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共雕塑/公共艺术元素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公共艺术元素系列丛书之一。主要论述公共雕塑的表现和特征。作者从广义的空间造型艺术出发分析了具有公共性质的雕塑作品,并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特征和联系,以形式分类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了公共雕塑的表现。本书可作为从事艺术研究、雕塑创作、环境设计的人员进行专业研究的参考资料、也适合于从事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视觉导视的人员使用。

内容推荐

书中根据公共雕塑的特征分为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风格性与建筑性雕塑四章。分别讨论了艺术思想的表达、文化意识的影响、形式美规律的运用、环境因素的表现、艺术同功能的关系、风格形式的发展及相关空间造型的联系等问题。本书是对公共艺术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公共雕塑的详尽分析和论述、是涉及雕塑和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1 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

1.1 主题性雕塑

1.1.1 纪念性雕塑

1.1.2 主语性雕塑

1.2 标识性雕塑

1.2.1 区域识别性雕塑

1.2.2 功能识别性雕塑

2 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

2.1 公共景观雕塑

2.1.1 主题与内容的协调

2.1.2 形式美的协调

2.1.3 风格与艺术表现的协调

2.2 园林景观雕塑

2.3 室内置景雕塑

3 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

3.1 地景雕塑

3.2 装置性雕塑

3.3 互动性雕塑

3.4 外因素雕塑

4 风格性与建筑性雕塑

4.1 风格形式性雕塑

4.2 建筑性雕塑

4.2.1 雕塑与建筑存在的前提特征

4.2.2 雕塑与建筑本质特征的异同

4.2.3 雕塑与建筑的广义特征

4.2.4 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

4.2.5 建筑对雕塑产生的影响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在纽约港内放置《自由女神像》雕塑的具体场地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纽约港内有大大小小许多岛屿.雕塑家巴托尔蒂以其丰富的经验,最后选定了贝德洛斯岛。雕像放在这个长形的小孤岛上,它的高度与岛的大小比例非常协调,这个小岛就像是专门为雕像设计的一块绿地。人们乘船绕岛观赏或进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会被挡住视线,都能完整地欣赏雕像的全貌.就像她正漫步水上,高举火炬,迎接来客,而随着观者所乘船只的游移行进,她的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

《自由女神像》综合地运用了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酸性转炉钢、载客电梯、电气照明、凸纹敲花等科学技术,其中大部分是19世纪60年代后期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雕像内部装有灯光系统,在夜间火炬、花冠齐明,光芒四射,粉绿色的雕像浮现在茫茫夜海之中,凭添了几分神话色彩,和谐、幽静,默默地散发着艺术的神采。《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最有地域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它代表了美国的国家精神,也代表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巨大力量。

P36-37

序言

公共艺术表现形式涵盖了部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成为公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它所具有的公共属性。对于公共艺术的解释。本书更趋向于广义范畴中的艺术表现。因为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态度,并不是某种具体的形式和风格。公共雕塑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是在广义的造型艺术中来探讨的。公共雕塑的发展,为造型艺术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元素。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特别是在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是公共艺术中重要的创作手段,公共雕塑以它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和造型结构,让人们能感受到它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内涵。公共雕塑能使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令人愉快的公共关系中,公共雕塑成为构成整体公共艺术有机的一部分。

雕塑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共的特性也是雕塑艺术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以空间表现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所表现在共有空间中和环境联系上的外延特征都说明了它的公共属性。回望历史,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经典的希腊雕像、哥特式的教堂圣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卫雕像、古典风格的法国园林雕刻,这些传世作品都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公共性的特征一直是它表现的主要方式和创作目的。雕塑所处的公共环境所带来的公共艺术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显现的,而存在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内在的特征却也同样标示着它的公其属十牛。雕塑是一种空间艺术。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占据和影响着一定的空间,而这种空间又是随时间和运动而改变的,很难确定一个空间是永恒的或是专属某人的,那么从相对上讲它的作用就是针对群体而言的。关于公共性中交流和沟通还有公众权利问题,是可以这样理解的,很多公共雕塑确实是少数人或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但这只是一个公共艺术实现的方法,毕竟这少数的人也生活在社会的公共群体中,他们的思想体现了社会文化和公共意识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讲,公共艺术的产生无论是以何种方法实现,公共的交流、沟通和权利早已作用于它了公共艺术是一种概念或现象,它不是建立过程的一种方法论。

