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录语文卷,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训计划、实施与总结;第二部分是主要专业理论课讲授提纲;第三部分是学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论文与笔谈。
| 图书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维度(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录中学语文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录语文卷,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训计划、实施与总结;第二部分是主要专业理论课讲授提纲;第三部分是学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论文与笔谈。 内容推荐 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之一,始终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名师群体、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的目标,以“实、新、细”作为实施原则,设计了全新的培训课程、科研指导方案和教学管理办法,延聘专家、名师,汇集跨学科资源,调动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参与,高质量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取得了诸多成果。从骨干教师素质测评到教学反思与诊断,从革新观念到补充新知,从师德现身说法到课堂案例分析,从考察观摩到科研立项,从教学软件开发到专业网站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式的培训,拓展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新维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空间。 目录 第一部分 培训计划、实施与总结 集中培训阶段工作总结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2) 关于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回顾与思考 中文系(12) 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中文系(26) 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验班实施方案 中文系(35) 第二部分 主要专业理论课讲授提纲 现代教育心理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李 颖(50)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白桂香(57) 中国语文教育史 饶杰腾(64) 面向21世纪的高中语文教材改革 顾之川(69) 新时期的古典文学研究 刘扬忠(74) 语文教改与素质教育 顾德希(78) 从近20年的语文教改实验看语文课程的改革(之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调整 苏立康(84) 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 张亚新(90)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陈永祥(96) 和中学语文教师谈鲁迅及鲁迅作品的教学钱理群(101)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钱理群(103) 换一个“读法”——试以西方的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解读中国文学 王家新(111) 金庸小说及通俗文学的鉴赏与批评 陈 墨(116)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词汇教学 王 宁(121) 现代汉语研究与中学语文教学 陆俭明(129) 汉语规范化和语文教学 苏培成(137) 国外语文教育概况 吴其馥(144) 第三部分 学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论文与笔谈 学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作文成功因素调查与教学对策 赵春凤(149) 典型语段的阅读表达研究及教学实践 牟新才(156) 学员结业论文摘要 试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 王 琼(163)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曹红霞(164) 教师课堂提问的明确性、导向性研究 苏广爱(165) 浅淡课堂提问的艺术 孙友梅(166) 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答问的艺术技巧 张 日(167) 从老一代语文特级教师的成长及其成就,探索新一代语文教育专家的发展契机 聂彩玲(168) 关于初高中语文学习及教学方法衔接的调研报告 秦英凯(169) “导读法初探 宿婉芳(170)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张明星(171) 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 刘彦朝(172) 高中文言文阅读复习探讨 田 烈(172) 高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周德金(173) 关于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分析 张淑亮(174) 荥阳市区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兰 岚(175) 引导积累返朴归真 赵立新(176) 中学生作文成功因素的研究及教师教学策略 陈 凤(177) 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成功的教师因素研究 刘金禄(178) 初中生作文成功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 赵春凤(179) 初中生作文成功因素的调查与对策 王凤巧(180) 初中生作文成功因素的调查研究 王春玲(181) 初中生作文成功因素调查分析的意义 陈新杰(182) 由快速作文教学得到的启示 崔维梅(183) 有物·有序·有话——浅谈作文教学规律 胡明池(184) 阅读教学中初中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梅桂花(185) 关于典型语段的阅读表达研究及教学实践 牟新才(186) 揣摩词语·发展思维·培养语感 孟建中(187) 高一年级学生修辞水平测定与分析 李朝辉(188) 目前高中生常见语病的初步考察 阎久贵(189) 高中学生累赘、重复言语现象的研究 徐领弟(190) 中学生书面言语中的哕唆、重复和表意不清现象的初步分析 魏代友(191) 中学生说话习惯与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 杨 华(192) 调动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丁莲花(193) 中学生养成语文课前预习良好习惯的实验报告 李通海(194) 学员结业论文选 农村初中生朗读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赵欣家(195) 高中学生语言不连贯现象初探 王妹文(208) 影响中学生作文的环境因素、非智力因素浅析 张增家(221) 积累·熏陶·感悟——中学生作文获得成功 的必由之路 宋宏雄(236) 运用全息理论观照文章的结构生成 张则桥(247) 关于语文教育观笔谈 我的语文教育观 田 烈(255) 反思教学实践 更新教育观念 王 琼(258) 新世纪呼唤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陈 凤(262) “大语文”之我见 李朝晖(267) 走“大语文教育”之路 王凤巧(270) 读学生·读教材·读自己 孟建中(274) 兴趣·态度·习惯-能力——对语文教育的几点认识 秦英凯(279) 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王春玲(284) 把课堂还给学生 曹红霞(288)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阎久贵(292) 努力教学生学会求知 陈新杰(297) 从娃娃抓起 赵立新(300) 以人为本,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周德金(303) 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笔谈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掌握方法 养成习惯 张明星(307) 重视文学作品的教育 张 日(309) 对语文训练的思考 牟新才(310) “中国语文教育史”读书笔记 鉴古知今发展创新——学习《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的现代意义 张则桥(313) 沉重的思索——“注入式”教法缘何这般受宠 宋宏雄(316) “拿来主义”是对待国外语文教育经验的正确态度 徐领弟(322)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小议郑伯与母及段之关系——读《郑伯克段于鄢》 陈 凤(325) 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田 烈(326) 谈《陋室铭》的构思之巧妙 刘金禄(327) 读韩愈《杂说四》 梅桂花(328)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读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王 琼(329) 《醉翁亭记》中的“也”字 王姝文(330) 《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比阅读 宿婉芳(331)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五种用法 杨 华(332) ’ 学员自我发展规划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崔维梅(333) 我的三年发展规划 王凤巧(336) 师德报告会讲演稿 爱心化春雨 热血铸师魂 张增家(339) 以平常心为神圣事 苏广爱(343) 附录一 北京教育学院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主讲教师名录 (347) 附录二 北京教育学院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名录 (348) 后记 (350)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维度(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录中学语文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北京教育学院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11195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0 |
| 出版时间 | 2002-10-01 |
| 首版时间 | 2002-10-01 |
| 印刷时间 | 2003-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65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6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1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