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进步一点点(2)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一个普通少年从中不断汲取强大动力成为杰出青年的成长见证。它可能不是为你特意编写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看的。本书编著者昊章鸿女士为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2002年5月作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入选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并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精彩人生报告,反响热烈。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巡回做报告数百场。本书她将向读者进一步揭示从平凡到卓越的奥秘。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浓缩人生精华的书,也是一本饱含浓厚母爱的书,更是一本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寄予殷切希望的书:一个艰难的下岗工人、一个贫苦的单亲妈妈,一个负笈东欧学习钢琴的16岁孩子的普通母亲,为了远离身边的年轻孩子不误前程自强自立、不被花花世界销蚀斗志,在含辛茹苫的打工之余,通过网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孩子发送“每日一信”。这些充满母爱的精神食粮,滋养着孩子在异国他乡慢慢长大,几年过去了,昔日的中学生战了“来自中国的钢琴天才”,成了被中国使馆誉为的“最优秀的中国留学生”……

目录

序 用母爱为孩子照路

前言 风雨同舟母子情

如何度过留学生活的每天

用智商情商两只翅膀飞翔/002

掌握好外语是留学的第一要务/004

怎样上好你的大学/006

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008

好好珍惜在国外的学习机会/009

为自己的夜晚点亮一盏灯/010

努力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011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014

读书的过程是生命张开的过程/016

掌握“渔技”才能终身得鱼/018

没有知识的青春是不开花的/019

永远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020

时间的流失就是机会的流失/021

“混”的思想会害己终身/022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024

事事走在时间的前头/025

凡事做到分清主次,统筹兼顾/026

权衡利弊,懂得有选择地放弃/027

人生没有回程票/028

学会“借鸡下蛋”/029

既要“惜时”,又要“苦练”/030

学习是为自己赢得一个人生舞台/031

青春不留白,年年有创新/032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钢琴家

不能为了比赛而去练琴/034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037

抓住机会亮出最好的自己/039

最要紧的是做人/041

要做钢琴家,不要做钢琴匠/043

既要全力投入,又要善于超脱/044

要有“滴水穿石”的劲头/045

再好的导师也无法代替你学习/046

拥有健康的人生态度/047

做艺术家首先需要奉献精神/050

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051

成功之后要发现自己的不足/052

把人生起点定得高一点/053

脚踏实地,少说多做/055

获奖只是平凡生活的瞬间微笑/056

成功的男人应具备深厚的内功/057

要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059

如何准备比赛和音乐会

学会独自去面对一切/062

轻装上阵开好音乐会/063

不断进取永远是成功的关键/064

把每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065

以大度的心态面对参赛被拒的不幸/066

把比赛当做挑战自我的良机/067

沉着面对压力,做到处变不惊/068

超越自我就是胜利/069

在赛场上展现应有的礼貌和风度/070

别太在意彩排中的失败/071

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善待他人/072

能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074

真诚地请求乐队的支持/075

强者创造机会,智者争取机会/076

把事情一件件落实到位/078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079

力求鱼和熊掌兼得/080

有备而战才能马到成功/081

成功属于努力不止的人/082

凡事既要善始,更要善终/083

让自己永不懈怠/084

按照“炉火纯青”的标准要求自己/085

气势上压倒对手,心理上先胜一分/086

既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087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088

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琴声/089

如何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好好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092

