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配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教材的教师用辅导资料。本书严格按照人教版图书的编排体例,采用单元、课、框的编排顺序。在每一框中,分为教学目标、案例倒入、问题探究、思维点拨、知识建构、资源开发、三维训练等栏目,旨在帮助教师理清教材思路,提供丰富资料,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能力。
图书 | 课堂教学全程设计与评价(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配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教材的教师用辅导资料。本书严格按照人教版图书的编排体例,采用单元、课、框的编排顺序。在每一框中,分为教学目标、案例倒入、问题探究、思维点拨、知识建构、资源开发、三维训练等栏目,旨在帮助教师理清教材思路,提供丰富资料,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能力。 目录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2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1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21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1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42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2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56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65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78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78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86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95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95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105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门20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20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门32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142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54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门54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68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78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78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87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97 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97 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10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21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221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33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43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55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255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269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281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281 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92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304 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3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课堂教学全程设计与评价(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松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095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