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延续至今的“艺术”,或许真的会在世界上消失,因为“有始必有终”。但是,它的“意指物”却可能以另一种状态继续存在下去,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只要人类存在,在将来或多或少总还是需要这个东西的。故而本文的作法也不仅仅是“以我观物”的,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以物观物”的。
图书 |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教育前沿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直延续至今的“艺术”,或许真的会在世界上消失,因为“有始必有终”。但是,它的“意指物”却可能以另一种状态继续存在下去,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只要人类存在,在将来或多或少总还是需要这个东西的。故而本文的作法也不仅仅是“以我观物”的,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以物观物”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艺术终结”的研究性专著。上篇全方位解析了关于艺术终结的诸多理论问题,对“艺术终结论”、“艺术史终结论”、“艺术家死亡论”、“审美经验终结论”的前因后果和内在困境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下篇是实践的部分.深描了与艺术终结相关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和电子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而对“艺术终结于何处”及其美学后里进行了多元化的展望。 目录 序 导言艺术的历史限度 上编艺术终结论的美学沉思录 第一章 “杜尚难题”的谜语特质 —1917年:小便器变《喷泉》事件 二在“后现代”视野中重审“杜尚难题” 三杜尚的“反艺术”引发“艺术终结” 四“杜尚难题”的多元衍生问题 五观念、极少、波普、行为和装置艺术的解答方式 第二章 “艺术”两度终结了吗? —1828年:黑格尔《美学讲演录》的宣判 二1984年:丹托《艺术的终结》的宣言 三终结≠终止:“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 四终结于何处:“哲学对艺术的剥夺” 五丹托与他的批评者们的交锋043 六反正两题:“丹托卡罗尔之争”的美学意蕴 第三章 “艺术史”还有历史吗? —1981年:菲舍尔《艺术史终结了》的宣称 二1984年:贝尔廷《艺术史的终结?》的反诘 三1984年:丹托《艺术的终结》里的艺术史 四终结≠结束:悖反“线性的进步观念” 五丹托的“艺术史叙事模式”三段论 六卡里尔的“艺术史撰写原则”新论 第四章 “艺术家”死了吗? 一“艺术家”是如何诞生的? 二变异的“趣味美学”与“天才观念”的出场 三1966年:福柯《词与物》里“人的终结” 四1968年:从福柯“何为作者”到巴特“作者之死” 五博依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年代 第五章 “审美经验”终结了? 一杜尚之后“康德美学”的二律背反 二1964年:迪基的“审美态度的神话” 三由古至今:“传统的说明”与“寓意的说明” 四1997年:舒斯特曼的“审美经验的终结” 五终结一恢复:回到“一个经验”的审美经验 第六章 “艺术理论”的终结? 一艺术的“解光晕化”匹配“坏的审美时代” 二理论的角色切换:从“阐释者”到“立法者” 三1964年:丹托独创的“艺术界”理论 四1974年及其后:迪基修正前后的两种“惯例论” 五欧美“分析美学”在当代缘何衰微? 六走向“自我解构”的今日艺术理论 第七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美学的黄昏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结构性描述 二交锋I:“生活实用的审美化”对“审美非功利性” 三交锋Ⅱ:“有目的的无目的性”对“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四交锋Ⅲ:“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体”对“审美经验的孤立主义” 下编艺术趋向终结的绵延之途 第八章 从波普艺术到激浪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 一达达派先驱:“现成物成为艺术” 二汉密尔顿:原初的11种“波普美学”特质 三拼贴现实:电子时代沃霍尔的“常人哲学” 四丹托的“平凡物的变形”与《布乐利盒子》 五波普常用手法:挪用·复制·并置 六“抹去界限”:激浪派的基本理念 七波普艺术之后的“日常生活美学” 第九章 从偶发、身体到行为艺术:复归到身体 一从艺术的行为到“行为艺术” 二四元素:“环境”、“身体”、“行动”和“偶发” 三在先的“偶发艺术”与同发的“身体艺术” 四“身体作为语言”叙事和“艺术作为表演”模式 五行为艺术之后的“身体过程美学” 第十章 观念艺术:艺术化成观念与观念变成艺术 一艺术观念:“始而追求,继而达到,终于超越” 二语言学观念主义:“哲学之后的艺术”显现 三非理性观念主义:“非逻辑判断”的经验外化 四“非物质化”取向与“反禅宗体验” 五“艺术就是艺术的定义”与“见山仍是山” 六观念艺术之后的“观念主义美学” 第十一章 大地艺术:艺术自然化与自然艺术化 一“天地有大美”:大地艺术与“道家美学”的会通 二“原天地之美”:重思“人与天地参”的新型关系 三“道法于自然”:由“自然审美”的三种范式观之 四大地艺术之后的“自然环境美学” 结语全球艺术的终结?美学理论的终结? ——在“历史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 【附录】当图像“解码”成为信息:从电子艺术的美学谈起 后记徘徊在艺术与哲学的“交融地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教育前沿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悦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817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