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
内容
编辑推荐

钱晓华——南京先锋书店总经理,一位才华横溢,散发着诗人气质的书店老板。先锋书店是他“铭刻着旅人崇高的乡愁,是搅拌着乡愁塑造的空间,是流放者守望的旅程。”本书通过作家的眼睛、学者的眼睛、媒体的眼睛、读者的眼睛、网络的眼睛和先锋自己的眼睛,更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先锋、了解钱晓华。

目录

序·我就是我的书店/5  钱晓华

访谈录·先锋书店,她是我的一件作品/16 汪继芳、钱晓华

作家看先锋

温暖所有的回忆和孤单/52  余杰

他大概只能和书生活在一起/56  楚 尘

在先锋书店喝茶/63  叶兆言

小钱的书店/65  苏 童

天堂里的先锋书店/67  陈 卫

他把风景搞到了地下/70  王心丽

阅读先锋书店/74  薛冰

关于先锋书店的三个隐喻/78  刘立杆

南京的面孔/80  黄礼孩

它像我自己的书房/82  邱华栋

书外的先锋书店/84  黄 梵

保卫先锋/86  夏夜清

从读者到作者/89  育邦

学者看先锋

我所看见的异乡者/92  炫

大地上的异乡者/94  倪梁康

为的是塑造一种精神/96  许钧

先锋的位置/99  冬青

先锋书店小记/102  钱定平

南京先锋书店的“店招”/107  徐雁

先锋书店:读书人的精神家园/113  陈 刚

我要求给诗人一个象征性的标志/119 许伯卿

先锋啊,先锋……/122  陈仲丹

先锋即是一种立场/125  胡大平

媒体看先锋

卖火柴的小男孩/130  赵允芳

我所认识的先锋书店/134  焦集莹

一家书店,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137 雷淑容

柯尼斯堡与先锋书店/1 44  陈□文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吟诵/146  叶蕾

读者看先锋

怀念先锋/154  孙晓玲

钱晓华及其先锋书店/156  李丽楠

钱晓华:喜欢与书相伴的感觉/159  罗 玛

阅读是为了活着/162  杨学飞

邂逅先锋/164  陈 润

我们在这里阅读/168  曾一果

引领时尚的先锋书店/170  沈 宇

先锋的声音/173  陈旭衍

你带我飞向蔚蓝/177  周 璇

“异乡”的先锋书店/183  马国兴

先锋的“先锋”/186  苏 琼

增补:给先锋书店的一封信/192  阿林

BBS看先锋

先锋看先锋

先锋书店,生于1996/208  钱晓华

想活下去,就想活下去/214  钱晓华

智慧在大道上哭泣,没人认识她/220 钱晓华

试读章节

              小钱的书店

                  苏童

认识小钱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刚刚从南大作家班毕业,在一家什么纺织品公司做生意,唐炳良兄带他到我家来,我记得小钱给我的第一印象有点模糊,有点像个做教师的人,同时又像做生意的人,唯一清晰的是他说话的声音,虽然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但说起话来很响亮和干脆,而且当小钱发言的时候,脸上谦恭的笑容就奇妙地消失了,他很有主见。

小钱其实是个热衷于开书店的人,现在想想这也与他的人丝丝入扣,不应该意外。小钱首先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因此开书店在他不是一件简单的谋生糊口的事,他似乎是在书店里完善他的理想,先锋书店在南京乃至外省都有知名度,与小钱经营的图书的格调品位一定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最初在杨公井的小书店,走进去也绝不会撞见市面上流行的却又是乱七八糟令人头痛的图书垃圾,小钱选书是唯“格调”论,唯“品位”论,这种坚定的经营观使先锋书店在南京独树一帜。当他放弃了大量的为子女升学而奔忙的家长读者们时,也迎来了另一批真正的读书人,这批人后来成了先锋书店的常客,其中不乏学界情英、作家、诗人。缘于相同的志趣,也缘于清淡而忠贞的“买卖关系”,书店的客人和书店的老板大多成了朋友。