有意义地活着是难能可贵的/094

不要让不幸压垮你的脊梁/095

有爱就能创造奇迹/096

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097

金钱有价,师生之情无价/098

用有限的生命谱写无限的乐章/100

只有不被时代淘汰才称得上人才/101

要像对待妈妈一样对待恩师/102

爱老师就要为老师着想/103

不要让学习受老师调整的影响/104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105

用行动来感谢老师的培养教育/106

如何面对媒体宣传

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108

成绩只是继续奋斗的新起点/109

重要的是自强不息/111

停止就是失败的开始/112

面对媒体要实话实说/113

像对待比赛一样对待采访活动/114

千万不能有吃老本的念头/115

不要在媒体面前多曝光/117

当了名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118

一味指望别人是自我堕落的开始/120

既要自信,又要善于扬长避短/121

以平常心对待自己,对待舆论/122

唯有不断超越才能赢得持续关注/124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125

用优异表现兑现自己对社会的承诺/126

用真情美妙的琴声答谢好心人/127

站得越高,越要头脑清醒/128

如何面对社会荣誉

压力即动力,无压不成功/130

热忱比才能有时更重要/132

对自己要“鸡蛋里面挑骨头”/134

潜心钻研音乐的精华/135

顺境中务必要“居安思危”/138

用阳光心态去寻找最佳发展方向/139

争取让自己名副其实/140

不争是争的最好策略/141

让做的比说的还要好十分/142

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沙漠/143

不能让人说我们徒有虚名/144

如何分担家长的甘苦

母子同心,黄土变成金/146

天助不如自助/148

妈妈的世界因你而精彩/149

苦海中的妈妈也要拯救别人/150

母子共同成长的感觉真好/151

妈妈只想为儿子做一个榜样/152

争做一面自强不息的旗帜/153

妈妈的荣誉来自儿子对母爱的珍惜/154

妈妈的故事震撼了无数心灵/155

平静从容地面对喝彩/157

女人最可贵的品质是“四自”精神/158

好妈妈是儿子的天堂/159

如何面对暂时的成功

比赛最重要的是拼搏的过程/162

成功的内因在于自己/163

要永远和自己比/164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胜利不远的时候/165

儿子是妈妈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167

儿子的成功最能让妈妈幸福/169

母亲墙永远都不会绝望/170

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都不简单/171

要在极致中追求极致/172

不要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173

人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太多/174

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175

尽职尽责方能问心无愧/176

母子共创双赢的奇迹/177

再多成功都不应是固步自封的资本/178

向更高的目标全力以赴/179

充分扬己之长,天天拼搏进步/180

如何同时做好几件事

母子协力共谱人生乐章/182

用真情抒发内心世界/183

只要用心付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184

写出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186

做几件事就得吃几份苦/187

成大事必须抛开一切杂念/188

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189

年轻是人生最大的财富/190

面对突然打击要重新振作/191

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希望/192

吃一堑要长一智/193

斗志和恒心能击碎一切障碍/194

再大的困难也要去战胜/196

把每件事都当成一场重大比赛/197

人最大的困难是克服自身的弱点/198

要有同时做好几件事的毅力/200

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201

只要真心想做,困难就不成其为困难/203

在写作中反复审视自己/204

战胜苦难,苦难就是财富/205

争取永远走在同龄人的前头/206

成功的诀窍就是一步一步往前走/207

一定要走好人生的关键几步/209

没有人创造不了的奇迹/210

积跬步方能至千里/211

胜利不属于拖延时间的人/212

如何面对更大的挑战

凡事要做就做到最好/214

勇气加冷静就会产生希望/215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217

机遇只青睐有所准备的人/218

要毛遂自荐争取主动/219

不断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220

做争取时间的智者/221

越临近理想越要沉着冷静/222

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223

挺过去前面就是蓝天/224

应对挫折的最好方式是加倍努力/226

其实等待也是一种美丽/228

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229

自立自强是人生立足之本/230

天底下没有无用的知识/231

面对新情况要三思而后行/232

用理性抵御命运的寒潮/233

不断创造新的自己/234

用真诚执著感动人/235

眼光应该看远一些/236

成功来自每一天的认真积累/237

谋事在人,成事在用心/238

永远立足于提高自己/240

如何做到更上一层楼   

用成绩说话最有力量/242

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外柔内刚/243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244

只要不放弃,希望就存在/246

为前途而战必须无所畏惧/247

不断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248

全力以赴打赢第一仗/251

心中应有永不放弃的信念/253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254

世界上没有人做不到的事/256

冷静能让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发挥/258

登上峰项只是下一步征服的开始/260

后记 梦想终于实现

试读章节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度过、而发展、而超越的。儿子:你好!

