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生产者)、微观经济(消费者)、经济公平和转轨代价五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量化分析,就经济效应对若干参数估值的敏感性进行讨论,并对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转轨路径进行具体考察。
| 图书 |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金融学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生产者)、微观经济(消费者)、经济公平和转轨代价五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量化分析,就经济效应对若干参数估值的敏感性进行讨论,并对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转轨路径进行具体考察。 序言 最近,郑伟博士发邮件给我,说是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获得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即将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请我为该书作序,我很高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老保险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不仅学界关注,政府和业界也十分关注;不仅国内专家关注,国外许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也十分关注。近年来国内在养老保险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不少,但从“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的角度研究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论著却不多见。郑伟博士的这部著作选择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视角切入分析,以“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为对象,以“制度变迁”为主线,以“经济效应”为主题,系统考察了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在经济领域的影响,选题新颖、逻辑严密、分析独到,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我看来,这部著作具有许多与以往研究成果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两点尤为突出:第一,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现实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很好地抓住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本质内容,在理论上有重要创新,对现实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二,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的度量,该书提出了一个涉及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生产者)、微观经济(消费者)、经济公平和转轨代价等五组指标的多维经济效应评价体系,为评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范本。 还想告诉读者的是,郑伟博士即将出版的这部著作曾通过多位同行专家匿名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论文在学术上达到了国内前沿水平,是一部优秀的学术研究著作。我很愿意向读者推荐这本书,让大家一起分享“思想的快乐”。也衷心希望郑伟博士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继续前进,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是为序。 孙祁祥 2004年7月28日于美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金融学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8821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0 |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42.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54 |
| 高 | 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