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秋千女人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描写一个女人平凡的一生,坎坷与辛酸的一生。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她的生活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她在努力寻找些许欢乐,总希望在生活上达到期望的高度,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告终。作者文笔细腻且有穿透力,无可代替的细节,冷峻而独到的观察,跌宕起伏的故事,会让读者爱不离手。

内容推荐

小说中有一处写到,通过穿衣这种小事,秋千总结与她相关的四个男人,那简直就是秋千几十年女人生涯的高度浓缩:“李伯朗自己就爱好儿,不用秋千动手,照样把自己打扮得横标竖致的。董亦剑呢,打骨子里就是家民,又穿惯了军装。偶尔秋千为他置件新衣,也只要蓝布的而且不揉搓出褶皱来,绝不肯上身。至于那个赵守戟,一年四季只跟警服作对,只要有酒喝,其他的都是无可无不可的,害得秋千也没了心情。只有这个孙拴术,秋千想怎么气裹他,他都没有意见,而且乐于听命,反正又不花他的钱。”看似主平淡的叙述里,透着欢乐,更透着辛酸。作者所塑造的功秋千,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标本,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它客观上都给女人以警醒,告诉女人们,命运就操作在自己手里,欢乐与辛酸,也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试读章节

这个名叫苏秋千的女人躲在自家的灶间,已经有半个多时辰了。

说起来真是笑话,这是她苏秋千自己的家。她借以隐身的灶台,与主房里的那盘大炕相通着。这个时候,灶坑里的柴火已经熄了,沉默得好像从来没有热烈过。但是秋千知道,与灶间一墙之隔的那盘大炕,仍是暖暖和和的;斜斜地倚住被垛,把腿舒舒展展地伸直了,会是很舒服的姿势。秋千可以想见那种舒服。她刚从大炼钢铁的工地上,满面尘灰烟火色地回家来,很需要那种舒服。

但是此刻,斜斜地倚住被垛,在大炕上舒舒展展着的,是另一个女人,那个有着好听的名字和好看的脸蛋的女人。那个女人的名字叫关雎。那个名字叫关雎的女人,不但像女主人一样地舒展在秋千的大炕上,而且也同女主人一样,在和秋千的丈夫李伯朗嘤嘤咛咛地唠着嗑呢。天底下怎么会有这种事儿呢?

半个多时辰之前,秋千从奋战了七八天的工地上回家,第一个念头就是到医院的澡堂洗个澡,再舒舒展展地睡一觉。女儿海燕被送到了辽阳乡下的婆婆家。秋千进门的时候,家中并无一人。正是上班的时辰,李伯朗不在家,也是秋千意料之中的事。秋千跪在炕沿上,掀开大漆的木箱,找出几件换洗衣服,抓起毛巾肥皂就出了家门。刚要转身往医院去呢,就看见丈夫李伯朗从通向工厂后门的小路上,远远地往这边走;在他身后三五步,还跟着个人高马大的女人,马尾巴在脑后一甩一甩,两条长腿轮换着往前一扔一扔的,正是关雎。

秋千就是这时让自己躲进灶间的。她听着李伯朗踢踢踏踏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听到关雎笃笃的半高跟鞋努力隐忍的动静,听到李伯朗开锁时轻微的哒哒声,也想见了关雎灵活的身子倏然侧身而过,像条溜边的鱼,擦过李伯朗的身体,钻进秋千的家里。

秋千看不到俩人的表情。房门关紧之后,有好一阵子,主房里寂静得无边无际,李伯朗开锁的哒哒声,房门转动的吱溜声,很可能都是秋千的错觉。秋千像个心神不定的偷儿,在自家的厨房里猫着脚步,将自己娇小的身体紧贴住与主房共用的那面墙。耳朵碰到粗糙的原木上,有点火辣辣的疼痛,正是秋千此刻的心情。终于,秋千听到了脱鞋的声音,听到盘腿上炕时窸窸率率的声音,和其他一些来历不明的暖昧声响。

