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寻埃及/探秘古文明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埃及——一个百思不解的文明古国,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仍然充满了神秘的浪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艳后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缠绵悱恻的象形文字、医学、雕刻等留给我们的文明,所有这些都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不断的研究,

目录

第1辑 一个百思不解的文明古国 /001

第2辑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011

第3辑 宗教笼盖下的阴影 /043

第4辑“活”的文字 /061

第5辑 如此发达的科技简直是“谜中之谜” /081

第6辑 时间都怕金字塔 /097

第7辑 凝视东方的狮身人面像 /123

第8辑 恐怖的木乃伊 /143

第9辑 鲜为人知的考古秘闻 /160

第10辑 埃及神庙 /175

第11辑“埃及艳后”和“法老”的故事 /191

第12辑 探秘古王朝 /219

试读章节

金字塔的建造是个谜

根据金字塔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特征,它的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形成期、鼎盛期、衰落期和复兴期。埃及学家和考古学家通过研究确认,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

鼎盛期:斯尼弗罗的儿子胡夫及其之后的两代君主卡夫勒和孟老勒,都选择了吉萨西面五英里的沙漠与绿洲衔接处,相继建造了三座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群。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吉萨金字塔群,他们被公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衰落期:第五、第六王朝起开始衰落,到第一中间期大动乱时终于绝迹。

复兴期:金字塔建筑中断了半个世纪,由中王朝的统治者门图荷太普二世率先恢复。

每一座金字塔都是个坟墓,是法老建造的储备来安置他的尸体的地方,金字塔意指帮助达成其永恒的生命,但是至今不能确切弄明白的是为什么古埃及人要选择金字塔这种形状。也许它是由更早之前的葬礼小山墩演化而来,或者是象征太阳的光线,或许是到达天堂的阶梯?第一座金字塔的设计者

伊姆贺特普是第一座金字塔的设计者与建筑师,阶梯形金字塔即出自他之手。他除了为法老王的王墓在地上建起这样雄伟的“天梯”,还将其内部设计得极端复杂。若想到安放法老木乃伊的墓室一探究竟,你得先找到金字塔的入口,然后深入地底,走过层层迷宫才能到达。因为伊姆贺特普如此杰出,所以死后被古埃及人奉为神,受到永世供奉。如何建造大金字塔

建造金字塔需要非常周详的计划,首要的是选择一个稳固的场所。据古埃及宗教的理由,塔址通常会选在尼罗河西岸,因为太阳落下的西方是他们所认为的死者城镇。再者,金字塔的建造要靠近河岸,因为建筑金字塔所需的石块要用船只从尼罗河运来,作为底基的石块必须十分坚固,不容许有任何裂缝,而且要大,才会稳。然后,这个场所通常是水平的且有计划地朝向北方,这样四角才会准确地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但古埃及人是如何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做到的呢?他们应该是以星星的方位为参考的,此外,当然也利用穴鸟隼(隼,一种穴鸟,经驯服后能帮助人们测量大建筑物的方位和高低)为辅助,帮助计算。

金字塔的建造记录现已无任何留存,惟一线索就是希腊的史学家希罗多德在金字塔建成后2000年所写的《历史》一书,他认为一座金字塔是由10万名工人花20年才完成的,但一般学者均认为不足采信。

据考古学家及科学家们研究推测,建造金字塔这样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花费30年及许多任务人的劳力才能得以完成。通常一次都是由10万名工人一同工作,每三个月轮替一次,交换做着这极为辛苦又危险的劳役。建造金字塔所用的石块,有的就地取材,有的采自尼罗河西岸或亚斯文,然后再沿尼罗河以小船运至工地。由河岸到工地,劳工们需以劳力再加上铺在地面的树干,慢慢地拖至工地。建筑金字塔必须一层一层往上垒,所以工人们得用10年的时间搭建运建材的斜坡,然后再用20年的光阴将金字塔完成。P118-119

序言

  古老的埃及文明在经历了30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于公元前332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劫难”,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对埃及疆域的征服,埃及法老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可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法老时代创造的辉煌的文化也急剧衰落。在希腊文化的大举“入侵”下,曾经是埃及人骄傲的象形文字在希腊字母文字面前只得甘拜下风,以至于到公元4世纪最后绝迹,在此后的100里成为一种无人能够释读的文字;古埃及的多神信仰在基督教及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的冲击下下,也失去了生命力,留给后人的只是无法毁灭的一座座神殿的石头遗址;植根于象形文字和多神信仰之上的古埃及文化——文学创作、绘画、雕刻等也随之走向死亡。埃及不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中心,如同孟菲斯古城在中王国被底比斯取代一样,一度作力东西方交流中心的亚历山大城,也被君士坦丁堡所取代。在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先后冲击下,古埃及文明彻底失落了,留在尼罗河畔的是蛮力无法消灭的金字塔、神庙旧址和埋在沙漠之中的古文物。

但是,埃及古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是永恒的。它的象形文字虽然失去了生命力,但它的类似字母的24个单音符号,对西亚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而腓尼基字母又是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之源。古希腊时期泰利斯等经典作家,曾怀着了解东方先进文化的强烈兴趣来到埃及,通过他们的介绍,埃及古文明被大量传到希腊和西亚,并在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古埃及人创作出的许多神话传说和神的形象,在希腊罗马统治时期越出国界,进入了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太陆,尤其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常常能见到它们的影子。基督教中著名的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形象就是源自伊西丝女神怀抱荷拉斯的刻画。西方文化中对天堂、地狱的构思,以及人临终前的祷告和懊悔习俗,也有人认为是受到了古埃及宗教的影响。

 古埃及的医学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更深远。欧洲和西亚地区的大众医学都源于古埃及,且长期完整地保留了古埃及的医学形式。在希腊罗马一些名医的著作中,不少药物名称来自埃及,甚至还保留了古埃及人赋予它们的属性和传说。古埃及药方的书写方式,包括医学纸草文献中的套话和书尾题记,希腊人都全盘引进。在拉丁、阿拉伯、叙利亚和波斯的医书中,以及直到中世纪以后的西欧医书中,古埃及的医学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在建筑、手工生产和科技等领域,古埃及文明对世界其他民族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

因此,从古埃及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而言,它是永恒的,是“失落”中的永生。也正因如此,对埃及古文明的研究才会在世界范围内不时地掀起阵阵热潮,有关埃及古文明的书籍才会层出不穷,成为世界古文明研究中书籍品种最丰富的部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寻埃及/探秘古文明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武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249105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411.203-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