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第2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1937—1949年十位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具体涉及《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呼兰河传》《白杨礼赞》《屈原》《十四行二十七首》《财主底儿女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些作品,有的揭露国民党基层政权的丑恶本质,有的表现知识分子在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人生困境,有的表现政治斗争的激烈悲壮,也有的揭示人类灵魂的奥秘与深邃。它们当中,既有抗战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与政治生活的真实历史面貌。

内容推荐

本卷介绍了1937—1949年十位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这些作品,有的揭露国民党基层政权的丑恶本质,有的表现知识分子在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人生困境,有的表现政治斗争的激烈悲壮,也有的揭示人类灵魂的奥秘与深邃。它们当中,既有抗战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与政治生活的真实历史面貌。

目录

张天翼《华威先生》导读

 华威先生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导读

 在其香居茶馆里

萧红《呼兰河传》导读

 呼兰河传(节选)

茅盾《白杨礼赞》导读

 白杨礼赞

郭沫若《屈原》导读

 屈原(节选)

冯至《十四行二十七首》导读

 十四行二十七首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导读

 小二黑结婚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导读

 财主底儿女们(节选)

钱钟书《围城》导读

 《围城》(节选)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导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试读章节

转弯抹角算起来一一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叫他“华威先生”。他觉得这种称呼不大好。

“天翼兄你真是!”他说。“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呢。你应当叫我‘威弟’。再不然叫我‘阿威’。”

把这件事交涉过了之后,他立刻戴上了帽子:

“我们改日再谈好不好,天翼兄。我总想畅畅快快跟你谈一次——唉,可总是没有时间。今天刘主任起草了一个县长公余工作方案,硬要叫我参加意见,叫我替他修改。三点钟又还有一个集会。”

这里他摇摇头,没奈何地苦笑了一下。他声明他并不怕吃苦:在抗战时期大家都应当苦一点。不过——时间总要够支配呀。

“王委员又打了三个电报来,硬要请我到汉口去一趟,我怎么跑得开呢,我的天!”

于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车。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

这个城市里的黄包车谁都不作兴跑,一脚一脚挺踏实地踱着,好象饭后千步似的。可是包车例外:Ding ding,Ding ding,Dingding!——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黄包车立刻就得往左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地就让到路边。行人赶紧就避到两旁的店铺里去。

包车踏铃不断地响着。钢丝在闪着亮。还来不及看清楚——它就跑得老远老远的了,象闪电一样地快。

而——据这里有几位抗战工作者的上层分子的统计,跑得顶快的是那位华威先生的包车。

他的时间很要紧。他说过——

“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救亡工作实在太多了。”

接着掏出表来看一看,他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了起来。眉毛皱着,嘴唇使劲撮着,好象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敛到脸上似的。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去开会。

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Ding!

同志们彼此看着:唔,华威先生到会了。有几位透了一口气。有几位可就拉长了脸瞧着会场门口。有一位甚至于要准备决斗似的——抓着拳头瞪着眼。

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一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象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消解掉了。他在门口稍为停了一会儿,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任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他并且还点点头。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

会场里很静。会议就要开始。有谁在那里翻着什么纸张,悉悉唆唆的。

华威先生很客气地坐到一个冷角落里,离主席位子顶远的一角。他不大肯当主席。

“我不能当主席,”他拿着一枝雪茄烟打手势。“工人救亡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常会。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议也是今天。伤兵工作团也要去的,等一下。你们知道我的时间不够支配:只容许我在这里讨论十分钟。我不能当主席。我想推举刘同志主席。”

说了就在嘴角上闪起一丝微笑,轻轻地拍几下手板。

主席报告的时候,华威先生不断地在那里括洋火点他的烟。把表放在面前,时不时象计算什么似地看看它。  “我提议!”他大声说。“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希望主席尽可能报告得简单一点。我希望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

他括了两分钟洋火之后,猛的站了起来。对那正在哇啦哇啦的主席摆摆手。

“好了,好了。虽然主席没有报告完,我已经明白了。我现在还要赴别的会,让我先发表一点意见。”

