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市场消费报告(No.1)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众多专家在市场消费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报告针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培育、发展和壮大,重点分析了消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加入WTO后我国消费市场的形势、目前消费市场的热点,以及港澳台地区消费市场的发展态势等。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市场消费的发展进程,也必将进一步推进消费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序言

消费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本质和目的所在。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初级阶段的缘故,消费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始终未能实至名归,甚至作为社会的异己被排斥在正版的马克思经济学教科书之外。对消费的正名和消费经济学科的建设,还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对市场消费经济的热衷和广泛关注,也只是近年“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者最崇尚实际。当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时哪有心思琢磨美味佳肴,当社会还将消费等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时谁还敢言吃喝玩乐,当短缺经济主导市场时也不可能有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只有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市场供应丰富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了,大家才有可能考虑吃得更加科学、住得更加舒适、用得更加高档、行得更加便捷、玩得更加痛快、乐得更加尽兴,才有可能考虑消费体制、讲究生活质量、优化消费结构、美化消费环境、追求消费文明、研究消费科学。市场消费经济在中国,现在才正逢其时。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市场消费的发展进程,展示我国市场消费理论的研究成果,推进消费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消费专业委员会、首都经贸大学、《消费日报》社、北京星河时代健康消费研究院联合推出《中国市场消费报告No.1》,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企业和广大学者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城乡人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世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人民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成为现实。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又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体制保证。环顾今日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高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和初步达到小康以后,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方向是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人民政策、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这是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我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约束愈益明显和强烈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是开拓国内市场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全面升级阶段。按照国际惯例,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则会进入汽车消费高峰期。我国目前人均收入达到这一标准的约有1.3亿人口,约4000万个家庭。2003年初我国私人轿车社会保有量约为500万辆,对4000万个高收入家庭来说,轿车拥有率仅达12.5%。到2010年,这4000万个家族的轿车拥有率如果上升为75%,未来8年就需要增加2500万辆,预计年均增加300万辆,为此汽车的年均销售增长率就可能达到30%。近两年,我国汽车热销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较高和消费观念较新的大中城市,譬如广州、上海和北京等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地区,其他地区则增长较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由此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人均GDP陆续达到3000美元以上。据统计,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城市人均GDP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口将加入到消费结构升级的行列,汽车及商品房消费热潮将在更多的城市逐渐掀起,本轮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将会持续10年以上,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也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4年我国将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增幅比2003年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03年将提高34个百分点,近年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一直徘徊在10%以下,预计2004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9%,消费增长将由一位数提高到两位数,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没有意外因素影响,今后几年我国消费需求均将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在市场化进程全面推进的同时,消费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浪潮进一步涌动。从百姓的生活层面看,加入世贸组织后消费品的质量提高了,而价格却在下降。最典型的要数汽车和服务业,为了应对“入世”的挑战,国产汽车厂家开始拿出看家本领,推出性价比更合理的汽车车型,而消费者是最大的赢家。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4年前三季度持续攀升,拉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满意指数的稳步上扬。满意指数的上升首先表明了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度提高。拉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另一因素是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向的良好预期。应当看到,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入世”后中国的关税将大幅下降,进口商品的价格逐渐下降。由于国内市场的价格逐渐开放将增强国内市场产品与进口产品的竞争,迫使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服务业的逐渐开放也会让国内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服务价格。“加入世贸后中国人真正打开了大门,观念的变化是最根本的。”统率中国乳业龙头伊利集团的郑俊怀认为,近10年以来,自己最大的调整是观念。他说:“敢不敢从内蒙古走出去?能不能走出去?原来是站在区域思考问题,而伊利上市后,我就必须站在全国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入wTO后,又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以跨国公司作为我们的标杆,我们怎么去和他们接轨,怎么去向他们学习,怎么让企业走出国门,思想观念必须要改变。”“入世”的影响是渐进而深刻的。“入世”推动着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的新台阶,也推动着每个中国人的消费生活走向新台阶。

1994年4月缔结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开宗明义地指出:“处理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准,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所得和有效需求。”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正在逐步实现其上述宗旨和诺言,努力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以提高其成员的居民生活水平。中国“入世”也正是遵循WTO的宗旨,尽快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是价格实惠。目前国内不少消费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为了保护这些产业,采取高关税、配额、许可证等限制措施。“入世”后,关税大大降低,配额、许可证所剩不多,因而低价的消费品会更多进入中国市场,居民可以享受到价格的实惠。例如,汽车(主要是客运汽车)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大约一倍,这样大的价格差距目前是以80%~100%的关税抵消了。“入世”后,进口整车的关税降低到25%,汽车零件的关税降至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价格降低的幅度应大体相当于关税的降低幅度。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药品、音像制品以及信息技术产品等的价格,也将随着同类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由于关税取消或降低)而降低,使居民得到价格便宜的消费品。此外,农民除得到消费品价格实惠外,还可得到农用生产资料降价的实惠。如尿素的价格,如果以目前国际期货价格为100,国内市场价格达到193。“入世”后,这样大的差距无论如何也保持不住了,一定会缩小差距,国内价格必须下降。这样,农产品成本则会降低,从而增加农民实际收入。  二是服务实惠。“入世”后,由于贸易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必然会有更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和做生意,促使目前已相当激烈的竞争可能达到白热化。竞争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社会经济前进的推动器,是催促着企业家“前进前进再前进”的无情鞭子。竞争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实惠。除价格竞争外,还有服务竞争、质量竞争、信用竞争等等。仅服务竞争来说,虽然国内已开始出现,但是仍然不够。买难、卖难、修难、玩难、医难、学难等层出不穷。这说明社会的各种服务还很差。“入世”后,各行各业都会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竞争力。这样就会方便居民生活。应该强调指出,金融、保险、电讯、邮政、外贸等传统的国家垄断行业,一向“老子天下独一”,服务意识缺乏,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如今外国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也要进入这些领域,参与竞争,迫使这些传统垄断行业放下架子,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为居民带来真正实惠。

三是丰富多彩的实惠。近5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居民的消费也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已经相当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也日益国际化,吃穿用住行医各方面的舶来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中国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不论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行的,还是医的、玩的,都已经大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进入各国人民的生活消费之中。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入世”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会更多,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富有特色的消费品将更多地进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之内。同时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也会日益强劲地走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消费中。消费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必然使各国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是安全消费的实惠。wTO既是经济贸易组织,又是法律组织,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将给予制裁,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盗版侵权、假冒伪劣、掺杂使假、坑蒙拐骗等欺骗消费者违法行为,不仅在国内不允许,在国际上也不容忍。“入世”后,为了创造和保持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定会加大对各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这将有利于消费安全。一句话,“入世”对于消费者是佳音!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让我们张开双臂,沐浴春风,共同拥抱市场消费经济的春天,共叙消费春天的故事。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 杨圣明

首都经贸大学校长 文 魁

北京星河时代健康消费研究院院长 张少龙

2004年11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市场消费报告(No.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少龙//国世平//范剑平//臧旭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99509
开本 16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05-02-01
首版时间 2005-02-01
印刷时间 200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6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3.2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