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钱永不眠(疯狂的华尔街股市抢钱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不了解华尔街的股市,就不了解华尔街,更狂谈了解世界金融。一条不足五百米的不起眼街道,如何“股动”世界金融上百年?

阅读钟铁夫、黄文泉编著的《金钱永不眠:疯狂的华尔街股市抢钱史》,华尔街再无秘密!

深入探索世界金融秘密,全景再现华尔街股市三百年激荡历史,梳理现代金融来龙去脉,探寻资本市场兴衰,发现经济起伏的规律,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实践者提供镜鉴,为大众提供资本市场的启示。

直面世界金融心脏——疯狂的华尔街。

内容推荐

华尔街,一条不足五百米却拥有三百年悠久历史的狭窄街道,是世界当之无愧的金融心脏。这里云集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这其中,最核心也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华尔街的股市。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华尔街的股市打一个喷嚏,世界金融都要跟着感冒。所以,不了解华尔街的股市,就不了解华尔街,更枉谈了解世界金融。

《金钱永不眠:疯狂的华尔街股市抢钱史》的两位作者钟铁夫、黄文泉,熟悉华尔街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段历史,他们以宏大系统的历史笔触和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全景再现了华尔街股市长达三百年的激荡历史,这里面既充满让人热血沸腾的传奇,又不乏精辟犀利的观点;既有煊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又有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有华尔街内部的尔虞我诈,也有来自外部的阴谋争斗。有笑,有泪,有经验,也有教训……再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这样酣畅漓淋地解构这片金钱汹涌的传奇之地,阅读《金钱永不眠:疯狂的华尔街股市抢钱史》之后,华尔街再无秘密。

