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今,非盈利组织作为一中重要组织制度创新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认为是弥补政府与市场之不足的“第三部门”。

本书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发展情况,特别针对在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

目录

前言………………………………………………………………(1)

第1章第三部门范畴的非营利组织…………………………(1)

 1 第三部门相关问题研究………………………………(2)

 2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16)

第2章海外的非营利组织……………………………………(33)

 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34)

 2 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非营利组织……………………(38)

第3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49)

 1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50)

 2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前景…………………………(54)

第4章公共管理发展与非营利组织…………………………(65)

 1 公共管理发展对非营利组织的呼唤…………………(66)

 2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发展的参与…………………(78)

第5章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89)

 1 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和战略管理………………………(90)

 2 非营利组织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94)

 3 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过程…………………………(97)

 4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规划及制约因素………………(108)

第6章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120)

1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构成………………………(121)

2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124)

3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130)

4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策略……………………(141)

第7章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与领导者………………………(158)

 1 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与领导者………………………(159)

 2 非营利组织领导素质与领导风格…………………(168)

 3 2l世纪非营利组织的领导面临的问题与领导艺术……(178)

第8章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服务与志愿者…………………(196)

 1 非营利组织志愿服务………………………………(197)

 2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207)

第9章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227)

 1 非营利组织的市场营销…………………………(228)

 2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241)

 3 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过程与策略…………………(248)

第10章非营利组织案例:基金会…………………………(260)

 1 基金会及其管理……………………………………(261)

 2 基金会管理的样本案例介绍--中国扶贫基金会…(284)

主要参考文献……………………………………………………(291)

试读章节

 4.3 绩效考评策略 许多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绩效考评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当绩效考评和奖励、惩罚密切联系在一起时,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使员工产生抱怨,有时甚 至还发生进一步的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组织无法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谁的绩效更好,而谁的较差,好与差之间差别有多大。我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考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通过绩效考评还可以让员工明白自己在组织中的真实表现和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并为员工的工资调整、职务变更等提供依据。

1.绩效考评的含义

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绩效考评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一项管理沟通活动。绩效考评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的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 2.绩效考评的目的 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组织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约翰·伊凡斯维奇认为,绩效考评可以达到以下八个方面的目的:

(1)为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    (4)为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

(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

(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3.绩效考评的类型

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可以分为效果主导型、品质主导型和行为主导型三种类型:

(1)效果主导型:考评的内容以考评工作效果为主。效果主导型着眼于"干出了什么",重点在结果而不是行为。由于它考评的是工作业绩,而不是工作过程,所以考评的标准容易制定,并且考评也容易操作。但效果主导型考评具有短期性和表现性的缺点。它对具体生产操作的员工较适合,但对事务性工作人员的考评不大适合。

(2)品质主导型:考评的内容以考评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品 质为主。品质主导型着眼于"他这个人怎么样?"。由于品质主导型 的考评需要使用如忠诚、可靠、主动、有创造性、有自信、有协助精神等定性的指标反映个体的品质表现,所以很难具体掌握,并且操作性 与效度较差。所以,它主要适合于对员工工作潜力、工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的考评。

(3)行为主导型:考评的内容以考评员工的工作行为为主。行为主导型着眼于"干什么"、"如何去干的",重在工作过程,而非工作结果。考评的标准较容易确定,操作性较强。行为主导型适合于对管理性、事务性工作进行考评。 4.绩效考评的方法

序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制度实现的。在20世纪里,企业组织和市场机制、政府组织与国家机制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 的两套基本的组织制度工具。到20世纪末,这两套组织制度工具在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已为世人所共识。但是,这两套组织制度工 具各自又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由此引发的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闻名的各种问题,对人类的发展进程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两套组织制度工具显然是不可能相互完美地解决彼此的失灵问题的。近一二十年里,一套组织制度工具不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吸引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是非营利部门在世界范围的兴起。

尽管同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相比,迄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及其所起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但是,非营利组 织在世界各国的运作实际以及对其所作的研究表明,非营利组织体 现着人类社会的又一项重大的组织制度创新,在实现人类社会发展 目标上具有深厚的潜力,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提供 了新的可能。在国际社会,非营利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它们的活动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要领域。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各种非营利组织作为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组织制度创新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弥补政府与市场之不足的所谓"第三部门"。许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的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国际决策,已经形成的非营利组织国际体系及其网络,开始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推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国际公正与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非营利组织产生的上述国际背景在时间上大致相呼应,1978 年以来,中国相继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尤其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中国非 营利组织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中国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突出表现为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大包大揽:在经济领域,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承担着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责;在社会领域,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抑制非营利组织的发育成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机构改革也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进行变革,转变政府的职能。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的职能,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因此,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如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再次调整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此外,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而政府与市场在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这些需求时有其自身的局限,因此,需要有组织的创新,而非营利组织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劳动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也导致了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出现了许多新的弱势群体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困人口问题、流动人口及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和儿童问题、老年问题等等。完全通过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完全通过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社会需要有组织的创新,来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非营利组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本书由三位主编在孙晓燕初拟提纲的基础上共同商定框架章节 设计;各章写作分工如下:第1章,李孟刚、张智河;第2章,孙晓燕、李孟刚;第3章,孙晓燕、李孟刚;第4章,张霞、张智河;第5章,孙晓燕、李孟刚;第6章,张霞、李孟刚;第7章,张霞、张智河;第8章,张霞、张智河;第9章,张霞、李孟刚;第10章,张智河、李孟刚。李恒光、张霞和张智河分别负责统稿、初审和定稿。

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在分析第三部门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范畴内的非营利组织。第2章和第3章,介绍了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情况,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认识 框架。第4章,就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5章,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和动荡不安的环境之必须。本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第6 章,探讨了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第7章就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与领导者,非营利组织领导素质与领导风格,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艺术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第8章,就与非营利组织的志愿 服务和志愿者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第9章,就非营利组织的市场营销、营销管理及其过程与策略等问题作了论述。第10章,介绍了基金会这种典型的非营利组织。

全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和吸收了大量的同行们的学术成果,虽然我们在编写规范中要求大家尽量注明出处,但由于部分编者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整理成稿的,再查寻出处实有困难,所以还请各位先师多多包涵,我们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李恒光

2004年8月于青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霞//张智河//李恒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36641
开本 32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9: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