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川行旅(学者镜头影像中国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摄影家梅生《学者镜头——影像中国文化》分为《山川行旅》、《沧海遗珠》、《别样乡愁》、《长河系日》四册。

华夏大地,秀美与壮丽的风景随处可见。在这些风景中漫游,你欣赏到的决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那些置身于天地间的思索才是真正的行旅目的所在。西域高原、塞北草原、宗教胜地、长河峡谷,摄影家梅生行走的镜头让我们游目骋怀,在山川游历中舒张情怀。

内容推荐

这不是一套让人轻松阅读的书。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安逸的游者,从里面读不到任何浪漫与情调;实用主义的驴友也搜不到任何实用资讯。它只是一个摄影师用镜头写下的历史与现实,庄重严肃。

整套丛书共分4册:《沧海遗珠》、《山川行旅》、《长河系日》、《别样乡愁》。从皇城佛迹到密宗灵山,从塞北到江南,从山水之地到古镇小城,镜头扫遍历史的存在。初看没什么看点,细细品味却可从作者的镜头和文字中感受到别样的风情。你会情不自禁地跟他去接近雪域高原或者苍茫大漠,去感受那里的生活与风俗,触发风光带来的思考。作为一名著名的摄影家,丛书中众多精美的摄影作品,可单独欣赏,亦是那一篇篇饱含激情文字的绝妙解说。

作者梅生创立“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以摄影的方式阐述中国的世产,曾于2007年获世界遗产基金会颁发的“世界遗产弘扬奖”。这套丛书即为其多年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为其中之一,摄影家梅生带我们游目骋怀,在山川游历中舒张情怀。

目录

黄河之水天上来

烟云供养,水墨黄山

长白的风,长白的雪

山水之间,武夷一梦

奔走积石峡

高原的湖

二十年前九寨沟

千层碧水走黄龙

太阳与月亮之间的塔公草原

阿尼玛卿雪山的吉祥之声

呼伦贝尔草原的银色回响

多情的蒙古马

灵光瑞霭登五台

瞻大佛,在密宗灵山

欲上西天觅真佛

人神共舞,天上的经幡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试读章节

黄河之水天上来

但凡大江大河,素来让人崇仰,因其地老天荒的久远,因其孕育文明的功绩。人类诞生,依傍着江河成长,江河便成了人类文明的摇篮,江河便衍生了流域文化。综观世界,多瑙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尼罗河、恒河,莫不如此,而中国的长江黄河,更成为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探访黄河成了我向往已久的心愿,断断续续地走过山东,走过河南,这里的黄河丝毫不见其声色,千百年来人们用堤坝拢顺了一条黄水,它只是默默地流淌着,浑厚而舒缓,偶尔发起脾气来也只是吼一两声,冲破一两处堤坝,宣泄一番,复又平静,依旧东流。犹如两岸憨厚的父老乡亲,发最大的脾气也只是摔破一只粗瓷饭碗,过后照旧是默默耕耘。黄河,在我以往的印象中,就是我那可敬而平凡的长辈,虽敬重有加,若让我描述他,却平凡得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称道的地方。这一次我为了拍摄山西民居,沿晋中平原一路南下,待到临汾欲作收尾时,却刹不住脚,穿越崇山峻岭,奔赴吉县,一头扎到晋陕边界的黄河边上。

晋陕大峡谷,是逼迫黄河改东西流向为南北流向的天然通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向来是大河东流,南北之势颇为罕见。黄河自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自涓涓细流始,汇四十余条支流,终成大河,一路浩浩荡荡,入四川,经甘肃,进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受吕梁山阻挡,突然调头向南,奔腾咆哮闯进晋陕大峡谷。“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海吼雷霆。”一条黄色的巨龙,不甘心受狭窄山谷的束缚,左突右冲,狂放不羁,奔至壶口,更掀起惊天巨浪,把一处山峦起伏的河口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一闹,闹得吕梁山横溢逆流,洪水泛滥,人们流离失所,或择高树筑巢而居。先古之帝尧命鲧治理黄河,取堵截之法,筑堤拦洪,终因洪水肆虐,以失败告终。传至禹,因势利导,凿开壶口山下的水道孟门,黄河水立时奔腾而下,从此不再泛滥,禹成了治水英雄。这一疏通的结果,形成了壶口瀑布。黄河水自上游浩荡而来,到吉县的龙王峡附近,三四百米宽的河道遽然收缩,跃入四五十米深的石槽,急流加落差,水的能量急剧释放,浊浪排空,气象万千。《尚书·禹贡》记载:“盖河势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之脚,奔放而下,约五六百尺,旋注如窝,如一壶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说:“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乃黄河之巨呃。此石经禹始凿,河中漱广,夹崖崇深,其水崩浪可寻,浑洪奔怒,讫于下口。”史之所记,言之凿凿。

揣着一肚子古书,按住狂跳的心,跌跌撞撞扑向河滩,立时被那惊天狂涛震得目瞪口呆,我不禁跌坐在河边的岩石上,任浊浪飞溅,我欲喊无声,竞泪如雨下。只见那磅礴万里的滚滚黄河铺天盖地,浩浩乎,荡荡乎,浑浑然直奔壶口,突然一声震天呐喊,千军万马齐齐跃入谷底,霎时间地动山摇,风云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紫气云蒸,崩浪万寻,卷起千堆雪。“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不到壶口,焉能有此豪语?而今我到壶口,却第一次没有了招数。二十年走遍千山万水,我心手相应,面对这壶口瀑布,却不知用什么方法将这天地之大气象装进小小的相机画幅之中。云气蒸腾雷鸣贯耳的一个下午,就这样呆呆地过去了。

月上山巅,我在黄河岸边的崮顶峁塬上缓步而行,千沟万壑,黄土高原上如刀劈斧削一般,月光下的黄河如同高原胸膛上的血脉,我的心亦如同精神荒原上的城堡,与黄河同归太古,在太古的回响中闪烁着理想的光。今天我看到的是黄河吗?“风在吼,马在叫……”我听到的是黄河吗?可是,黄河又是什么?天、地、人、神,古老的传说和现实的意象,隔膜而又融通,它是附着于肉体的精神吗?抑或是升华于精神的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精神已是一片荒原,那么信仰又在哪里呢?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那月光下一条浑厚而坚定的河流,在我的肉体已被壶口瀑布的轰鸣炸得粉身碎骨时,裹挟着我的精神仍然在月光下的黄土高原上流淌,浑厚而坚定!悲剧诞生在这片黄土高原上,悲剧不是激情的消失,悲剧正是信仰的泯灭!天上来的黄河之水,在这晋陕大峡谷的壶口碰撞出激情之生命,然而使生命闪光的信仰依然是那浩荡、浑厚、坚定的滚滚东流,使我想起了黄河下游那默默耕耘的平凡而质朴的先辈们。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为什么我面对着壶口瀑布束手无策,那是悲剧之所在,当信仰已泯灭时,你无法对崇高的悲剧发出最后一声呐喊。我觉醒了,我觉醒到这滚滚红尘当中信仰之所在!我又看到了大禹的身影,我又听到了李白的声音,天上来啊,我的黄河之水!

当我按下相机的快门时,缓慢而坚定,相机里流淌出一片浑黄的浩荡,浩荡中裹挟着我那一颗沉重的新。

P5-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川行旅(学者镜头影像中国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63831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7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4: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