先锋书店搬到广州路以后,因为离我的住所近,我是经常去那里转的,转一下就碰到一个出版社的熟人,转一下就碰到一个文学界的朋友,这让我感到先锋书店很像一个“文学之家”,我猜想这也是小钱

小钱开书店是开出名堂和说法来了,据说最近先锋书店又迁到了更大更好的地点,看到小钱的事业终于云开雾散,我真心地为他高兴,记得小钱在他的书店生涯中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所幸他坚持下来了,应了一句革命歌谣“坚持就是胜利”。

                     1999年1O月P65-66

序言

我爱9年前的书业,憎恶近几年的书业,我对书业憎恶愈深,我对祖国文化便爱得越炽热。

9年前的书店没有现在这样多,书籍品种少、书店面积小,但却是一个洗练过的纯洁世界。远的不说,就说南京,那时候的三联、商务、国学、新知、耕耘,在南京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根。店主也都比较懂书,善于跟读者交往,彼此都成为了朋友,经常坐在一起谈锋论剑,海阔天空。眼下的书店,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我到过一个城市,一天跑20家书店下来,只有一家三联书店卖学术书,其余的都是靠卖盗版教材和最新畅销书过日子,书堆得比人都高,看过去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靠卖学术书生存的书店凤毛麟角,大多数书店卖的大都是一些拉拉杂杂、良莠不齐的垃圾文化、快餐文化、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书籍;旧纸堆当中的旧文化更是泛滥成灾,书贩们肆无忌惮地经营盗版书籍,商务的汉译名著系列,三联的学术宗师钱穆、黄仁宇的书籍,东方出版社的现代稀见史料书系等系列盗版书在这些书店猖狂出售,见了无不令人气短心伤,愤怒难止。

当年见书喜出望外,如今见书万分恐慌,写书人比卖书人多,谁都在写书,谁都在卖书,书沦落到论斤卖的年代。我作为一介书生不能分忧,愧对书业,即便有破冰之斧也难改书业命运;自己怕有豪情万丈,也难撼动别人。

我为什么还在做书,我总是不断地问自己。一眨眼9年过去了,我就这样摸爬滚打、糊里糊涂过来了,我筋疲力尽,遍体鳞伤;见到满地狼藉、尸横遍野的书籍,我的心更是破碎;我颠簸在暴风雨的书海里。书店的种子一旦播撒在生命之中,总会不顾一切脱颖而出并茁壮成长。做书是一种痛苦,我的一生总是与不幸交织在一起。做书的前两年父亲离我而去,后两年朋友分手,再后三年事业受挫,160米长的先锋大道、阅读广场倒闭。9年我几乎没有回家过一次年,每年都是守在书店与读者一起过年,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还是与一位无家可归的乞一亍一起过的年。父亲病危我连夜赶回故乡,当时书店刚刚开创,手头拮据,拿不出钱为父亲料理丧事,我只好跑到镇办厂的一位朋友那里借5000元钱将父亲的遗体火化安葬。

人生都是不设防的厄运,人生中有多少欢歌就有多少悲哀;人生是设计好的,一切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人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命中有的终归有,命中无的终归无。开书店的经历是我最好的醒恬,我并不是为着金钱、荣誉;在书业这条残酷的道路上,讨取微薄报酬足以使我心满意足。我总要活下去,为着自己的书店活下去。我夜间做梦都梦见书、书的作者以及书摆放的位置。一年365天,每天我都跟书打交道,每天我都像街上的一条狗一样奔跑,为着活命。这么长时间,我掏尽了身上的全部力气,我的灵魂受到重压,我长时间失眠,无数个夜晚我孤单地坐在床上,绝望地与黑夜对抗,黑夜将我的肉体和我的大脑分离。我总是不断地在绝望中诞生希望,我在做自我的挣扎,确切地说,我正在反抗,即便是孤立无援,我也要反抗,我在绝望的希望中死去。

