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过渡时代的奇人(徐寿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过渡时代的奇人:徐寿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王扬宗编著。

在我国,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研究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然而他参加取得秀才资格的童生考试时,却没有成功。经过反思,他感到学习八股文实在没有什么用处,毅然放弃了通过科举做官的打算。此后,他开始涉猎天文、历法、算学等书籍,准备学习点科学技术为国为民效劳。

内容推荐

《过渡时代的奇人:徐寿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王扬宗编著。

《过渡时代的奇人:徐寿的故事》介绍了徐寿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小引

坎坷的青少年时代

以制器名闻乡里

到上海访求西学

进入曾国藩幕府

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

倡议引进制器之器

在江南制造局领导造船

筹划翻译馆

不懂外语的翻译名家

中国近代化学的开拓者

创建“格致书院”

考证乐律

情系桑梓

薪尽火传

试读章节

以制器名闻乡里

无锡位于太湖之滨,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清代,属江苏省常州府所辖县。这里手工业很发达,出产的工艺品远近闻名,惠山泥人为其中最著名者,行销各地。无锡的手工业和工艺品之所以兴旺,是因为那里有许多能工巧匠。他们心灵手巧。勤劳能干。这种乡风也影响了徐寿。他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常常琢磨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所以成年以后,他便不以诗书经史之类的知识为满足,而努力搜求有关“究察物理,推考格致”的知识。由此,他的治学从博览群书,逐渐转向专门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那时候,科学技术被大多数中国人视为奇技淫巧,读书人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尤为人当做不务正业,而被人瞧不起。但徐寿认定科学技术比空谈诗书有益于世,以此为终生事业,毫不动摇,这是极为难得的。

徐寿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极为广泛,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学、音律学、医学、矿学,等等,他无一不喜,无一不好。他不仅潜心研读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对于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学著作也认真加以研究。他认为工艺制造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而科学知识的原理又为工艺制造所体现。因此,他不以书本知识为满足,把读书与工具器物制作结合起来。结果,不仅使他的科学知识修养大为提高,他制作工艺器具的水平也日趋精湛。据记载,他制作过指南针、象限仪,还会制造结构很复杂的自鸣钟。他特别善于仿铸墨西哥银元。他的方法是:用钢板精镂出模型,然后称准分量,再将银子熔化制成小饼状,嵌入模型中:另在高楼上悬一石椎,对准模型,放下石椎,猛击饼模,一击而成。他用这种土办法制成的仿制品,几与真品无异,可以乱真。后来一位英国传教士用真墨西哥银元跟他换了数十枚仿制品,陈列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

无锡也是著名的丝竹之乡,徐寿很早就爱好音乐。他研究了古代的音乐学著作,摸索制作了一些失传已久的古代乐器,都一一符合乐理。由此,他善于制器的名声,渐次传播远近,引起一些有相似爱好的人,慕名而来与他切磋。他与本县的青年数学家华蘅芳一家就是这样相识的。

华蘅芳。1833年出生,比徐寿小15岁。他家在无锡县东部的荡口镇,与徐寿家相距不远。他的父亲华翼纶(1812—1887)也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并擅长绘画。华翼纷于1844年中举,咸丰初年后出仕为官,后来做过江西永新县县令。当他乡居之时,约在1850年前后。听说西乡有人能作古乐器,且皆协律,就慕名前往,从此与徐寿相识并结为好友。他的长子华蘅芳,十四五岁时偶然弄到一本数学书,通过自学,“不数月而尽通其义”,从此就喜好起数学来。翼纶不但没有责怪他不务正业,还为他买来许多数学书让他研读。由于有这样一位开明父亲的帮助,华蘅芳年不满20就对数学有了较深的造诣。由于共同的爱好,徐寿很快就与华蘅芳相识。并成为终生不渝的朋友。

那时候,钻研科技的人还不多。有关科学书籍也极为难得。徐寿和华氏父子联络了几个有相同爱好的人,往来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他们到处求学访友,往往谁弄来一本科学书,就相互传抄:弄来什么科学器具,也共同研究使用。有什么新知新事,总是相互交流:遇到疑难问题,就反复推敲验证,直至大家明白。他们这种朋友之间的切磋交流,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学习兴趣和友谊,提高了知识和技艺水平。徐寿就是在这交流中加深了对西方科技的了解和兴趣。从此,他由以研究中国传统科技为主转而以研究西洋科技为主。他千方百计搜集到的明末清初的西方天文、数学和制器之类的译书中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这些书,往往有理有法,比中国古代的大多数科学著作更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不仅让他知其然,而且还让他知其所以然。从此,他和他的朋友们十分注意获取西洋科学新知。那时候,由于鸦片战争失败,沿海有几个口岸被迫对洋人开放,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在那些口岸城镇活动,也因而传入了一些零星的当时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信息。有几个传教士甚至还用中文撰译了几本科学著作。徐寿和华蘅芳获悉上海的墨海书馆出版有这样的科学译本,就前往上海去购买。从此,他深深为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知识所吸引,更加坚定了他追求西方科学的信念。

P19-23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过渡时代的奇人(徐寿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扬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206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3-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1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7: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