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管成学编著。

苏颂(1020年-1101年),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字子容,汉族,福建泉州南安人。出身于厦门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一书香门第,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其父苏绅中过进士。 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星历、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苏颂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内容推荐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管成学编著。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介绍了苏颂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引子

出生于名门望族

科考与初仕

编撰《本草图经》

两位巨人的会见

首创杭州自来水

两次出使辽国

因陈世儒案蒙冤入狱

研制水运仪象台

任相与病逝

讲不完的故事

试读章节

出生于名门望族

苏颂,字子容,出生在福建省南部同安县的世代官宦之家。

苏颂入闽的始祖叫苏益。苏益是隋代太子少保,邳国公苏威的八世孙。苏威曾任江南巡抚、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宰相)等高官,后贬为光州刺史,居河南固始县。黄巢起义时,由河南固始,入镇福建,始有福建之苏姓。

苏益,生于公元875年(唐乾符二年),少年时读书习武,因父功而得官,20岁即任山西显州刺史。黄巢起义后。封威武军先锋将,都统军使,与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一起,开赴福建。

唐代灭亡。五代之乱起,苏益与其子苏光诲避居同安县永丰乡葫芦山下。1988年重修的苏颂故居——芦山堂,就是苏益三子苏光诲所建。虽几经兵火,多次重修,但其基本建筑,始终未改。

苏颂入闽的第二代先祖,有光谊、光谓、光诲三人。光诲是苏颂的高祖,曾任泉州都统、漳州刺史、左卫将军等职。公元977年(太平兴国二年)因屯田功,追赠上将军、武陵候。娶林氏,生佑图。即苏颂之曾祖。

苏佑图。曾任漳州司马祭酒(教官),后因功升御史大夫。死后赐司空,代国公。娶张氏,生三子:仲昌、仲华、仲周。苏颂对曾祖有很深的印象,他曾将曾祖烧毁起义军名册,救活千人一事,讲给长孙苏象先听,象先写入了《魏公谭训》一书。

苏仲昌是苏颂之祖父,对苏颂亲行教诲,影响甚大。苏仲昌被举贤良,中进士:历任阁门氏候、左屯卫将军、提点荆湖南北两路刑狱,后任宜州、邵州、复州知州。又追赐太子少师、太师、福国公。

苏颂在家训专书《魏公谭训》中说:“已过古稀之年,仍梦祖父教诲之严,常惊呼而醒。敬仰思慕祖父之父。虽终老梦寐未曾忘也。”苏颂的广博学识。与祖父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苏仲昌娶刘氏、翁氏,生七子:弦、绅、维、经、绎、细、艇。苏绅是苏颂之生父。

苏绅,生于公元999年(咸平二年),卒于1046年(庆历六年)。1036年(天禧三年)中进士。历任宜州推官、大理寺丞、太常博士等职。1039年(宝元三年)任史馆修撰、擢知制诏(起草诏令、赦书)。1040年(康定元年)充辽太后生辰使:1041年(庆历元年)入为翰林学士。改龙图阁学士,知扬州:1046年(庆历六年)由吏部郎中升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河阳。感疾而死,卒于河阳。年仅48岁。追赐少师,封魏国公。娶陈氏。生子:衮、颂、税、兖。

苏颂的母亲,是杭州知州陈从易的长女。他的外公是北宋名臣,曾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知制诰、知广州等职。著有《泉山集》、《中书制稿》、《西清奏议》等书。由于母亲生于官宦诗礼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对苏颂的成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苏颂能成为渊博的学者,伟大的科学家,与青少年时代父母的精心培养是有直接关系的。

苏颂曾在“感事述怀诗”中。回忆父亲教他读书的故事:

我昔就学初,髫童齿未龀。

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硕。

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

蒙泉起层澜,覆篑朝九仞……

其意是说我往昔读书的初期,留着乳发,牙未换齐。严格的父亲爱我学习劲头之憨傻,用简单的知识教诱我愚钝的心灵。开始教我诵读章句。后来给我讲授篇章与音韵。像蒙蒙的泉水涌起求知的波澜,期望用筐筐的覆土,堆起九仞的高山……

苏颂为这首诗写的注文是“我生五岁,艺公口授《孝经》,古今诗赋皆成诵。又令从诸父(各位叔父)教学,不数年而颂《五经》,习《尔雅》,知声律。”可见,苏颂幼年就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

苏绅十分懂得。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道理。他每到一地任官,都为苏颂请最好的教师,让各位叔父、名人子弟与苏颂共同读书。以便互相切磋,砥砺前进。苏颂在“感事述怀诗”中写道:

十三从师友,群彦得亲近。

箕裘裘素风,兰芷渐腴润。

其意是说从13岁开始有师友伴读。俊杰之材得以亲近切磋,继承了先辈儒雅的风范,成长得如兰芷般油嫩丰茂。

苏颂的自注说:“先公宰无锡日,即县厅西圃,开学舍,延诸生,郡进士华直温、新安闽从艺辈数人同结课。予十三岁,与叔父宣甫(苏缄)、山甫同砚席,预课试。后两年,先公通判洪叫,又延乡先生万君特讲书。予与诸父及临川蔡元道,元翰昆弟,皆同厅学。”苏颂的两位叔父与华直温、蔡氏兄弟,后来在吏治和文学方面。各有所成,都是英杰之士。

苏绅虽然对苏颂施教严谨,但并不死守封建规法。当苏颂反对他的主张时,他能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改变自己的决定,鼓励苏颂坚持正确的做法。

宋代乾元节,父亲苏绅任知制诰,可以荫一子为官,想让苏颂任官。苏颂不仅自己不肯,还劝弟弟们也励志科举,凭自己的才能考取,而不靠父辈的门荫为官。最初,气得苏绅大骂苏颂:轻视朝命,教唆二弟,不忠不孝。冷静之后,又认为苏颂的决定,是勇于进取的有为之举,给以鼓励。

P15-19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成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0780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