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1)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镇西老师是“全国十杰教师”“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得者。本书以日记的形式,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教学生活,记录了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朴实的文笔,隽永的语言,闪烁着睿智光芒的警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的爱……

内容推荐

以“全国十杰教师”“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李镇西老师班主任教学生活为线索,记录其日常班主任生活及班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全书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记录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理论著作,该书内容有冲突、有矛盾、有情节、有反思;其语言朴实、隽永,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本书为高一年级上半学期日记。  适合初、高中学生,教师,广大学生家长、师范类大学生阅读。

目录

与青春同行(自序)(1)

第一天的见面礼(1)

感谢学生(12)

铁皮鼓(18)

为女儿骄傲(27)

《泌园春·长沙》(33)

谈心(46)

阳光灿烂的日子(51)

王晓丹老师(65)

暮色中的雕塑(69)

温馨的回忆(73)

民主训练(1)——班规制定(81)

集体的自我教育(97)

军训前后(103)

近距离看李镇西(125)

民主训练(2)——班委选举(135)

诚信的证明与战胜自我(145)

宁玮的故事(162)

爱,你准备好了吗(170)

我们和“他们”不一样(190)

倾听年轻的心音(205)

主题班会:叩问爱情(212)

停电的温馨·细节的平等(227)

听苏霍姆林斯基谈爱情(236)

“你觉得你有没有上进心?”(255)

评议班委和班主任(269)

“记住,一定要大度!”(280)

再见苏霍姆林斯卡娅(290)

运动会(310)

作弊事件(326)

学生吸烟(355)

打架事件(363)

回信“新教育”(385)

编后记(395)

试读章节

“欢迎欢迎!”我和学生寒暄起来。每来一个学生,我都笑眯眯地和他攀谈,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攀谈。我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就是冲着你才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我很感动,但也很认真地说:“孩子的成长主要还是靠他自己!放心吧,我会尽量不让你们失望的。”

一个高大的小伙子走了进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大方而开朗地回答:“路遥!”我笑了:“呵呵,您可是我敬重的作家呀!您写的《平凡的世界》我给我每一届学生都推荐,您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我给每届学生都朗读过。哎呀呀,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说“同名同名”。

路遥办完手续又回到教室,为新来的同学服务:带新同学去看寝室,给报名的同学和家长送上一杯水……结果有家长竟然把他当作老师了!

成都经济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来了。今年成都市首次让公众投票评选“成都市教坛十大明星”,我有幸忝列其中。电视台的记者准备拍摄我第一天和学生见面的情景。我旁若无人地继续和我的学生交谈着,不把电视台的人“放在眼里”,记者们对着我和我的学生,记录着一个个普通的镜头。

有一段时间,学生来得少了,我心里老惦记着我给《爱心与教育》的签名题词还没有完,怕耽误下午发送礼物,便叮嘱王老师和赵老师帮我接待一下学生。我赶紧回到办公室继续把剩下的书签完,我一溜小跑,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也跟在我后面小跑。

在办公室里,我争分夺秒地在一本本《爱心与教育》上签名题词。突然,手机响了,是成都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打来的,催问我起草的《人民教师誓词》完成没有,叫我赶快传真给教育局。我说今天上午就完成。P2

序言

春同行(自序)

序言的题目源于我多年前写过的一段话——

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现在,我每天都在记录“花开的声音”,所谓“花开的声音”,并不仅仅是学生青春绽放的乐章,也包括我生命流淌的旋律。

博士毕业后在成都市教科所工作了一年多,我于2004年3月24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重新回到了校园——来到了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任教。一到学校我便提出要求:“我希望下学期,能够担任班主任!”

半年后,我如愿接手了一个高一新班。日子一下回到了从前,我和学生一起早读,然后是备课、上课、找学生谈心、接待家长、批改学生作文、看学生随笔……每天的生活平凡、琐碎、忙碌而又充实。因为我每天都在实践着,思考着,感动着,幸福着。

同时也写作着。我是带着“新教育”之梦重返讲台的,新教育实验致力于造就反思型的教师,写作便是反思的形式之一。在这里,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应该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反思)是它的灵魂。任何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反思者。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不停地写教育日记或随笔,是教育反思很重要也很有效的途径。

