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学术史丛书之一,全书分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和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两大部分,内容涉及谈兵、游走与播迁、师道与师门、君主、文质、井田、封建等,适合古代古代制度研究者参考学习。
| 图书 |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学术史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学术史丛书之一,全书分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和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两大部分,内容涉及谈兵、游走与播迁、师道与师门、君主、文质、井田、封建等,适合古代古代制度研究者参考学习。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陈平原/1 上编 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 第一章 经世任事/3 任道与任事/3 有用之学,有用道学/14 政、学之“一”,仕、学之“一”/25 专门知识、技术之为用/34 经世之丈/40 “政治中的人性”/46 附说理财/63 第二章 谈兵/79 危机时刻的书生谈兵/81 明亡后的追论/92 谈兵制(之一):“寓兵于农”/97 谈兵制(之二):督、抚之设/104 明末政局中的文武/113 火器与明末军事/117 结 语/122 附关于唐顺之晚岁之出/142 第三章 游走与播迁/162 游民与游士/162 特殊时世的山水、边塞之游/166 宦游、游幕、游学、传道之游/177 流寓与播迁/180 第四章 师道与师门/191 “师”之一名/191 关于师道/199 所谓师门/208 讲学之于师道/214 私学风味/223 余论所谓“士风”/237 作为方法论的士风论/238 士风演变论:关于有明一代文化变迁的描述/242 士风比较:清代文化批评借以展开的形式/248 在整体论的视野之外/252 下编 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续) 第五章 君主/259 原君/259 君一臣/270 余论/285 第六章 井田、封建/300 井田/302 封建/322 三代/331 第七章 文质/351 说“文”/352 文/质:世运与文运/357 儒者文论中的“文"/361 理学语境中的文人文论/369 附录一 易堂三题/385 关于易堂/385 用世与谋身/387 策士姿态/399 豪杰向慕/423 附录二 廉吏循吏良吏俗吏 ——明清之际士人的吏治论/454 清官廉吏/454 循吏良吏/469 俗吏吏治/475 征引书目/495 后 记/50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学术史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1081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70 |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9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9 |
| 宽 | 154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