关雎的嗓音沙沙的,像毛边玻璃,是所谓“云遮月”的嗓音。秋千听到她九曲回肠地“嗯”了一声,足有三秒钟那么漫长。那里面有哀怨,有撒娇,有欲说还休的无言,也有欲擒故纵的推拒。秋千不由得惊叹了。她没有想到,一个漫长的“嗯”字里,会承载这么丰富的内容。关雎的那双水桃子眼,一定配合了这声漫长的“嗯”,在李伯朗的脸上逡巡,探索,挖掘,释放,让李伯朗在心中一边暗骂这个“浪死人不偿命的小娼妇儿”,一边揪起心肝来,疼不得,打不得。

“上个月,大姨妈就没有来。”关雎想方设法把李伯朗从办公室里约出来,就是通报这一重大灾情的。不是灾情是什么?

P1-2

序言

乱红飞过秋千去

   ——序《秋千女人》

                张玉太

大约在四年前,我责编过周雁羽的散文集《真水无香》,其炼意之新奇,文笔之优美,对生活体察之细微,尤其是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淡淡忧伤,都令我颇为欣赏,没有想到时隔几年,她又捧出这么一部得意之作,更使我对她刮目相看。

读罢《秋千女人》,我发现,她以往作品中的淡淡忧伤,已变得浓重起来。在此,我想就这部小说谈一点编后感想。

人们习惯将女人喻为花。花易凋零,也最禁不得摧折,当一场场人生风雨过后,便有落红无数,委弃尘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女人的欢乐仿佛总是很短暂,而悲情故事自古及今实在太多太多。

此刻,在为周雁羽这部小说作这篇序时,我的心情一直有些沉重——为女人,为她们的人生,为所谓的命运的“因果”与“轮回”。

女人的人生抑或命运是由什么构成的?

读罢《秋千女人》,我在想,那应该是由两部分所构成,其中一小半是欢乐,大半则是辛酸。生活中,那些号称幸福的女人无疑都很聪明,她们是将辛酸深深地埋藏了起来。然而埋藏起来并不等于不存在,她们的面容,她们眼角眉梢之际的皱纹。她们的无可奈何的叹息,会将女人的辛酸表露无遗。当然,那些自认为痛苦的女人,如果换一种心态去看生活,也许能发现许多散落在她身边的欢乐,哪怕那欢乐很细小,又那么容易转瞬即逝。

本书作者在审视女人时,眼光是有穿透力的,并具有某种哲理意味。可以说,她为我们写了一部令人深思的“女人史”。

对女人的美丽,作者并不作廉价的赞美,而对女人的尴尬与惨淡,作者也不违心地掩饰。打开女人情感世界的大门,撩开女人包裹灵魂的面纱,将属于女人的一切,歌哭笑骂,生老病死,索性毫无保留地抖落出来。作为一个女性作者,这样做是痛苦的,也是严肃认真的。惟其如此,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她笔下那充满激情的叩问和冷峻犀利的剖析,足以叫每一个女人的心灵无处躲藏:“那秋千上的女人,即使再娇小再柔弱,也已无从逃避,居然就那样承受了,并在那悠荡之间,努力寻找一刻的充盈感觉,寻找着些许的欢乐。然而,那充盈是真的吗?那欢乐又能持续多久?那秋千上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努力,也永远无法达到自己企望的最高处。也许每一次荡起,她都以为快接近那个高度了,然而每一次,又都很快地跌落下来。一次又一次,没有奇迹。”这一切,带有宿命色彩,而逃出或超越这宿命,不仅是书中那个时代的女性,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女性所须加倍努力的奋斗目标。

那个名叫苏秋千的女人——我宁愿将她视作一个象征性符号——她“这一辈子,真像一架荡来荡去的秋千,无主,无依,无助。先后嫁过的四个男人,离了两个,死了两个。养大的三个儿女,一个也不亲,一个也不靠”。