在我们当中,必定有人有朝一日会走到我们现在的队伍中来,满怀着希望献身于同样苦痛和艰辛的书业,但我必须告诫他们:做书是一种无休止的折磨,在无边的痛苦和烦恼中苟且地生存,既然选择了它,那就老老实实地去面对。我开书店不是觉着好玩,这是我的生活,是我生活的全部,我的整个人生就生活在书中,我的生活完全被书所统治。我清楚地知道,我成为了书的俘虏,我仅仅是一架运书的货车。正如萨特所说的那样:“我的生命是从书中开始的,它也必将以书而告结束。”因为我是一个人,每个人都要开辟自己的道路,我整个的人、时间、意志和躯体都被书凝固成一座雕像。书店是我心灵的图景,这里的城市,这里的人都跟我没有太多关系,我这样说显得很自私,我总是不断地在做梦,我天生就是一个造梦者。我总梦想着为自己造一间有风景的房间——一间能看得见雪山的房间,嶙峋的冰块成了一本本书,雪山成了一个很大的书屋,我被庇护在晶莹透彻宁静的世界里,我在倾听、倾诉,我被放逐,我的心灵回归到属于我的世界——那里才是我的存在,我在那里才能找到自己,我也只有在那里才能保持住我自己。我总是努力着向那个希望的方向走去——即便是渺茫的希望,我将不惮于在绝望的希望中死去。我不是一个颓废的人,也不是一个基督徒,我对书的信仰就是我的宗教。认识我的人都把我看成一个不可救药的基督徒,确切地说,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在理想的世界中生存,在书中流泪,书让我热血流淌,书是我生命中的最痛也是我的最爱,我仅仅是在为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我一次次地跌倒,但我没有沉沦,我在跌倒的血泊中爬起来继续我的道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我就是我的书店。这一生中我不欠别人的,我欠自己死去母亲的太多,在我最艰难困苦的时刻,我的目光中永驻着悲切的母亲在黑暗中挣扎的身影,永驻着瘦弱的母亲自杀离我远去的情形;母亲凄苦的一生把我的生命照亮,而自己却在风雪交加的黑暗中悲惨地死去。迢迢征程泪洗面,人生失意感叹多。这一生中我欠下母亲的怕是一辈子都无法偿还,我将对母亲的怀念镂刻在对书店的爱上。当胜利来临的时刻,她已经死去,但胜利最终属于我的母亲。我的书店就是我的母亲。我血管里流淌着母亲的血,在我童年的时候,我因玩火差点失去生命,母亲不顾一切,在无钱买血为我救命的关头,用自己瘦弱的躯体将我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我现在的一切是母亲给的,母亲的淳朴与善良、正直与刚贞,影响了我的一生,我还要走下去,永远跟书在一起,直到我生命燃尽的那一刻。书店是我对生命的尊重,是我对人生的最好诠释,也是我对母亲苦难一生的记忆。书店在,故我母亲存在,故我存在。

今天的民营学术书店诞生于大转折的时代洪流中,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这些书店的经营者安于寂寞,不怕艰苦,不畏避前进中的挫折、困苦甚至失败,他们有一种顽强表现自己、不屈不挠、向上生长的力量。他们已为社会承担了很多别人承担不了的东西,这种东西也只有他们自己去体会,这些东西将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路标。无论是反对过,还是崇敬过他们的人,都无法否认他们经历的痛苦和付出的代价,无法否认他们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精英群体,我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他们不仅仅是书商,他们也是时代的见证人、社会空间的建筑师。书店是读书人安放心灵的地方,更是一个城市活的博物馆;书店是生产公共精神的的地方;书店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正因为如此,我才认识他们,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走进这个世界,我为我们今天的存在悲欣交集。我们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我们把读者的重量担在自己肩上,我们对世界、对自己负责任。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比书更能激起我们对世界的渴望,书成了我们所有的工具、赖以存在的工具:书帮助我们介入世界,与外界发生接触,通过书我们结识了很多陌生的面孔,我们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别人。我们存在于期待的死亡之中,每天等待我们的都是判决。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处决,但我们留给了世界记忆;我们每个人都孤立无援,我们独自面对苦难。对于我们来说,活着是最好的死亡。