停了一停,抽两口雪茄,扫了大家一眼。

“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第一点,就是——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而是相反,要加紧工作。这一点不必多说,你们都是很努力的青年,你们都能热心工作。我很感谢你们。但是还有一点——你们要时时刻刻不能忘记,那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他又抽了两口烟,嘴里吐出来的可只有热气。这就又括了一根洋火。

“这第二点呢就是:青年工作人员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你们只有在这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大家团结起来,统一起来。也只有在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救亡工作才能够展开。青年是努力的,是热心的,但是因为理解不够,工作经验不够,常常容易犯错误。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

瞧瞧所有的脸色,他脸上的肌肉耸动了一下——表示一种微笑。他往下说:

“你们都是青年同志,所以我说得很坦白,很不客气。大家都要做救亡工作,没有什么客气可讲。我想你们诸位青年同志一定会接受我的意见。我很感激你们。好了,抱歉得很,我要先走一步。”

把帽子一戴,把皮包一挟,瞧着天花板点点头,挺着肚子走了出去。

到门口可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他把当主席的同志撩开,小声儿谈了几句:

“你们工作——有什么困难没有?”他问。

“我刚才的报告提到了这一点,我们……”

华威先生伸出个食指顶着主席的胸脯:

“唔,唔,晤。我知道我知道。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谈这件事。以后——你们凡是想到的工作计划,你们可以到我家里去找我商量。”

坐在主席旁边那个长头发青年注意地看着他们,现在可忍不住插嘴了:

“星期三我们到华先生家里去过三次,华先生不在家……”

那位华先生冷冷地瞅他一眼,带着鼻音哼了一句——“唔,我有别的事,”又对主席低声说下去:

“要是我不在家,你们跟密司黄接头也可以。密司黄知道我的意见,她可以告诉你们。”

密司黄就是他的太太。他对第三者说起她来,总是这么称呼她的。

他交代过了这才真的走开。这就到了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场。他发现别人已经在那里开会,正有一个人在那里发表意见。他坐了下来,点着了雪茄,不高兴地拍了三下手板。

“主席!”他叫。“我因为今天另外还有一个集会,我不能等到终席。我现在有点意见,想要先提出来。”

于是他发表了两点意见:第一,他告诉大家——在座的人都是当地的文化人,文化人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应当加紧地做去。第二,文化人应当认清一个领导中心,文化人在当地的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统一起来。

五点三刻他到了工人救亡协会指导部的会议室。

这回他脸上堆上了笑容,并且对每一个人点头。

“对不住得很,对不住得很:迟到了三刻钟。”

主席对他微笑一下,他还笑着伸了伸舌头,好象闯了祸怕挨骂似的。他四面瞧瞧形势,就拣在一个小胡子的旁边坐下来。  P4-7

序言

我一直认为我们大学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大学教育的这种目的决定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人的精神、品格仅仅依靠知识性的专业教育是无法全部完成的,特别是在目前教育体制还不完备、人文教育还有诸多缺陷的情形下,培养“全面”的人更应该引起大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面对专业化、技术化的大学教育倾向,如何在高校里面实行人文教育呢?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发挥大学教师的作用。大学里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应该是学生思想人格的影响者。一个好的大学教师应该给知识以生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譬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这一代科学家中有许多人为什么要抛弃优裕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到自己的国家?原因难道仅仅是他们是有知识的科学家?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报效祖国的精神。这种爱国精神激励我们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建设服务,所以大学里的人格与操守教育就变得特别重要。这种教育只能通过我们的教师来完成,教师应该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其次,大学里的人文教育应该重视文学教育。通过文学教育引导学生接近人文理想。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激情、美好的人性光辉。我相信,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使学生通过美的形象、情感的感受,获得心灵的丰富,懂得人世间美好事物的价值,使自己的精神、道德趋于完善和美好,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正是源于这种考虑,我要求中文系的教授编摸了这一套《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希望大家通过这种学习,去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和他们不屈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现实战斗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现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在当代生活中发扬光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第2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589444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4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