内帷到罗马角斗士血洒竞技场,从荒野山林的女巫集会到现代大都市的“嬉皮士”群居村,从放浪形骸的波希米亚生活方式到中世纪骑士与贵妇的罗曼史,从日本艺妓的强颜卖笑、悲凄血泪到德国法西斯的残暴成性、惨绝人寰……通过对社会历史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刻画和历史群体活动浓墨重彩的描绘,丰富读者对于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理解。 “新视野文库”的作者,大都是学有专攻的中青年学者,或者是苦读十年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人。为了用易读易解、趣味横生的笔触来表现这些历史的细部,他们以梳理史料、考据史实的科学态度,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和想像,为一段文字的撰写而转辗反覆,为一幅图版的搜寻而四处奔波,才有了呈现于读者面前的一本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书籍。 “新视野文库”的出版,但愿真正能为读者提供一种考量历史和观察世界的“新视野”。 顾云深2006.7.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波希米亚(源远流长的前沿时尚)/新视野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启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207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514.8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7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2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