提到民营学术书店,我们不能不提到学术书店的创始人——风入松的王炜先生。他是海德格尔研究专家,他把海德格尔推介到中国学界,引起了海德格尔热。他还把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地栖居”作为风入松书店的标语,成为全国民营学术书店的风向标。风入松书店不仅在国内学界,即便在国外学界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风入松开设的学术讲堂在学人中久负盛名,一度成为海内外学者学术思想的交锋之地。在某种意义上,王炜完成了两项真正的英雄行动。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把风入松书店开到了地下,曲径通幽的地下通道,被他改变成穿越思想和精神的时光隧道,在北大的灵魂上栖居、生长,令莘莘学子魂牵梦萦。我跟王炜因为工作关系见过几次面,印象中的王炜既是挺拔的学者,又是诚朴的书生;他在我眼里不像个书商,他是我见到的做书人当中,最优秀、最诚实、最正直的人。正如阿克顿公爵所言:“在所有的年代里,自由的真诚友人,向来是很少的。”在王炜身上,我仰慕他的纯正理想和道德理念,以及对人的尊重。王炜是我最喜爱的做书人之一,也是我心目中最亲切的人,当我走进他的书店,跟他促膝交谈,了解了他时,我往往认识了自己。王炜是我的一个榜样,王炜的一生就是一本书,没有人像他一样,每天给书赋予生命的激情,每天都想着拨动读书人的心弦。这本书每天都在影响我,我们必须从学术书店的未来来审察和认识王炜带给这个世界的创造性劳动。他正在创建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旅行,他不在乎世间的失败,他在乎理想的坚定。遗憾的是,在王炜为开辟新的书店奔波忙碌之时,他却离开了这个世界。王炜新开书店的名字“林中路”,取自海德格尔;林中之路,灵魂之路,一直是王炜梦寐以求的道德理想,他始终在恪守自己的使命行走、探索。在我的心目中,他想要建成的书店是不朽的。但他没有等到胜利的前夜,就在黎明中消逝了。就对人生的责任、对学术的担当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而言,王炜都不该在知天命之年,就匆匆离开这个世界。像王炜这样的人,在今天是很难找到了。我为他的离去感到无限哀伤。

我总是把自己的书店想像成一座坟墓,我将埋葬在那里,我不想看到出席葬礼的人为我哭泣,人不过是过眼烟云。我是个既让人恨又让人爱的人物,我这生如若没有做成事,也是我的德行欠缺、努力不够所致,我还需倾尽心力,劳顿筋骨,努力前行才是。人生如朝露,倘若能做成一两件功德的事情,即便为小事,只要于民于社会有益,我这生也对得住自己。我希望此刻的人为我歌唱,因为,我阅尽尘世的苦难,饱尝世道凄凉冷漠,我将带着书店与热血、我的生命与母亲一同远去,我将带着温暖而去……

近10年来,世变弥烈,人心浮躁,大多数人只知道追名逐利,追--权逐势,不少人一己为先,自私自利统治着人的灵魂。在这个社会里,人成了一件商品,一件待出售的商品,这是功利主义的时代,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在很多人身上荡然无存;人变得虚荣、伪善,善于表现自我,急功近利,投机钻营,丧失了为国分忧、为国效力的志向……人一辈子做个诚实的人多好!我期望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也期望别人诚实地对待自己。

这部书收集了一些作家、学者以及一些相识与不相识的读者在不同时期写成的先锋心路历程,是萍水相逢,亦是汗水交织、唇齿相依的真切文字。他们在我人生之途上踩下了一个个脚印,镌刻了对大地上的异乡者崇高的回忆,他们用善良的目光注视我这个乡下人孤单的人生长路。人生最重要的馈赠是,馈赠自己的良心,馈赠曾呵护过你的人,以及滋养过自己心灵的那片苦难的土地。我对他们的爱心存感激。历史将我推向了书业,我将坚定地扎根于书的世界,带着勇气和良知一道前行,我将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贡献我的仁爱、正叉、青春燃烧的血肉和激情,我责无旁贷,我义不容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借用梁启超先生的《志未酬》与君共勉。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廊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憾于余情。吁嗟呼!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是为序,敬献我的读者。

                     钱晓华

                   2005年7月3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晓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57222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