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带着我和我的兄弟阿莱果斯一起到了斑戴里斯·克拉巴斯开的砖窑。就在那儿,我的父亲用尽了他最后的一把力气……
本书为自传体小说,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七岁的、失去父亲的孩子,备尝生活的艰辛与世人的冷酷,他在砖窑、在贫民窟、在底层社会、在贫困以及卑微中苦苦挣扎;但他顽强的意志并未屈服,他善良而充满爱心,他的心洋溢着求知的欢乐;他努力、他学习、他拼搏,终成为一个走上文学圣坛的知名作家。
图书 | 在砖窑的那段日子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带着我和我的兄弟阿莱果斯一起到了斑戴里斯·克拉巴斯开的砖窑。就在那儿,我的父亲用尽了他最后的一把力气…… 本书为自传体小说,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七岁的、失去父亲的孩子,备尝生活的艰辛与世人的冷酷,他在砖窑、在贫民窟、在底层社会、在贫困以及卑微中苦苦挣扎;但他顽强的意志并未屈服,他善良而充满爱心,他的心洋溢着求知的欢乐;他努力、他学习、他拼搏,终成为一个走上文学圣坛的知名作家。 内容推荐 我母亲和我的姐姐们每次出去的时候,都总是带上一个小一点儿的孩子在身边,她们不是想靠我们来讨饭,她们把我们带在身边时处于别的原因。她们把我们当作自己的保护伞。有时,弱小的孩子,却能给她们增添胆量…… 你应该把不好的事儿忘掉,而记住他好的地方。如果有人从你身上得到了好处,你别老想着他好像利用了你。 目录 在砖窑的那段日子 我的家人 牛角村 砖窑 莱阿果斯 罢工 恋爱 水灾 新信徒 人们和狠心的人们 有了钱,就有了晴天 分别 没有活儿干的冬日 深冬的燕子 潘纳尤迪斯·特拉努里斯作品评析 潘纳尤迪斯·特拉努里斯的一生 试读章节 我的家人 我家最大的孩子叫索多里斯,20岁。为父亲送葬后,他就离开了家。他在很远的地方找到了活儿;那是一个叫圣·埃里亚的地方,也是砖窑。于是,他便把我们抛诸脑后了。一位邻居和我母亲闲聊时曾谈起我哥,说:“米措斯家的,他可真像那个死了老婆的家伙。那人和老婆生前没留下个孩子,从此他和他老婆的家人就再也没了联系。” 我的二哥叫杨尼斯,快18岁了。他和一个风尘女子好上了,于是像大哥一样,也离开我们走了。 他们两个都当上了师傅,赚的钱不少。杨尼斯在一个距我们很近的砖窑干活儿,我们经常能得知他的消息。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抓鸟杨尼”。他总爱支起网来抓鸟;待抓到鸟后,他便用指甲卡住它们的脖子,把它们活活掐死。有一天,阿里克西斯·斯卡马嘎斯不怀好意地说:“你们听说了吗?那个抓鸟杨尼,他可是得了勋章了。” 那时候我还不懂勋章指的是什么。后来才知道他是得了一种性病,那时候,很多年轻人都得过这种病。 杨尼斯下边是我的姐姐阿萨娜茜娅,16岁,是个聪明勤快的人。她的衣服简单、破旧,却永远是非常干净、烫得平平整整。另一个姐姐叫艾莱妮,14岁。她的心肠很好,容易轻信人,是个纯情的女孩子。她特别喜欢听故事,听的时候会把时间都忘了。那些有关天神的故事,使她像是生活在梦里。一切新衣服穿在她身上,也立刻就会变成旧的,还得经常打上补丁。她的鞋也被踩踏得旧旧的,张着破口。为了节省鞋子,她常在街上光着脚走。 我的姐姐们在杨努卡基斯的烟草厂干活儿,那里距开往拉弗利奥的车站很近。而我们的家,却在鲁浮军营的旁边。每天上工,她们要跑四五公里的路,来回都是步行。她们总是天还没亮就出发,晚上漆黑一片的时候才回来。每逢下雨的时候,我母亲会拿着一块塑料布,接她们回家。母亲尽量避免让她们淋雨,但是她们到家时,总还是全身淋得精湿。有一次,斯戴法诺斯家大婶说:“这没用,米措斯大婶的闺女是躲不过雨浇了。但无论如何,只要当妈的去了,对她们来说也就是个安慰。” 艾莱妮下边是阿莱果斯,九岁,很瘦。他有点口齿不清,便成了大家笑话的对象。有一次,天气很冷,他缩着头走在街上。我们这一带有名的活宝皮萨达吉斯看见了,就问他:“嗨,阿莱果斯,你缩着干嘛呀?你冷吗?” “不,”我的哥哥回答,“我习惯了。” 那活宝听成了“嚼惯”,于是便给他起了个外号。我哥长大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还叫他“嚼惯了”。 阿莱果斯之后就是我了。在我下边,还有一个妹妹,叫瓦盖丽查。家里最后一个孩子是马努里斯,大概两岁左右。母亲没吃的给他,所以只好用自己的奶水喂他。 大哥索多里斯出走以后,我姐姐们不知从哪儿得知了他的去向。她们去找到了他,可他却把她们赶了回来。父亲40天祭日那天晚上,将近半夜了,我们被一阵车马声吵醒。同时,还传来一阵阵人们醉酒后的歌声...... P13-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砖窑的那段日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希)潘纳尤迪斯·特拉努里斯 |
译者 | 罗彤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11373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45.45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1876 |
版权提供者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
定价 | |
印数 | 1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