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叙述了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思想的发生、递变的过程。近现代中国,国门洞开,传统社会分崩离析,西方各种思想奔涌而来,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豆剖而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胸怀民族大义,筚路蓝缕,在中国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科教兴国”的活剧。

内容推荐

本书记叙、论述了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思想的发生、递变的过程。近现代中国,国门洞开,传统社会分崩离析,西方各种思想奔涌而来,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豆剖而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胸怀民族大义,筚路蓝缕,在中国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科教兴国”的活剧。其有些思想、精神,有着振聋发聩的时空穿透力,对于今天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启思意义。

目录

引论: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一 前所未有的变局与危机

 二 早期“科教兴国”思潮的酿成

 三 早期“科教兴国”思潮的分期与特征

 四 早期“科教兴国”思潮的性质

 五 早期“科教兴国”思潮的评价

第一章 科学教育兴国

 一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兴国”举措

 二 中华自然科学社志在普及科学

 三 “科学下嫁”运动

第二章 普通教育兴国

 一 推行女子教育,优化人种

 二 美育——兴国的不二法门

 二 幼稚教育为兴国的根本

 四 普及教育,奠定国基

第三章 职业教育兴国

 一 “师范教育救国”的理念与推行

 二 为富民兴邦推展职业教育

第四章 学术兴国

 一 自强首在储才,储才首在兴学

 二 “学术救国”——南开中学的初步尝试

 三 杨斯盛创办浦东中学

 四 “创办湖南民德学堂所以救亡也”

 五 创办复旦公学使中国起死回生

 六 华侨救国办“集美” 

第五章 实业救国

 一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二 “奔趋此实业救时之主义” 

 三 兴办实业以复兴中国

第六章 人才兴国

 一 创办京师大学堂,共济时艰

 二 南开大学为救国而立

 三 创办厦门大学——陈嘉庚救国兴学的一座丰碑

 四 无锡国专与“读经救国” 

 五 炮火硝烟中的西江学院

第七章 乡村教育救国

 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二 “唤起民众”

 三 由人格教育救国到乡村教育救国

 四 陶行知志愿改造l00万个乡村

第八章 抗战教育救国

 一 早期“科教兴国”功能的反省

 二 “保留民族的精血” 

 三 陈诚在湖北实施“计划教育” 

 四 高等学校悲壮的西迁

 五 西南联大的力学报国

 六 一支“文军”的远征

 七 中央大学艰难的西迁

 八 “新武训” 

第九章 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回光返照

 一 教育复员中的兴国梦

 二 一闪即逝的“科教兴国”举措

第十章 民主教育兴国

一 “学术的新纪元”

二 陶行知创办社会大学

第十一章 反省与觉悟

 一 早期“科教兴国”论者的觉醒

 二 战后文化教育事业备受摧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贤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07998
开本 32开
页数 4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2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22.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4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