对此,除了抱以同情,我们还应作更深层的思考。

面对第一个男人李伯朗与插足者关雎之间的私情,作者替她自问,“她爱过吗?她懂得什么是爱吗?”作为女人,对此是否也有责任?当苏秋千一心想着事业与工作,要去外地进修学习时,作者忍不住发问, “她干吗要那么积极呢?省卫生厅在辽阳举办一个为期三个月的针灸培训班,别人都不愿去,为什么她秋千就要撇家舍业地去参加呢?”一个在事业与工作上出色而在情感婚姻上失败的女人,或者说,一个专注于事业与工作而忽略情感婚姻的女人,真的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吗?不,绝不是。可敬而不可爱的女人是失败的女人。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生活的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着的。首先要做的是女人,然后要做的才是女强人。温柔与强劲,小家庭里的相夫教子与大事业上的摸爬滚打,你必须给它们排出主次顺序,如果你还承认你是个女人的话。这和男尊女卑或男权主义无关。这是自祖先从树上移居到地面之后,就注定了的。可悲的是,在过去了的那么多岁月里,在一种极度倾斜的价值观念挤压下,我们的女性们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女人”!那么,许多关于婚姻爱情的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而且,在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女人会怎么对待呢?当看到关雎在外地写给李伯朗的情书,苏秋千为了孩子,竞决定:“只要他能痛改前非”,“还是会给他机会”,写到这里,作者感叹道,“在经历了些风疏雨骤之后,女人的成长真是迅速啊。”且不说将幻想寄托在男人的“痛改前非”上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却还要“给他机会”!这种古往今来习见的做法,正是女人的懦弱和愚昧之处,是宿命式的慢性自杀。

我不大能理解的是作者的感叹。如果那句感叹语含讥讽,那自然没有问题。否则,将苏秋千此刻的表现赞叹为“成长真是迅速”,那无疑是一处不能原谅的败笔。

与李伯朗离婚后,“秋千又是轻松又是悲凉。她终于可以解脱了”,作者接着写道,“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沉重的失败感呢?”这是因为,她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自己”,而将自己视为了男人的附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无可附之处,成了断梗浮萍,自然会生出沉重的失败感了。反过来,如果将男人看作毛,将自己视为皮,还会生出沉重的失败感吗?大约不会,那十有八九是要生出轻松自在感来。

类似的描述还有。当第二个男人董亦剑患了肝癌后,“秋千感觉,她是在一个由不明物质造成的黑洞里,以最快的速度,坠毁。那黑洞无边无沿,她的坠毁无始无终。”与上面所述稍有不同,这件事涉及生老病死,更接近常理常情,但秋千的感觉是那样的深重,让人看不到她此后人生中的一丝光亮。这就有问题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乃至于还要寻找人生的乐趣。这不是绝情,这正是生活的应有之义。庄子丧妻,鼓盆而歌,自有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在,我们不必效仿;女人丧夫,悲痛欲绝,感觉自己的天空黑暗下来,也很正常,但若说“那黑洞无边无沿,她的坠毁无始无终”,那就是自己走向自我虚拟的人生“黑洞”了。

许许多多关于女人的悲剧,其制造者正是女人自己。深刻的悲哀也许正在于此。

秋千有快乐吗?有。可那快乐之中却透着隐隐的辛酸。

董亦剑死后,秋千依然在努力,她还想抓住快乐。别人为她介绍派出所所长赵守戟,她想,“她的花,已经到了盛开的尾声,她需要一个女人最纯粹的快乐。她心里有一个小兽,她一直将它关着锁着,只不过是拉着链子,匆忙地溜上一圈儿。现在,她要放开那只小兽了,任它自由自在地驰骋,公然地嚎叫,恣意地发疯。她要燃烧了。”

按说,这才是那个秋千架上情态飞扬的女人。在道德范畴之内,一个女人追求她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作者称之为“最纯粹的快乐”——不仅正常,而且看上去很美。可惜的是,小说中,“秋千女人”属于这样的快乐实在太少太少。

