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奶奶的怪耳朵/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你不用客气,看着你牙齿不疼,吃得挺欢,我就高兴了。”奶奶说。

奶奶那双怪耳朵不但听到了闹闹说得很轻很轻的话,连他想说还没说出来的话也听到了。

上面就是闹闹给我讲的故事。我就不相信天下有他奶奶那样的怪耳朵。可闹闹说这是真的……

《奶奶的怪耳朵》由樊发稼编著。

内容推荐

现在读者朋友们看到的这套“童话名家自选集”丛书,为童话和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宝贵的童话作品文本,而每本书里选入的优秀作品,也是广大青少年读者可以直接阅读欣赏的童话佳作。

本册为“任溶溶卷”《奶奶的怪耳朵》,分为童话和童话诗两个部分,收录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我“妈妈”的故事——布娃娃讲的等精彩童话故事。

《奶奶的怪耳朵》由樊发稼编著。

目录

◆童话

 没头脑和不高兴3

 一个天才杂技演员13

 奶奶的怪耳朵20

 小妖精的咒语30

 小妖精闯祸34

 当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40

 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46

◆童话诗

 小孩儿、小猫和大人的话87

 我“妈妈”的故事——布娃娃讲的89

 各有各的美97

 等啊等啊等机会99

 《铅笔历险记》的开场白103

 这首诗写的是“我”,其实说的是他109

 聪明的小魔法师116

 一个怪物和一个小学生或者写作一个怪物和一个小学生119

 小哈哈斗哭精126

 小锡兵的故事141

试读章节

这天下了雨,不高兴跟几个同学一块儿放学回家。大伙儿要走大道,不高兴很不高兴,要抄近道打泥地上走。大伙儿说泥地上都是水坑,劝他不要走。可是不高兴偏不高兴,走到泥地上去了。同学们见他又犯老毛病了,就自管自走了。

不高兴在泥地上“吧嗒吧嗒”迈大步,还大叫大嚷:“不高兴!不高兴!不高……”“兴”字还没说出口,“扑通”,掉到一个大水坑里去了,水都溅了起来,还溅起了蛤蟆似的一样东西。等不高兴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袍服飘飘,像个老寿星。不高兴不由得大吃一惊,一骨碌爬起来。

老头儿对不高兴说:“孩子,不用怕。我看你呀,竖眉毛,瞪眼睛,歪鼻子,撅嘴巴,满脸都是不高兴的样子。因为什么事不高兴啊?我找你好久了。”

不高兴忙问他:“你找我干吗?我可不认得你。你是谁?”

老头儿说:“我是这一方的仙人,皆因这儿的人都有千里眼顺风耳,能够移山倒海,法术比我还大,本领比我还强,连几岁的孩子都比我聪明,我待着没意思,决定回到天上去。回去以前,我想带给人一点儿快乐,可是我在这个国家里走来走去,到处都是快乐的人,好不容易才算碰到你这个‘不高兴’。我是真心想要帮你一个忙,你要什么我答应你什么。只要你这个不高兴一高兴,我也就安心上天了。”

不高兴这下乐得眼珠子快弹出来了。他想了想,说:“大家说我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大起来怎么得了。其实这些都是小事,跟长大以后做正经事情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真想变成大人,做件大事情让大家瞧瞧。”仙人说:“好哇,这好办,我就让你变成大人。可每个人都得干一行,你爱干哪行呢?”

不高兴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来,有一回他在联欢会上跟大家一起合唱,唱得好好儿的,不高兴忽然不高兴唱得那么快,于是一个人慢悠悠地唱起来,弄得这个合唱怪腔怪调的不说,大伙儿一个曲子唱完了,他才唱了三分之一,大家只好听他独唱,唱完那剩下的三分之二。打那回起,大家不敢请他表演节目了。他想演戏,大家都朝他拱拱手,不让他演。