今天看了你的来信,知道儿子既找到了电脑出毛病的根源,又学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这真是件可喜的事。

儿子,一个人活着,仅仅拥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尽量博学,因为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对于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你来说,读书是一种让你前进和超越的原动力。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止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止在某一个阶段,它需要不断地奔腾向前,不断地超越。儿子,生命它要求向上,它渴望眺望远方,它企图高树自己的云梯,它企图腾空升起。生命渴望的远方,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选定的目标和梦想。要实现它,唯一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认真读书。

读书,拨亮的是我们的心灯,升华的是我们的灵魂。儿子啊,你的心志要高、要远。可是。应该怎样高?应该如何远?妈妈想这唯一的答案就是“读书”,接受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度过、而发展、而超越的。

儿子,你要想拥有涵养和气质,就必须踏踏实实地读书,就必须有生活的积累。就必须有思想的积淀。只要你真正拥有了这些内在的优良品质,还怕不能驾御自我、超越自我吗?凡是视读书为生命、视艺术为己任、视科学为灵魂的人,都是从来不会停止前进步伐的人。

儿子,只有当你站在山顶时。才能看到山外有山的好风景。只有当你坚持学习时,才更能感到苦中有甜。日日行,不怕千里远。时时学,不怕书万卷。好学而不知疲倦者,将必成大才!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不想学习、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就等于是一个活着的盲人,一个如行尸走肉般的愚蠢之人。

儿子,说到底,我们的生活是由多方面的内容组合而成的一门科学,仅仅会读书、会演奏钢琴、有一技之长,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懂得生活,善于眼看、耳听、脑记,争做有心人,能随时处理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真正驾御生活。因为生活的经验来源于学习、观察、积累。儿子,现在的你是否体会到了“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呢?

儿子,要想学有所成,首先是要狠下功夫,刻苦钻研,还要博采众长,更要拜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因为学问、学问,既要学,更要问。它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很多人都十分迷信先天的遗传,认为它是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但是,妈妈却更看重后天的培养和自我的努力。因为勤奋拼搏,就能使你到达成功的彼岸。其次,任何时候你都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界之外有世界。如今的时代是能人辈出的时代,总会有人比你好,比你优秀。因此,儿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都要居安思危,都要鞭策自己再接再厉。

妈妈衷心地希望现实能如你所说的那样:“2002年,我们的道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远。我们的日子一天好于一天,一年胜过一年。”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同心同德,拼搏奋斗!

永远视你为生命中唯一的妈妈

2002年1月9日 P14-15

序言

用母爱为孩子照路

2002年5月,我与吴章鸿女士作为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的成员,在北京相聚相识。她是报告团中唯一的普通工人、单身母亲,这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她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做的教子经验报告,以生动感人的事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子方法,深深地打动了台下几千名听众,也深深地感动了我。当时我想:与其说吴章鸿女士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不如说她是位家庭教育专家。

果然,两年后的今天,吴章鸿女士不仅应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之邀做了数百场家庭教育的报告,而且一本又一本家庭教育的著作不断问世,在家庭教育的实践、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上做出了贡献。《每天进步一点点②》就是两年来她的第四本著作。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

我们正生活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吴章鸿女士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吴纯适时运用了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实施远程家庭教育,开拓了家庭教育的新领域,创新了家庭教育的新途径。

7年来。吴章鸿女士不失时机地给远在万里之遥的儿子送去了温馨的母爱心语,同时又及时快速地聆听到儿子的倾述和心声。网络似乎一下子把儿子拉到了母亲的身边。母子促膝谈心,这真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好方法,尤其是对子女在外的父母们。