比较令人费解的是,苏秋千对第四个男人孙拴柱的态度。“这个最早进入秋千的青春期,多次骚扰过她的男人,也成了她最后的男人。”小说中的这个男人不仅品行不端,相貌也带有几分狰狞,可她最终还是接纳了他,甚至连她自己也无法对生活自圆其说,于是,她就认为,“命运这个东西是有的。”说令人费解,是说她竞接纳了一个“青春期,多次骚扰过她”、相貌带几分狰狞的男人。然而,她内心深处是否埋藏着另外的复杂因素?也许,从寻求快乐的角度去解读,能找到其中的答案吧。小说中写道,孙拴柱为她暖被窝,端热水,按摩,拔火罐,而她,“被滋润着,多年都不哼哼的戏曲又出了口”。看起来,似乎也顺理成章。然而,这又怎样的一种快乐呢?

小说中有一处写到,通过穿衣这种小事,秋千总结与她相关的四个男人,那简直就是秋千几十年女人生涯的高度浓缩:“李伯朗自己就爱好儿,不用秋千动手,照样把自己打扮得横标竖致的。董亦剑呢,打骨子里就是农民,又穿惯了军装。偶尔秋千为他置件新衣,也只要蓝布的而且不揉搓出褶皱来,绝不肯上身。至于那个赵守戟,一年四季只跟警服做对,只要有酒喝,其他都是无可无不可的,害得秋千也没了心情。只有这个孙拴柱,秋千想怎么扎裹他,他都没有意见,而且乐于听命,反正又不花他的钱。”看似平淡的叙述里,透着欢乐,更透着辛酸。

欢乐也好,辛酸也好,都别过于归结为命运。女人一旦将自己与命运联结在一起,酸甜苦辣就由不得自己了,甚至有时明知是毒酒也要喝下去——她们以为那是命,无可违抗。

作者所塑造的苏秋千,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标本,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它客观上都给女人以警醒,告诉女人们,命运就操在自己手里,欢乐与辛酸,也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无疑,作者将她笔下的“秋千女人”赋予了某种象征意味。“古老的秋千,与女人密不可分,一如一代又一代从远古走来,又融入了历史长夜的女人。”而且,这样的人生悲喜剧远未落幕,仍在继续上演。“秋千荡起来了,钻空拍地,大起大落。”作者在写秋千的同时,也在借题发挥:“就这么一悠一荡、一起一落的,一辈子就过去了。这一辈子,她握住过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今天的“苏秋千”们,面对这些无法绕过的问题,不也应当深长思之吗?

这些,正是《秋千女人》最值得一读的地方。

2006年3月15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时下的作家当中,作者的文笔是倔强而犀利的,她在辛苦的构筑中,为我们展开了一道奇异的风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将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延伸。

——著名作家张炜

波诡云谲数十载时间跨度:从青春少女到半老徐娘:有爱无爱的四次婚嫁以及荡秋千样起起落落的情感历程……

被周雁羽演绎得意蕴丰满,落拓不俗,情趣盎然,处处浸涸着生活的哲理与人生况味,读后令人叹喟,深受启迪……

——著名作家尤凤伟

出彩的女人都是男人写出来的,女人写女人,总像隔着一层,但是周雁羽笔下的女人除外。女人写女人,总在两个极端上行走,不是模棱不清,就是肉色泛滥,但周雁羽是个例外。

——著名作家 杨志军

她的《秋千女人》严肃不失诙谐、厚重而又灵动,可谓字字珠玑,章章精彩,仿佛她与生俱来的灵秀渗透了每一个文字,自始奎终紧紧牵动着像的视线、你的情感、你的心灵……

她不是在写小说,她就坐在你的面前,长发披肩,润泽的双唇间缓缓送出一段故事,令你欲罢不能……

——网友白衣素心

我所认识的周雁羽莲紫色的,很少有人能把紫色穿到好处——但她做到了,因此,读雁羽的《秋千女人》,我不得不怀着紫色心境;说到底,一本女人写女人的书,被一个女人读起来,想不紫色都难。

——网友阿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秋千女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雁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6383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