目录

第一章 迷惑人心的世纪话题1

第二章 战火中诞生一条街11

 华尔街的由来,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12

 星条旗下,一个改写华尔街历史的人走过来/14

第三章 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前后17

 走红的银行股和小打小闹的街头交易/18

 梧桐树协定,自发的游戏规则的诞生/19

 是先驱也是囚徒,杜尔的发迹和落马/20

 是强盗也是英雄,巴尔偷梁换柱成大业/23

 千呼万唤,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26

第四章 第一个大牛市的兴起与衰落27

 凿通东西,克林顿市长的运河之梦/28

 运河浪涌,大牛市弄潮的投机商李特/31

 铲除债务,杰克逊总统的终身噩梦/33

 土地投机,第一场金融风暴的骤临/35

第五章 科技革命改变了历史的进程39

 铁路与电报,撬起牛市的两大杠杆/40

 红运当头,赶牛赶进股市的大老粗/43

 天佑美国,淘金热淘出个大金娃/46

 是祸难逃,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48

第六章 南北战争硝烟中的证券市场51

 因祸得福,战争激活了经济也振兴了股市/52

 时来运转,经纪人和券商们的黄金时代/55

 从渡工到船王,大海中的一个绚丽童话/57

 别大洋入股市,老水手首战大捷华尔街/60

 只因贪得无厌,议员尽成瓮中之鳖/63

第七章 腐败阴影下的华尔街67

 爱丽铁路股,玩弄于投机家掌中的一棵摇钱树/68

 促成价格卡特尔协定,船王意欲一统铁路天下/70

 竞相行贿腐败,两个股市大鳄的殊死搏斗/73

 风暴再从爱丽起,证交所痛定思痛亡羊补牢/78

第八章 黄金投机风暴81

 苍蝇寻蛋缝,高尔德瞄准了黄金市场/82

 精心策划,黑手伸向格兰特总统/84

 案例两则,问题多多的美国金融体制/88

第九章 华尔街大亨们的个人命运91

 价格殊死之战,老船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92

 骇世惊俗大新闻,女性叩门华尔街/93

 人生莫测,爱丽老板的不幸结局/94

 不吉利的13号,纽约股市的第一次崩盘停业/97

第十章 世纪末的躁动与摩根财团的崛起99

 凤凰涅槊,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化社会的契机和条件/100

 翻开华尔街新篇章的经济巨擘———J.P.摩根/102

 光怪陆离的人,光怪陆离的事/107

第十一章 黎明前的阵痛和新世纪的基础117

 乍暖还寒,货币政策拖了华尔街的后腿/118

 事与愿违,令政府丢脸的黄金本位制/119

 大智大勇,摩根智解白宫金融之围/121

 华尔街股市划时代变化二三事/123

 曙光初露时的暗流/125

第十二章 新世纪之初的大喜与大悲127

 曙光初现中的新旧经济观念之争/128

 创造了美国历史的银行家们/130

 政府的干预和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132

 暴发户亨茨和一场灾难性股市的起因/134

 1907年秋末,摩根力挽狂澜于即倒之时/137

 镇山之宝,联邦储备银行的建立/140

第十三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崛起的美利坚143

 山雨欲来风满楼/144

 开门、复牌交易,历史的机遇已悄然走近/145

 天时地利,不尽财源滚滚来/147

 战火中银行家的战场和作为/148

 惊心动魄,神秘的华尔街爆炸案/150

第十四章 太阳下的阴影153

 黑箱作业,圈内人洗劫圈外人/154

 利益所驱,多空圈内大搏斗/155

 命运的赌注,汽车大王的兴衰沉浮/159

 繁荣与泡沫,歌舞升平的20世纪20年代/162

第十五章 股市雪崩与大萧条167

 狼来了,夏天过去后的惊惶和祈望/168

 经济大萧条,华尔街最阴郁的岁月/170

 歪打正着,老投机家成为治理股市新英雄/173

 监守自盗,令人震惊的华尔街丑闻/175

第十六章“二战”中的清淡和随之而起的大牛市179

 经济伴随大战腾飞,为何股市却昏昏欲睡/180

 敢与总统叫板,梅里尔打造经纪人帝国/181

 给股市拿脉,格雷厄姆首创证券分析师行业/184

 基金先后入场,华尔街喜气洋洋迎新牛/187

 牛市中的杂音,证券界终于懂得了唇亡齿寒的道理/189

第十七章 尴尬的年月和飘摇的股市193

 股市新宠,互惠基金的壮大和发展/194

 越战不是“二战”,山姆大叔内外交困的岁月/196

 白银之战,一场垄断一场梦/199

第十八章 狂牛奔腾的十年201

 悦耳的序曲,新经济来临时代的特征/202

 雪崩后的启示,为什么没有跌进漫漫长夜/203

 一个人与一个金融时代:格林斯潘的故事/205

 冲天牛气,一个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的诞生/211

 世纪末一个真实童话:辉煌的纳斯达克/215

第十九章 科技网络股的最后疯狂219

 泡沫幻灭,狼伴随新千年一同闯入华尔街/221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调低利率/224

