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溯了我们与时间之间愈来愈令人窒息的关系的历史,并就生活在人类亲手缔造的追求加速的文化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困境提出了对策。为什么我们总处于匆忙之中?解决时间病的方法是什么?放慢速度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意识到我们追随无情的速度所付出的代价后,全球的人都在试图补偿他们以往失去的时间,放慢节奏,以便生活得更快乐,更富有成效,更健康。缓慢革命正在发生。
| 图书 | 放慢生活脚步(全球化的减速运动如何挑战速度崇拜者)/心理自助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追溯了我们与时间之间愈来愈令人窒息的关系的历史,并就生活在人类亲手缔造的追求加速的文化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困境提出了对策。为什么我们总处于匆忙之中?解决时间病的方法是什么?放慢速度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意识到我们追随无情的速度所付出的代价后,全球的人都在试图补偿他们以往失去的时间,放慢节奏,以便生活得更快乐,更富有成效,更健康。缓慢革命正在发生。 内容推荐 为什么我们总处于匆忙之中?解决时间病的方法是什么?放慢速度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意识到我们追随无情的速度所付出的代价后,是时候放慢节奏,让我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健康。 本书探讨了人与时间之间令人窒息的关系,逐步深入地告诉人们如何减少对速度的崇拜和依赖,聆听心里的声音。 目录 导语 引言 愤怒的时代 第1章 一切都要快些 第2章 舒缓是美丽的 第3章 食品篇:将进餐速度加快 第4章 城市篇:新与旧的交融 第5章 精神与身体篇:精神的健康基于身体的健康 第6章 医学篇:医生与患者 第7章 性爱篇:爱人温柔的手 第8章 工作篇:工作不甚努力的好处 第9章 休闲篇:休息的重要性 第10章 儿童篇:培养从容不迫、不慌不忙的孩子 结论 找到合适的节奏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生存是人类测算时间的一种动力。古代文明使用日历计算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但从一开始,测算时间就被证明是一把双刃剑。从好的方面说,制定计划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人的效率——无论是农民,还是软件工程师。然而,一旦我们将时间包裹起来,日程表开始转动,时间占据上风,我们就沦为时间的奴隶。时间安排限定了我们的期限,就其本性而言,给我们一个匆忙的理由。这正如意大利谚语所言:人测算时间,时间测算人。 时钟使人们得以安排每一天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对时间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然而,早期的时钟并不像今天那么可靠。日晷仪在夜里或多云天气状况下并不运转,而且由于地球的倾斜,其长度每天都各不相同。要计算一个具体的时刻,理想的办法就是沙漏和水钟,但却根本无法测算白天的时间。为什么历史上有如此多的决斗、战斗及其他事件发生在黎明呢?并非由于我们的祖先对早起情有独钟,而是因为拂晓时分是唯一每个人都能分辨的时刻。在缺少准确的计时器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听命于社会学家所说的所谓自然时间,做事全凭感觉,而不是让手表告诉他何时该做何事。饿了吃,困了睡。然而,从很早开始,报时就同告诉人们该干什么结合在一起。P3 序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我们周围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变化发展都要快。我们竭尽全力使自己更有效率,力求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乃至每一秒钟能做更多的事情。自工业革命将世界变得高速运转以来,对速度的崇拜就将大家逼到了崩溃极限。挣扎在精疲力竭的边缘,身体和心里不断在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失控。《放慢生活脚步》一书追溯了我们与时间之间愈来愈令人窒息的关系的历史,并就生活在人类亲手缔造的追求加速的文化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困境提出了对策。为什么我们总处于匆忙之中?解决时间病的方法是什么?放慢速度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意识到我们追随无情的速度所付出的代价后,全球的人都在试图补偿他们以往失去的时间,放慢节奏,以便生活得更快乐,更富有成效,更健康。缓慢革命正在发生。 别期待找到阻碍技术进步的人推翻技术,进而寻找前工业时代的乌托邦。这是一个由手机的使用者、心智健全的电子邮件热爱者所推动的现代革命。缓慢哲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平衡。人们正在从放慢节奏过程中挖掘出最不敢期待的东西,亦即充沛的精力与迷人的效率。 在这次动人的、愉快而有趣的探索中,获奖新闻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康复的速度迷——卡罗·奥诺德将轶事报道、历史与智力的询问完美结合,详细讲述了我们对效率和快速的永久热忱。本书是对正在步入主流的全球范围的慢速运动的第一个全面的探讨,涉及办公室、工厂、邻里社区、厨房、医院、音乐厅、卧室、健身房及学校等诸多领域。对最终到来的这一运动的诠释,这一猛烈的宣言将促使你对你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思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放慢生活脚步(全球化的减速运动如何挑战速度崇拜者)/心理自助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加)卡萝·奥诺德 |
| 译者 | 李惠明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6993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79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5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913.3-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87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89 |
| 宽 | 126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4-2975号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