然而,这本书值得我们借鉴的远不止于远程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洋洋几十万言的母爱心语中,我们将感悟到更多的内涵,从而引起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崇高的母爱是全书的精髓。爱孩子似乎是一种本能,那是连老母鸡也会的事。但爱得科学、爱得理智、爱得深沉,却不是每位父母都能达到的境界。吴章鸿女士完全摈弃了对孩子的溺爱、娇爱、偏爱、私爱,在她那温情脉脉的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孩子理性的开导,做人的教诲,严格的要求,一种博大而深沉的母爱跃然纸上,她把母爱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以德育子是教子成人、成才的关键。吴章鸿女士并没有就事论事,就孩子学钢琴谈钢琴。她始终抓住了教子做人这篇大文章,为孩子导航定向。她结合孩子的学习、生活、比赛等各项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与孩子沟通交流,或谆谆教诲,或倾心聆听,或相互激励,或善意提醒,或共同探讨,或给孩子以建议。她志在培养孩子成为钢琴家的同时,教孩子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吴章鸿这种以德育子的家教观念,收到了切实的效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德是照亮人全面发展的灯塔。”儿子吴纯终于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优秀青年钢琴家。

科学的教子方法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科学的方法来自于对孩子深刻的了解和针对性,这是教育的前提;来自于说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说服力,让孩子确信无疑;来自于说理的趣味性、吸引力。通过趣味横生的寓言故事和实例,使孩子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归结于一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当我们读着这本《每天进步一点点②》时,我想,不论是子女在外或在自己身边,为人父母者都会从那流畅的文字和激情燃烧的母爱中受到启迪,感受良多。

感谢吴章鸿女士为天下父母献出的又一份厚礼。我愿每一位家长朋友都来阅读这本书。也愿吴章鸿女士既作为优秀的母亲,又作为家庭教育专家,能有更多的作品问世。我们热情地期盼着。

原武汉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

王 蓬

2005年元旦

后记

梦想终于实现

2004年6月10日,中国时间下午6点,吴纯给我打来国际长途电话,他告诉我:去德国的签证他终于拿到了。电话两头的我们,没有激动的祝贺,没有鼓舞欢欣,有的只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事在人为!心诚则灵!有志者事竟成!锁定目标、永不放弃是真理1

2004年的6月12日。吴纯乘坐国际航班从敖德萨飞往法兰克福,再换乘火车去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参加选拔考试。这是一场硬仗,它丝毫不亚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场重量级的国际钢琴比赛的决赛。因为从已得到的消息中,吴纯知道今年到汉诺威音乐学院参加“演奏家班”考试的学生都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众多、实力强大的世界级高手,一共有200多人。但音乐学院只招收8人,其中包括声乐、弦乐和键盘乐等专业。鉴于2004年报考声乐和弦乐的考生太优秀了,所以,汉诺威音乐学院已明确通知全体参考学生: “钢琴演奏家”只有2个名额。世界著名钢琴家克莱涅夫教授今年只招1人。可报名的考生竟然有60人左右。

当我从儿子的电话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心中也难免有些紧张,有点担忧。可是我马上意识到,在困难面前,妈妈就是孩子心灵的后盾。为了鼓励儿子不畏强者,勇敢拼搏,我马上用平静而从容的语气对他说: “千万不要被强手如林的现状所吓倒。如果你因为恐惧、担心、害怕而畏缩不前的话,那么,你就连最后一点点希望都没有了。妈妈一贯提倡: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只有不怕在能者、强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你才能进步。儿子,暂时先别想有多少人来竞争参考,也不要想最后的结果会怎样。眼下你最关键的就是做到平心静气,沉着应战。争取在考试前请克莱涅夫教授多听听你的琴声,恳求他能多提宝贵意见。踏踏实实积极准备,力求把考试内容练得精益求精,这才是你赢得考试成功的根本之所在。”

在德国迎接考试的十天中,我们没有办法进行网络联系,儿子怕我担心,每天晚上抽空给我打一个简单的电话,告诉我最基本的情况。他每天清晨起床去音乐学院找琴房,反复认真地练习考试的全部内容,每天晚上向克莱涅夫教授汇报。年已花甲的世界著名钢琴家克莱涅夫教授完全不顾一整天参加考评的辛苦,每天晚上都坚持到琴房听吴纯的演奏,不断地给他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2004年6月20日,中国时间晚上11点,吴纯上场考试。当时我正在山西省潞城市人民广场讲最后一场家庭教育的报告,面对近2000名家长和学生,我心情格外激动。报告刚刚开头,天不作美,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老师为我撑起了雨伞,我们和老天爷对抗着。这时的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儿子祈祷,盼望他能够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以最优美、最动听的琴声征服坐在评委席上的8位教授,为自己赢得冲破瓶颈、继续深造的发展机会。