这会儿不高兴想起这个,心里那份不高兴啊,他就马上拿定主意要当个演员,好好儿演一回戏,出出这口气。

仙人口中念念有词,正要说“变”,不高兴一把拦住他。仙人说:“怎么,又不高兴啦?”不高兴说:“不!不!我有个好朋友,老挨批评,也让他高兴高兴吧!”他的好朋友是谁?就是没头脑。于是没头脑和不高兴急忙跑来了。没头脑说长大了要做个建筑工程师。

仙人说:“我可急着要上天啦。我现在把你们变成大人,在原来的地方等你们一个月,你们不来我就走了,切记切记!”说着他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两人像竹笋一样,呼的一下子高了起来。于是他们两人,一个成了演员,一个成了建筑工程师。P6-7

序言

去年夏天,新蕾出版社纪秀荣社长偕资深编辑、《童话王国》杂志主编焦娅楠女士从天津专程来京,和我共同探讨、论证出版一套“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当然十分赞赏新蕾社领导的不凡眼光和魄力,表示诚挚支持这项出版工程。经过出版方一年多的辛勤努力,现十位童话名作家的“自选”书稿已基本编定、付梓。作为一名儿童文学老人、童话爱好者和研究者,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兴奋,愿借机随谈几点想法——

众所周知,在儿童文学大花园里,童话是一朵特别明丽耀目的奇葩。一位我尊敬的已故老童话家曾对我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童话称得上是最富儿童文学特征的文学样式。此论我深以为然。以丰富美妙的想象和奇特绮丽的幻想编织而成的童话故事,不仅是少年儿童特别喜爱的精神食粮,也一向为保有一颗童心的成人读者所青睐。确实,真正优秀的童话作品往往是老少成宜的。一篇精彩的童话佳作,人们幼时读了就会铭记在心、受用一生。许多童话精品,无论其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其超拔新奇的想象和幻想、作品美妙的意境和浓郁深邃的理趣诗意,都具有一种将大小读者的心紧紧吸引住的奇异魅力。因此,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常常把童话的发展状况及其达到的总体水准,作为衡量和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儿童文学成就的重要依据。

不久前我在南方一个全国性儿童诗论坛上这样论说儿童诗:“童诗是童眼看万物。/童诗是童心映世界。/童眼、童心,有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晶莹、澄澈、透明、无瑕,不含、更不容一丝杂质。/童诗是天籁之音,与世俗功利无缘。/童诗的旗帜上,大书真、善、美三个大字,辐射出奇异的美的七色光……”(载拙论集《鼓吹与评说》中《童诗之树常青》一文,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9月版)我想这里说的“童诗”若置换成“童话”,大体也是适合甚至是贴切的。不错,童话这个特殊文学品种,饶具诗的特质。童话这种童心属性和它的诗的特质,决定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是最具普世意义的一个文学品种。因此,我国童话作家应该十分明确自己的创作不仅献给本国、本地区少年儿童,也应当并能够服务于五大洲各民族不同肤色的所有未成年读者。我们过去在狭隘理解“幻想与现实结合”童话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产生过一批和特殊时政贴得很近很紧、甚至图解政治的童话,我本人也曾肯定和赞扬过这类作品,现已深悟到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今天我想强调的是,童话就是童话,它不能承受思想乃至意识形态之重,它一般不承担政治宣传任务。即使批评儿童缺点的讽刺性童话,字里行间也应充满关爱之情,这种“情”,是诉诸感性的,温婉的,柔软的。

——哎,我这篇“总序”未免太过松散,现在该简说一下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套“童话名家自选集”丛书了。收入本丛书的十位童话名家以年齿为序是: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张秋生,葛冰,周锐,冰波,汤素兰,王一梅。

