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走在中国文化界的闪耀人物,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精华,他们的思想引领了很多代中国人的进步;他们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艺术家、剧作家、出版家……他们的生命态势相同,都有血有肉地活出真我,用个体经验对生命作深远的思索,对精神和文化施以博大的关怀。他们用文字和影像共同影响着现世乃至后世之人……
| 图书 | 提问中国文化名流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他们都是走在中国文化界的闪耀人物,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精华,他们的思想引领了很多代中国人的进步;他们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艺术家、剧作家、出版家……他们的生命态势相同,都有血有肉地活出真我,用个体经验对生命作深远的思索,对精神和文化施以博大的关怀。他们用文字和影像共同影响着现世乃至后世之人……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名人访谈录。作者采访了活跃在中国文化界前沿的名人,包括著名作家、翻译家、艺术家、剧作家、出版家……如:王蒙、周国平、贾平凹、铁凝、莫言、白先勇、池莉、西川、刘达临、几米、严歌苓、沈昌文等等。采访者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被采访人近期的艺术成就、艺术创作的思路来源、对艺术领域的看法、私人生活等主题。 目录 王蒙:青狐相伴任爱狂欢 万方:曹禺的“小方子” 毛尖:一个电影观众 白先勇:最后的贵族 冯骥才:拯救中华文化DNA 西川:对激情生活的平静回忆 芒克:朦胧诗人情爱人生 毕淑敏:拯救乳房和心灵 刘达临:建立性文化世界第一馆 刘索拉:嬉皮士的艺术人生 刘墉:“畅销美文”者的自白 刘震云:用小说拨打心灵“手机” 安妮宝贝:闹市的布衣女子 沈宏非:恋恋食色文字游戏 沈昌文:不良老年 池莉:成名并成功逃离 严歌苓:给好莱坞编剧的中国女人 李修文:后半夜说书人 欧阳应霁:设计私生活 吴霜:延续父母的人生艺术 余中先:我所见到的米兰·昆德拉 张曼娟:谈一辈子变爱的女人 张耀:只想当上海客人 陈染:私人生活 林少华:与村上春树共舞 周国平:哲人世情 虹影:北京丈夫伦敦情人 莫言:坚守文学高梁地 贾平凹:爱上什么都是病 铁凝:未婚的热爱 梁晓声:从北大荒走来的文学斗士 黄玉郎:香港漫画教父 黄永玉:接受并调侃生活 韩东:像杜尚一样自由生活 畿米:我承认我很害羞 试读章节 子水:港、台和内地,你喜欢哪些作家呢?白先勇:我比较喜欢台湾中生代作家,比如自杀的作家袁哲生,还有朱天心、朱天文、张大春等,大家各有风格,对社会的观察很犀利。在香港,有一群比较严肃的作家,比方说黄碧云、西西、钟晓阳等,他们写严肃的东西,看的人不是很多,但有名气。内地我不好讲,因为人太多了,我了解的也是中生代的,余华、苏童、王安忆;早一点的,莫言、韩少功;往后的我就比较陌生了。子水:董桥曾在读完小说《等》之后,惊讶于你的“道行”,说“他已经能够任由一朵落花在他掌心默默散发瞬间灿烂”,指的大概是一种境界吧。现在正写什么?你写作的初衷呢?白先勇: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本《青春·念想》是本自选集,这个集子里有几篇散文是新的,我已经写了一系列的“纽约客”,再写两篇大概今年年底可以出一个新的集子。现在为了《牡丹亭》,我没有什么时间,近一段时间,只写了些评论之类的文章。我为父亲自崇禧写的传记已经拖了太久了,写了大概30万字,现在还有很多资料需要考证,结束《牡丹亭》的事情之后,我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我正好可以作一下这方面的研究。 关于我的下一部小说我已经想了很多,我想人总是在变化中,对人生的看法也会不断变化,一定会写出不同的东西。我想还是写完了再说吧。 杜甫的诗改变不了唐朝的衰落,我觉得文学能够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感触写出来就不错了。人生无常,似水流年,我能够把人心灵中无言的痛苦转化成文宇就很满足了。 P29 序言 打开这本书,便闯入了一座诡秘之城。既有历史风物,更有未来光景。这个世界距离你我是这样切近而遥远。 城堡内的居民,是活跃于文化前沿的浪尖人物,谋胶抢镜,引人目光。人说,一个时代的声音当是该时代的文化人发出的声音。忽然有一天萌生记录他们的想法。 此为缘起。 每个人都是一座城中之城。 幸运的是我不似城外来客,心的距离一下子近了!于是,在合适的时间约见、访问、整理。当然每次都需要不遗余力做许多“功课”,而其中绝大部分人的作品,都是我自少年时代便开始阅读并熟悉的,亦仿佛许多年前我便开始准备,这对把握每次对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禁感谢鲁迅文学院的日子。 或清晨,或午夜,笔者与楼主相对而坐。他们脾性及生活方式大不相同。 有侃侃而谈者,有沉静寡言者;有穿着入时者,有朴素示人者:有著作等身者,有潜心一书者;有专事一职者,有身兼数职者;有位高权重者,有激流隐退者;有名门之后者,有身居穷乡僻壤者;不一而足。 但他们的生命态势相同,都有血有肉地活出真我,用个体经验对生命作深远的思索,对精神和文化施以博大的关怀。他们用文字和影像共同影响着现世乃至后世之人。 整个过程中,最平静的时刻是在采访前的路上。车子行驶在京城钢筋水泥间的蜿蜒环线上,无论是初见还是又面,都仿佛赴一个老友的约会,没有丝毫的陌生感觉。 关于成长、价值、时尚、友谊、性、爱情、罹难、幸福、写作、影视等话题,逐一延伸开来,有时候聊兴所至,竟不得不抛开即定提纲,效果往往更妙。 这些交流是我人生历程中的一笔无价财宝!蓦然回首,我看见城堡上空耀眼的光芒,我清楚知道,那是一道道思想之光,惟希冀能够普照更多的人。 游走其中,作一次畅快的精神之旅,何乐而不为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提问中国文化名流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子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586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5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2 |
| 宽 | 167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