第二十章 雪上加霜的历史,陛灾难227

“9·11”,改变世界的一瞬间/228

 惊心动魄,股市重新开张第一/230

 给个说法,谁把华尔街拖入了漫长的冬季/232

 欲说还休,投资者的希望和噩梦/234

 愤怒的2002,不亚于第二个“9·11”的诚信危机/236

第二十一章 不是尾声的尾声239

 纷繁杂乱时分,要紧的是保留一份清醒/240

 反恐与战争,是股市的动力还是末/242

 华尔街,让我再爱你一次/245

试读章节

凿通东西,克林顿市长的运河之梦

19世纪以前,美国的交通并不像今天这般完善,既没有密布各个角落的公路网,也没有四通八达的航线,面临着今天许多欠发达国家所头痛的交通瓶颈问题。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着新兴的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独立以前,美国的交通主要靠水上运输。东部的河流都比较狭窄,因此大船只能近距离地或某些地段水域内航行。独立以后,交通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峻。因为独立之后,从前英国殖民当局严禁向西部移民的禁令被取缔了,美国人开始越过纵贯南北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进拓荒。但西部开发所结出的累累硕果要运向东部的市场,却异常艰难,且成本昂贵。要巩固新生的合众国,急需西部作为经济上的坚实依托。因此,当时的开国元勋们都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广袤土地与东部海岸的紧密相连,视为事关合众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当时美国向西连接的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北方通过五大湖、圣劳伦斯河到蒙特利尔,然后从海上抵达美国东部;另一条则从南方通过密西西比河到新奥尔良,然后绕道海上到达东部。这两条航线都必须通过外国领土,因此既麻烦多多,也不十分可靠,更不用说运输成本有多么昂贵。杰弗逊总统后来从西班牙人手里买下了路易斯安那,解决了南部那条交通线的安全问题,但并未因此而带来交通上的便利。最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的是一个叫德·维特·克林顿(De witt Clinton)的纽约人。克林顿这个氏族在美国历史上可谓不同凡响、标炳史册。20世纪末,来自小石城的克林顿入主白宫,蝉连两届总统,其任期处于美国股市最长的牛市之间,而其面对绯闻弹劾风采依旧的意志更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但这里我们要说的是200年前的克林顿。这位克林顿于1769年出生于一个政治家族,其叔父曾任纽约州州长,后来官至美国副总统。克林顿长得高大魁梧,且智能过人,17岁时即从著名的哥伦比亚学院毕业。由于学业卓著,在毕业典礼庆典会上,克林顿很荣幸地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表演讲。离开学校不久,他就跻身政治圈内,鲤鱼跳龙门式地从州参议员直至国家参议员。不久,他宣布辞去参议员,竞选纽约市市长,并一举成功。那时的纽约市长任期仅仅一年,但可以连选连任。而这位克林顿先生竟然连续当了12年市长,由此亦可见其深得人心。

从纽约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如果在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人工挖掘一条大运河直通纽约的话,运送货物的船只就无须绕向遥远的北方,通过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从海路到达纽约。如此将缩短一半的距离,运输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可惜的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从南向北凸起,使得先人们根本就想不到开凿运河的这个点子上去。克林顿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张地形图上,不言不语,忘记了吃饭与睡觉。终于,他发现了阿巴拉契亚山脉在接近奥尔巴尼(Albany)的地方有一道缺口。如果从伊利湖开凿一条运河直通奥尔巴尼,与穿过纽约市区的哈得孙河相联,那货物就可以从伊利湖直抵纽约的心脏了。而从伊利湖到奥尔巴尼这一段地势平坦,建一条运河应该可行,从技术上成本上都可操作。老克林顿点上烟斗欣慰地笑了。

尽管如此,真要建起这条运河,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事。美国南北战争以前,这条运河——也叫伊利运河——就是全美最大的工程了。联邦政府当时还在为国际国内的诸事困扰,无暇旁鹜,因此拒绝给予克林顿这项空前壮丽的事业任何财政支持。于是,纽约州就不得独自支撑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了。  其实,当时即使在纽约州内部,也是说法不一,争论四起。纽约州北部的人是最明显的直接受惠者,当然热心于这个工程;而南部的人则对这条运河可能带给他们的繁荣却难以看见,因此便起劲反对。克林顿是个认准了路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的人。他顶住一切压力,通过了修建伊利河的法案。1817年,就在他当选为州长的同年,这项保证了纽约蓬勃发展,并促使华尔街迅速崛起的伟业拉开了序幕。

伊利运河计划开凿580公里长,12米宽,1.3米深。州政府决定从外面借贷700万美元来保证这个工程的正常进行。而当其时,整个联邦政府总共才有2200万美元的预算支出。

伊利运河从1817年开工,到1825年竣工,其间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克林顿百折不挠,排除了政治反对派的阻挠以及运河工程本身的艰险,终于使得这条运河从梦想成为现实。由此而获得的成效更是惊人的:从内陆运到纽约的货物时间上缩短了2/3,而节省的运输成本更是匪夷所思,通过运河的运输成本仅是以前的5%!运输的“瓶颈”问题一经解决,纽约便如登上了特快列车,经济顿时腾飞而起。从1820年到1860年40年间,纽约的人口从123700人增长到1080330人,迅速超过了费城。同时,纽约的对外贸易也于同时期内从占全国的9%剧增到62%。那些年间,纽约市,特别是曼哈顿区简直就如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一天一个样,崭新的建筑物和街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自然,随着这一切的发展,纽约的经济与金融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增时期。大量的资本源源不断地从欧洲各地涌来,投资者和投机家都跃跃欲试,企图在新生的美利坚获得巨额利润。

P28-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钱永不眠(疯狂的华尔街股市抢钱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铁夫//黄文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27560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