当吴纯考试结束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为了遵守签证上有关时间的规定,吴纯只能匆匆和克莱涅夫教授告别,踏上了火车去赶乘飞机。万万没想到吴纯在华沙转机飞往敖德萨时,飞机在机场跑道上竟然会发生起飞失败事故。一时间,飞机上所有的旅客都惊呆了,大家面面相觑却不敢吭声,好在是有惊无险。飞机又重新返回跑道,再一次助跑起飞,啊!终于成功了!当吴纯顺利返回学校时,已经是6月22日,我们母子失去联系已经整整5天了。当我接着儿子报平安的电话时,激动的我潸然泪下,深深感到平安就是福啊!

面对顺利完成考试返回乌克兰的儿子,我对他说:“阳光总在风雨后,要坚信会有彩虹。成功、失败都坦然接受,妈妈永远伴随在你左右。请放松心情,养精蓄锐,耐心等待,还要赶快弥补自己因参加考试而耽误的功课。”

2004年7月5日凌晨,好消息终于来了!克莱涅夫教授的秘书通过国际电话告诉吴纯,他榜上有名,他终于被录取了!正式通知书随后就发,让他放心,当我从儿子发来的电子邮件中得知这个好消息时,那感觉如同梦境一般!整整4年的期盼,经历了多次的反复,今天,儿子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成功的喜悦涌上心头,报喜的电话最先打给陈婉教授,因为奶奶一直都牵挂着她最得意的学生。

7月14日,当儿子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看到“未读邮件”里的网络地址时,他惊呆了!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啊!克莱涅夫教授亲自把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拿到手并通过自己的网站发给吴纯,并且还亲自为吴纯布置了钢琴作业。要求他不要放松学习,希望他以最好的状态走进德国。深夜,儿子赶忙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讲述着刚刚发生的一切。他十分激动地对我说:“妈妈,您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学钢琴的高手都梦想着,都盼望着,能有机会得到克莱涅夫教授的青睐,成为他的学生吗?!妈妈,儿子可是这些高手中最最幸运的人啊!虽然说,为了能够走进德国,我苦苦奋斗。足足守候了4年,但最终能赢得这个机会,心里真感到万分喜悦!相信我一定会在克莱涅夫教授的亲自培养教育下,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由于吴纯是从乌克兰直接去往德国,所以他的入境手续比较复杂,他需要接受德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和德国柏林留学生管理中心最长时间的审查。

就在吴纯静静接受审查的日子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乌克兰的总统大选,演变成了一场牵连全国的政治动乱。持有各种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们纷纷上街游行示威,企业罢工,大学停课,政府的正常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首都基辅的治安、交通陷入一片混乱。各国大使馆基于安全考虑,都停止了接待并发放签证的工作,吴纯已经无法按照录取通知书的要求,按时前往汉诺威音乐学院报到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身为母亲的我,马上建议儿子尽快通过网络、传真、电话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的有关领导,向吴纯的导师克莱涅夫教授,据实反映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现状,反映大使馆无法正常工作的真实情况,申请延长赴德报到的时间,申请保留自己的入学资格。吴纯的申请迅速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汉诺威音乐学院发来传真同意保留吴纯的入学资格,直到乌克兰整个局面平静,大使馆开始正常工作为止。这个来自德国的好消息无疑让我和儿子真正放了心。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想起“好事多磨”这句流传广泛的话语,以告慰自己,若想成其好事,就必须接受比别人更多的磨难和考验。走在上班的路上,我也会偶尔想起《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所经历的那“八十一难”。心中会暗暗开导自己,连这些本领强大、具备法力的神仙们。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都无法逃避困难、挫折和折磨,都无法做到一帆风顺,更何况我们这些客观条件有限、想有所作为的普通老百姓呢?!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盼望事事如意,一帆风顺,都不愿意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灾难,遭受失败。但现在天不作美,我们遇到了。那么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去正视它,去克服它,去化解它。

