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西象牙塔/大学之道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孔宪铎教授在东西方不同大学中学习、工作、生活和感悟的历史记录。作者以自己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等多个地方的大学求学、任教、做行政工作以及办学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东西方大学备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各自在办学方面的相同或不同的做法、经验,对比并分析了这些大学在办学风格、学校管理、学术评价等方面各自的特色。通过这些生动具体而传神的描述,读者可以真切地领略并感悟到这些大学的办学理想、追求、精神与风貌……

内容推荐

  东西方的文化不同,东西象牙塔的色彩各异,其作风悬殊,又各有千秋。在我看来,西方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

——坚持以人为本;

——制定并执行详尽而完善的“游戏规则”;

——深具世界眼光。

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是: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keep them happy。

要实行“科技兴国”,就得先行推动“国兴科教”。国家不支持科教,哪里会有科教?没有科教,又何谈用科教来兴国呢?所以,“国兴科教”是本,“科教兴国”是末。

世界上很多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牺牲了许多其他花费来投资教育的。为什么独独中国没有这么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我个人的经验里,中国地方政府的许多官员口头上都说重视教育,其实骨子里对教育 都不感兴趣。他们内心真正感兴趣的是经济,“经济”能让他们在短期内凸现“政绩”。

目录

Ⅰ 开场自白,本书缘起

Ⅱ 西方象牙塔,十年寒窗

一 赴加留学,朝塔迈进

二 博士论文,权威是非

三 求职碰壁,DUNG不是DING

四 马大浮沉,塔中真相

五 涉足行政,苦乐半生

六 康桥忆往,剑桥求真

七 总校长Toll,大树挡风

八 创立中心,辅佐分校

九 顶头上司,巾帼楷范

十 离别马大,加盟科大

Ⅲ 东方象牙塔,各有千秋

一 中兴大学,山头众多

二 香港科大,登峰造极

三 山东建工,另类文化

四 临沂大学,山地风云

五 世纪北大,老树新芽

六 万里边涛,非凡平民

Ⅳ 退休宴会,本书结语

附录 作者中英文编著总目

试读章节

真巧,我在1982年的7月1日起升为正教授,几乎是同时多伦多大学也聘我为正教授,我们系里的系主任也出缺。我谢绝了多伦多大学的善意与信任,却接受了代理系主任的委托。下面让我简述其中的因果。

老系主任Schwartz,犹太人后裔,1925年生,威斯康星大学博士。1969年加盟UMBC生物系为系主任。立志要把生物系从以教书为主变成重视研究的系。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不重视科研的教授解职,重新招兵买马,大踏步地奔向研究领域。到了1974年,他已经把生物系办得有声有色,几乎是执全校牛耳。教授名额已经从剩下的3位增至16位,而且个个都是年轻有为。

Schwartz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每人能发表文章几篇能拿到经费几万。他已经到了爱才如命、嫉“懒”如仇的地步。对能够争取到科研经费,又能做出成果发表的人,他捧若天仙;否则他就对你冷若冰霜,甚至置之不理。有一年,我没有申请到NSF的项目,他对我很不客气地说:“你怎么搞的,连NSF的经费都得不到?”我如坐愁城,深恐饭碗不保。晚上回家之后,接到他的电话,他也真是粗中有细,他对我说:“I love you,just don’t tell your wife.”渐渐地,系里的19位同事就自然地形成两个派系,在他的眼中是进取的和不进取的。很直接地说,就是喜欢与不喜欢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喜欢不喜欢他的人。所以Schwartz就成了他不喜欢人群的眼中钉,非去之不可。Schwartz就是这样子在1982年夏下台的。

Schwartz像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孩子长大之后都变了,他依然故我。

没有想到的是,新聘的系主任在1982年7月到系里一看之后,发觉系里的人马四分五裂,无意收拾乱摊子,一去不回了。整个的系,在百般无奈之中,推出我来看家并打扫庭院,以便能在和谐的气氛中找到下一位系主任。当时,我是被在校的同事,以11对2票选出来的代理系主任,并于1982年9月底就任。以后,我20多年的学术行政生涯,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地开始的,苦乐半生。

P64

序言

  在我的第一本书《背水一战》(1997)出版之后,我就想到要写《我的科大十年》(2002)。这是两本不折不扣的回忆录,当我把想写《马大二十年》的计划告知好友惠永正教授时,他毫不思索地说:“老孔,不要再写过去了,写点未来吧!”这给我很大的启迪。“不要再写回忆录了。”我对自己说。因之,我写了《中药现代化》,也正在撰写《基因与人性》。  可是,有两件事我觉得值得写。一是我的博士论文,一是我的谋求教职。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这其中的曲折颇有教育和借鉴的价值。我很想从我作论文的插曲中看看学术界的是非与曲直,我也想从我谋职的遭遇上看看人世间的偏见与歧视。  久思熟虑之后,决定写我在美国怎么挤进这座鲜为外人所了解的象牙塔,其中包括在多伦多大学植物系所作的博士论文与谋职以及在马里兰大学生物系升迁的过程,一石两鸟,何乐不为?  这座让我花了四十多年的光阴,在其中上上下下、滚滚爬爬的象牙塔,直到今天,我还搞不清楚,是塔中有我,还是我中有塔。  我要讲述的塔中掌故,又何止如此。除了西方的象牙塔之外,还有东方的象牙塔。东西的文化不同,象牙塔的色彩各异。其间的作风悬殊,花样百出,各显神通,各有千秋,又各具情趣。  在东方的象牙塔中,首先要讲的是台湾的中兴大学。在那里,我做过学生,做过助教,也当选过校长。花了八九年的时间,经过初入仕途的折磨,焉能不提。再者,就是在香港创办的科技大学,十年有成,2003年排名在北京的清华和北大之间。商学院的EMBA还挤进了世界的第九名。做了七年学术副校长的我,也有话要说。还有山东济南的建筑工程学院,名不见经传,我也做了一年的“黑市”名誉院长,身经一连串的另类体验,值得记载。最后,就是我花了十多年时间,在家乡推动的临沂大学。我推得精疲力尽,步步艰难。在2003年10月18日参加临沂大学奠基典礼之后,心中感受良多。其中的曲折,也值得一说。  象牙塔像深宫一样的神秘,可是,发生在塔里的事,并非是通通不足为外人道也。只是你一般都不会走进去。更何况,你远远看到的小塔,走近了,越变越大,走进去,越看越傻。象牙塔,光是听到名字,就让你怕。因为,从外向里看,从里向外瞧,外观与内涵,风闻与眼见,都是气象万千,高深莫测,使人眼花。  我在塔里塔外,混了一生,我所经历的,我所能为你娓娓道来的,也只是我能看到的一面,请你跟着我走马看花地去走一遍。  你心里要有数,每个从塔里出来的人所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一面。没有人能有面面观。  不管如何,对以后和我一样,也想挤进美国和中国象牙塔的年轻人,提供一些经验与指点。  我把通往西方和东方象牙塔的条条大路摆在你们面前。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至此,我已经写了三本给在象牙塔里的人看的书。《背水一战》给大学生看。这本书给研究生看。《我的科大十年》给教授们看。当然,任何人都可以看,都可以不看。你若真的都看了,你会知道这本书的切入点、起笔点和引申点,都与前两本书截然不同。  是我变老了,还是我成熟了?是我写作的经验多了,还是我人生的体验多了?是我做真人的愿望多了,还是我说真话的胆子大了?是我看事的角度变了,还是事情的曲直变了?都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西象牙塔/大学之道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孔宪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71861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29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