现代艺术的发展在雕塑这种艺术形式中得以拓展。一方面,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形态在更广泛的可能性中探索和表达现代艺术的创造力;另一方面,现代建筑艺术、景观艺术、装饰艺术、视觉艺术、数字艺术的发展也给雕塑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多交流对象和创作空间。这两方面的发展互相渗透,互为影响,雕塑艺术的公共特性在发展中讲一步得到延伸。

在这里,我们对雕塑艺术重新进行了审视和归结,以一个空间造型艺术的属性观念来了解雕塑艺术。公共艺术的特点也包含了公共艺术形式之间的连带公共关系,即公共艺术内各艺术形态的联系,这使我们得以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领域,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探讨公共雕塑的表达。我们讨论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雕塑定义的广泛内容,和公共空间有关系的造型艺术都在视野范围之内,在这里试图建立一种雕塑的广义联系性,把它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来看待。可能在探讨的过程中对各种概念赋予不同的解释,有时也会模糊了很多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但这都是围绕着对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空间造型艺术形式的探讨展开的。

我们以公共雕塑的特征属性分类讨论和介绍,即分为: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风格性与建筑性雕塑四部分。

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主题性雕塑着重分析的是带有纪念性的、主语性的以及记录性的公共雕塑。标识性雕塑是分析带有标志性的、区域识别性的以及功能识别性的公共雕塑。通过它们对主题与标识内容和形式的反映阐述这一类别公共雕塑的特性语言与形式。

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景观性雕塑包括公园、道路、社区、广场、娱乐场所等景观式的以观赏性为主要功能的雕塑类群。室内置景雕塑是指建筑、室内、公共场所等内部空间中的强调置景性为主的公共雕塑形式。通过雕塑在公共景观、室内及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分析公共雕塑的环境融合性、置景性、置景协调性与景观的主显性。

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装置性雕塑包括地景雕塑和装置性雕塑。互动性雕塑包括以参与性为主的雕塑和外因素材料组成的公共雕塑形式。装置性和互动性雕塑是近现代出现的比较新颖的公共雕塑形式,通过对这两种雕塑形式的分析,阐述了公共雕塑艺术发展的新表现。

风格性与建筑性雕塑。分析具有风格流派为特点的雕塑创作形式,其中归纳了一些流派和艺术风格在公共雕塑领域中的作品,总结了艺术流派对公共雕塑艺术在形式上、风格上、创作思想上产生的影响。另外,针对雕塑与建筑的关系从空间形式及表现语言方面进行了联系性的分析和比较,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把公共雕塑的表现形态同建筑艺术做出多方位的联系。

公共雕塑艺术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共艺术无法脱离所处的广大社会文化背景,公共艺术所呈现的复杂性和特征性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本书中所描述的主题分类只是一种认知现象,是理解公共雕塑现状的一种途径,但却无法完全准确地描述公共雕塑的整体定位,因为传统的概念性的划分已经不能满足公共艺术呈现的多元化特征的界定。本书中讲述的内容力图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但也会发现一件公共雕塑作品所表现的其他范围的特征。

太书侧重的是公共雕塑主要特征形式的分析,并不存在绝对性。一种倾向的界定是一些或某个理论行为解说现象的方法,并且很容易陷入形式的泥潭。所以关注公共艺术的形式和特征与关注广义范围内的艺术思想同样重要,本书更强调以作品的特征和作用向读者呈现公共雕塑发展的种种表现,而非人物派别的归档,更非概念之间的矫枉。而是要在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空间造型艺术形式中探索广泛的意义和现象,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联系的认识体系。

                      编者

后记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雕塑的创作和教学工作,总是感觉所熬悉的雕塑理论系统有很多与时代脱节的东西,传统雕塑的概念已经很难在现代艺术的表现中寻找位置了。正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向我们约稿,于是,同几位同事商议后,决定写一些关于公共艺术元素的书。其中,公共雕塑这本书正、好能够表达我关于雕塑的一些想法,这本书中很多的观众和想法是我从事雕塑工作中的感悟和总结。把这些观点拿出来,希望能够同。大家一起研究和探讨。  在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拜读到很多学者的论著,深深被其博达所折服。这使我的学识和能力相形见绌。希望大家能对书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给予指正阳批评。

在这里感谢我的学生王亚男为本书图片所作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感谢大连彼岸园林的朋友们提供的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共雕塑/公共艺术元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185468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3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7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