于是,作为母亲的我每天都满怀极大的热忱,用愉快的心情通过网络和儿子谈心,安慰他,鼓励他。我告诉儿子,眼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愉快的心情去过好每一天,以不变应万变。与此同时,还要以饱满的热情继续生活学习,照顾好自己。只要心中有希望,只要自己不绝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儿子在敖德萨每天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来关注乌克兰整个事态的发展,他戏称自己成了我的“新闻播报员”。我们都寄希望于联合国安理会;寄希望于各个国家政府首脑到乌克兰从事的和解劝说能卓有成效;寄希望于所有持不同政见的乌克兰总统候选人,能够通过和谈的形式,来解决分歧,缓解冲突,不要发生暴力流血事件,让无辜的乌克兰人民能安居乐业,也让我的儿子能平安离开乌克兰!

等待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难熬,吴纯为了让自己能尽快到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报到上课,通过电话终于说服了大使馆的官员,巧妙地利用了第3次总统大选的休整空隙,在副校长亚历山大·阿列尼克教授的亲自陪同下,乘汽车到达首都基辅,迅速来到德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非常顺利地拿到了留学签证。这时已经是2004年的圣诞节前夕。

回到学校后,儿子以最快的速度购买了2005年1月3日离开乌克兰的飞机票。随后他利用圣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向敖德萨音乐学院所有培养教育过他的老师们一一惜别。就要离开自己学习生活了6年的敖德萨音乐学院了,此刻儿子的心中真是百感交集。6年来,他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中学生,在导师波波娃教授母亲般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下,不仅获得了不少国际钢琴比赛的好成绩,同时。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乌克兰所有的城市,还到过土耳其、匈牙利、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演出,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更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儿子有幸结识了即将成为他下一任导师的音乐大师克莱涅夫教授,为自己在音乐领域里的可持续性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所以,当儿子面对这片即将要告别的土地时,他内心的感激是由衷而真诚的!

历尽磨难后,儿子的梦想就要变成现实了,作为他的母亲,作为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朋友,我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此时的我,头脑中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儿子之所以能在异国他乡独自战胜各种困难,勇敢地承受起各种挫折和灾难,之所以能从一个年仅16岁的中学生成长为今天的一个双博士学位在读的留学生,其中最起作用的究竟是什么?我想,首先应该是他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使自己具备了承受各种各样压力和挑战的本钱;其次是他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心灵,使自己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持沉着镇定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再次是他从小和母亲一起走过苦难生活,经历磨炼后所具备的顽强斗志,所养成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自控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是他从母亲言传身教中,所感悟到的那种面对困难、挫折、逆境,不屈不挠的执著精神、毅力、恒心;是身为儿子对母亲的尊重、理解、珍爱、支持、回报;更是他作为家庭成员的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我想,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讲,最渴望的爱就是父母对他的尊重和信任。最需要的磨炼就是尽早走入真实的生活,感悟生活的艰辛。坦然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学会自立自强,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完善的人格心灵,这是比文化学习、考试分数、班级排名更为重要,更加关键的!

当一个孩子年轻的时候,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一步迈错,则终身悔恨。因为人生是一次性的!因为孩子们将来要面对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战场!因为在孩子们的一生中将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灾难!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更因为父母的生命有限,不可能为孩子包办代替一辈子!所以,父母必须尽早、尽快地给孩子们增添心理营养,让他们拥有高情商,能认真对待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选择。给生命一个很好的交代。

2005年1月6日,吴纯走进了他音乐人生中新的驿站——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真正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钢琴演奏家”专业的学习。同时,他仍然坚持完成在乌克兰敖德萨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博士生的学习任务。身为母亲的我,在分享儿子成功喜讯的同时,更感到自己肩头责任重大。此时此刻,我除了在内心深处默默地为儿子祈祷,为儿子祝福,盼望他能一切顺利外,更多的则是在思考,作为家长,我应该如何继续求变创新,如何去充实提高自己,从而使自己能和儿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共同去谱写属于我们的最辉煌、最动听的人生新乐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进步一点点(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章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2750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