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古代文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前言--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特征概述,32篇中国古代文论名篇的注释、讲解,涵盖诗文、词曲、戏剧和小说等各个方面,其注释体现了学术界的最新成就,其讲解不但将基本文论思想做了清楚、明白的说明,而且对重要文论范畴作历史溯源,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断论严谨,行文流畅,是国内第一部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中国古代文论讲读教材。
| 图书 |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博雅导读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古代文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前言--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特征概述,32篇中国古代文论名篇的注释、讲解,涵盖诗文、词曲、戏剧和小说等各个方面,其注释体现了学术界的最新成就,其讲解不但将基本文论思想做了清楚、明白的说明,而且对重要文论范畴作历史溯源,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断论严谨,行文流畅,是国内第一部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中国古代文论讲读教材。 目录 前言 [汉]毛苌《毛诗序》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节选)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 [魏]曹丕《典论·论文》 [晋]陆机《文赋》 [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梁]钟嵘《诗品序》 [梁]萧统《文选序》 [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答李翊书》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唐]司空图《诗品》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宋]李清照《词论》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明]李贽《童心说》 [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明]钟惺《诗归序》 [清]李渔《闲情偶寄》(选录) [清]叶燮《原诗》(节选) [清]姚鼐《复鲁絮非书》 [清]周济《词论》 [近代]刘毓崧《古谣谚序》 [近代]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博雅导读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志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0000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94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7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52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