于是,从8月30日新生入学第一天起,我开始恢复了写班主任日记。我的确是“日记”——除了星期日,我每天晚上都把当天的教育过程忠实地写下来,少则三五千字,多则上万字。一学期下来竟然已经六十多万字!这六十万字所展示的,是我每天原生态的教育现场和我真实的教育感受。我把这部日记命名为《心灵写诗》——按我的理解,理想的教育就是教育者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心灵的诗篇。我一边写,一边在教育在线网站贴出来,于是,每天都有数万网友读我的“心灵写诗”。许多网友对我说,读我的日记成了他们每天晚上的精神享受,他们和我一起关注我的学生的成长;甚至有网友对我说,如果哪天没有读到我的班主任日记,他们连睡觉都不踏实。因此不止一次,深夜十一点十二点或更晚,我还在电脑前写我的日记,突然电话响了,是远方的网友打来的:“李老师,您今天的日记怎么还没有上传到网上呢?”每当这时,我总是感动而抱歉地说:“快了,马上就写完了。”

曾有网友问我:“天天写这么长的日记,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真佩服你的毅力!”是的,在旁人看来,我似乎是很有“毅力”的:坚持读我日记的网友们可以作证,每一篇日记我几乎都是当天完成——当然,也不止一次是在午夜才写完,上传到网上已经是次日凌晨。但我不觉得这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再忙也要洗脸刷牙一样——难道每天坚持洗脸刷牙还需要毅力吗?写这样的日记,并不像有的老师想象的那么“累”那么“苦”那么“坚忍不拔”,因为用文字记录自己每一天和学生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注意:这里,我没有说“有意义”而是说“有意思”——有意义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首先是“有意思”!你想想,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边回忆着当天发生的事,一边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来,清脆的键盘声宛如生命时钟的秒针在“嘀嗒嘀嗒”地舞蹈,同时我也就细切地感受着生命原来是这样有韵有味有声有色地流过!我记录的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因此写的同时我的确是在真切地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我和学生那“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水连同无数朵晶莹的生活浪花,便因为我的日记而永远地凝固了下来。若干年后,我们共同翻开这些文字,便会回到那一个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学生会因此而青春永驻,我会因此而生命不老。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

不少老师难以理解我写日记的时间是从哪儿来的,因为我除了当班主任,还要教语文,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活动;其实我写日记的时间无非就是见缝插针挤出来的。我电脑写作非常熟练,只要有写的,一小时写两千多三千字很是轻松。我的好多日记都是断断续续写完的,课间十分钟我都可以在电脑上敲几百字,有几篇日记我甚至是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写成的。

为了忠实于生活,我每一则日记都写得很详细,包括一些班会的长篇发言。对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网友和同事铁皮鼓——“铁皮鼓”是他的网名,他的真名叫“魏智渊”。他原来在陕西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带着妻子女儿来到了我所在的学校。他坚持听我的每一堂语文课和班会课,并用电脑同步记录我所有的课堂教学以及和学生集体的谈话,这为我真实记录每一个教育现场提供了最逼真的原始素材。另外日记中引用的学生随笔,不少也是铁皮鼓帮我电脑输入的。在此我要真诚感谢铁皮鼓老师!也有一些续从容而磅礴地拍打着事业的天空,还有无数我预测不到的精彩或平淡的故事、欢乐或悲伤的细节、情理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奇迹……在前方的驿站等待着我,因此我的日记也会一篇一篇地写下去,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精彩瞬间。

唯一能够预测的是,我将永远与青春同行1

2005年2月4日

2005年4月24日晨第7次修改

后记

见到李镇西《心灵写诗——我的班主任日记》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2004年成都首次公众评选“十大教坛明星”,李镇西名列其中,媒体随即作了广泛的报道。这才知道他正在写班主任日记,正在记录“花开的声音”,正在“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心灵的诗篇”,才知道这用心灵写成的诗篇已有洋洋洒洒60余万字了。

对李镇西的过去我们了解不多,但从他日记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尚的人格追求,可以看到他推崇的爱心与民主教育理念,可以看到他对一种新教育理念的诠释,可以感受到他“把怎样的公民献给未来的中国”的深沉的思考……

这样的文字应该汇集成册,特别是作为一个以追求科学与民主为己任的科学出版社的文化传播人,更应当把这样的文字汇集出版,以让更多的人受到心灵触动,让更多的人来思考将怎样的公民献给未来的中国,不管是学生、家长或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

于是与李镇西有了接触。感谢李镇西对科学出版社的信任,也许是李镇西老师感动我们的真诚以及与他同样的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忧虑与思考吧,他将这用心灵写成的诗篇郑重地交到了我们手上。

读者手上的这本日记,我们没作太多的修改。李老师朴实的文笔,隽永的语言,闪烁着睿智光芒的警句,已使我们受益匪浅。

只是为了便于读者们阅读,我们试着加了些小题目,并请李老师作了修改。

为了完整记录李老师班上的38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们将每学期推出一本日记,直到他们完成高中的学业。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来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吧!

编 者

2005-06-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镇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57690
开本 32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5.1
丛书名
印张 12.812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