这十位曾多次荣膺全国大奖的童话名家,大体涵盖并代表了当下我国老中青三代童话作家的实力雄厚的创作阵容。其中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三位,其成名作和代表作都问世于建国后“十七年”,而任溶溶同时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和诗人。他们各具鲜明个性、不同风格的童话作品,显示了作家们各自独特的艺术追求。张秋生、金波原先均为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始,他们的创作先后向童话倾斜,写出了大量富有诗意的优质童话,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业已臻为知名“品牌”;金波的童话近年频频出现于大奖金榜。其余五位作家中,以葛冰最为年长,但却比小他十二岁和八岁的冰波、周锐出道都略晚,他三十六岁开始发表作品,属“大器晚成”。葛冰在童话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不凡成就,其童话以《小糊涂神儿》、《蓝皮鼠和大脸猫》最为著名,曾被改编为成长系列动画片。周锐和冰波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周锐也偶写小说,冰波则专攻童话,两人艺术风格迥异,前者自始至终重奇特构思、作品基调偏于诙谐幽默,后者早期以写优美的抒情童话著称于世,大约从四十岁前后开始尝试各种题材和风格、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创作童话,都取得了骄人成绩。汤素兰和王一梅均为当下最活跃的实力派童话女作家,汤素兰属于“60后”,二十一岁开始发表作品,有评论家称她的童话“文字透着一种精致而又清丽的典雅,它们像一些圆润美丽的珠子,穿起了作家笔下那个丰饶的童年想象世界。她就用她的这些文字,编成了一双送给童年的飞翔的翅膀。”王一梅为“70后”作家,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十年前发表的优秀短篇童话《书本里的蚂蚁》一炮打响、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使她名扬四海;之后陆续创作、出版了《鼹鼠的月亮河》、《第十二只枯叶蝶》、《木偶的森林》等荣获各项大奖的童话佳作,显示出旺盛的创作势头。

当然。国内童话名家远不止上述十位,只是由于名额所限,暂时未能纳入这套“自选集”丛书。按规定体例,入选这套丛书的都是健在作家。在本丛书选编过程中,我们特别缅怀已经先后离开我们的前辈童话作家,如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叶君健、郭风、包蕾、吴梦起、洪汛涛、梅志等。他们为开创、发展我国现当代童话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他们的许多童话珍品,丰富了我国童话和整个儿童文学宝库。我们永远尊敬这些先人前辈,正是他们弥足珍贵的创造性劳动,夯实和奠定了中国新童话前进的基础。

现在读者朋友们看到的这套“童话名家自选集”丛书,为童话和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宝贵的童话作品文本,而每本书里选入的优秀作品,也是广大青少年读者可以直接阅读欣赏的童话佳作。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中指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叶圣陶把儿童的拟人式的想象看作无上的美,看作未开拓的而又是最奇妙的世界,他写童话,就是为了开拓这个最美妙的世界。他早在八十多年前在《文艺谈》一文中这样谈到他创作童话的艺术渊源:“儿童初入世界,一切于他们都是新鲜和奇异,他们必定有种种想象,和成人绝对不同的想象……星儿凝眸,可以为母亲的颈饰;月儿微笑,可以为玩耍的圆球;清风歌唱,娱人心魂;好花轻舞,招人做伴……这等都是想象,儿童所乐闻的。本来世界之大,人之渺小,赖有想象得以勇往而无惧怯。儿童于幼小时候就陶醉于想象的世界,一事一物都认为有内在的生命,和自己有紧密的关联的。”由于叶老能够观察儿童内在的生命,能够永葆赤子之心,所以他的童话作品达到了“极合自然,含有活力”的境界。

希望以出版这套“自选集”丛书为契机,重温先贤们的经验和教诲,进一步唤醒国人为亿万孩子精心制作“童话国货”的自觉意识,呼唤童话的更多精品杰作,涌现出中国的格林和安徒生,使我国能够在不远的将来,骄傲地由童话大国跃升为真正的童话强国!这也应当是选编、出版这套自选集丛书的主要宗旨。

——让我们热切地期待着吧!

2010年11月15日夜,于北京南方庄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任溶溶先生原籍广东,长在上海。南方的开朗与机智,铸就了他豁达风趣的性格;他谙熟多种外语,又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于是他的诗歌与童话创作,不论在选材与构思上,都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他年近九十,依然才思敏捷,妙语如珠。读他的文章和听他谈话,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汪习麟(儿童文学评论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奶奶的怪耳朵/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溶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50360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