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叔本华的智慧(叔本华人生哲学解读)/大家智慧系列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他的哲学探讨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本书为“大家智慧系列文丛”中的一本,所选篇章系根据叔本华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编译而成,涉及到人的本性、处世之道、待人之道、爱与恨,生与死、人生对策等诸多问题。相信本书对于了解叔本华的思想,提高青年人的理论水平,会有所帮助。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叔本华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叔木华思想之大成的作品。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人的本性”、“人生总论”、“处世之道”、“待人之道”、“爱与恨,生与死”和“人生对策”。在这六个部分里,叔本华分别就人的本性,幸福和快乐、意志与心智、荣誉与名声、行为和个性、命运与对策等几乎囊括了人的一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了独特新颖的“幸福论”。

在本书中,他从广泛的人性角度入手,分别对人们自身的所有、地位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给予了细致入微的阐述,他融合东西方哲学的主流,科学性地披露人性和世故,加以睿智和生动的笔触,娓娓地跟我们讨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求取幸福和成功,以期充分发挥此生……

目录

第一章 人的本性

人是什么/2

人的本性/12

人的性格/20

道德本能/25

人有什么/29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34

 (1)名誉/34

 (2)骄傲/36

 (3)官位/37

 (4)荣誉/38

 (5)名声/40

心理的观察/42

第二章 人生总论

周详的准备/48

人生的选择/50

人生之旅/51

福分的划分/52

人的命运/53

人世的痛苦/57

生存的虚无/60

一切的努力和欲望皆为迷误/64

幸福如同梦幻,痛苦才是现实/67

第三章 处世之道

通盘观察自我/70

现在才是实在的/72

幸福有限/75

脑力工作是获取幸福的源泉/77

不断自我反思/78

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80

远离妒忌/83

坚持到底,做出成绩/85

勇于面对过错/87

抑制想象/89

珍惜拥有的一切/93

自制的重要性/95

个人所获/97

生命在于运动/98

维护大脑健康/100

人生的快乐/102

身在福中要知福/104

相信自我/105

两个生命/106

平庸与才智/107

保持心境平静/108

心灵的内在财富是真正的财富/109

自负与自豪/110

心智的优越性/111

心灵的贫瘠/112

独善其身的好处/113

内在丰富才能幸福/115

智者的需求/117

心境平静的来源/119

适度的比较/120

幸福的因素/121

他人的见解/123

警惕贬抑与侮辱/125

勿妒忌和排斥他人/127

第四章 待人之道

待人宽容如待己/130

明晰个性差异/132

“同流才能合污”/134

爱与尊敬/136

不同的人/138

正确的见解/140

适当藐视/141

知人断事/143

自律与强制/147

以人为鉴/149

友谊不可靠/151

韬光养晦/153

信任与怀疑/156

礼貌和尊敬/157

该做与不该做/159

不可辩驳他人的见解/160

意志的亢奋/161

洁身自好/162

守口如瓶/164

第五章 爱与恨,生与死

性欲/166

性爱/168

恋爱的激情/173

女人/175

爱与恨/179

结婚/182

性爱的倒错/184

禁欲/188

 (1)禁欲的礼赞/188

 (2)圣人们/190

 (3)心灵的喜悦境界/191

 (4)圣人的心灵挣扎/191

 (5)痛苦的解脱/192

生命的理念/194

求生意志/197

死亡/201

超越生命/206

生命因意志而在/207

自杀/211

生命的本质是苦恼/213

生命终归灭亡/215

痛苦无从避免/217

第六章 人生对策

检讨与回顾/220

勇敢面对人生/222

认知的改变/224

不欠时间的债/226

一日三省其身/227

勿与人争高低/228

谨慎说话/229

对不幸有所准备/231

智慧的力量/233

而立之年的界限/234

本金和利息/235

人生如书,人生如戏/236

谨防寂寞无聊/237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238

人之将死/239

人生的智慧/240

试读章节

从通常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着人并且影响他,因此,人格——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东西——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能自各种享乐里得到多少快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肉体享乐方面确系如此,精神享乐方面亦然。

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的感受如何。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这说明了为什么人的根深蒂固的嫉妒心性难以消除,不但如此,人常小心翼翼的掩饰自己的嫉妒心性。

在所有我们所做和所受的经历中,我们的意识素质总占据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其他的影响都依赖机遇,机遇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且常变动不已;只有个性在我们生命的任何时刻都不停的工作。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性格。”我们对完全来自外界的厄运还可以容忍,但由自己的个性导致的苦难却无法承受:只因运气可能改变,个性却难以改变。人自身的福分,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的体魄,简单说,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应尽心尽力去促进和保持这类使人生幸福的特质、莫孜孜以求于外界的功名与利禄。

在这些内在品格里,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因为美好的品格自身便是一种幸福;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人的本性就是愉快而喜悦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可以弥补因其他一切幸福的丧失所产生的缺憾。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常常哭,你就是不幸福的。当愉快的心情敲响你的心门时,你就该打开你的心门,让愉快与你同在,因为它的到来总是好的。但人们却常踌躇着不愿让自己太快活,惟恐乐极生悲,带来灾祸。事实上“愉快”的本身便是直接的收获——它不是银行里的支票,却是换取幸福的现金。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立刻获得快乐,是我们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幸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就我们的存在对当前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介于两个永恒之间极短暂的一瞬间而已。我们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如何保障和促进这种愉快的心情。

能够促进心情愉快的是健康,而非财富。因此,我们应当尽力维护健康,因为惟有健康方能绽放出愉悦的花朵。至于如何维护健康实在也无需我来指明——避免任何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要太抑制自己,经常做户外运动,冷水浴以及遵守卫生原则。没有适度的日常运动,便不可能永远健康,生命过程便是依赖体内各种器官的不停操作,操作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有关身体各部门也影响了全身。亚里士多德说:“生命便是运动。”运动也的确是生命的本质。

一个人幸福与否在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一般说来,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每件事都是令人快乐的,失掉健康就失掉了快乐。即使其他的人具有如此伟大的心灵,快活乐观的气质,也会因健康的丧失而黯然失色,甚至变质。所以当两人见面时,我们首先是问候对方的健康情形,相互祝福身体康泰,原来健康是成就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昧的人才会为了其他的幸福牺牲健康,不管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烟云似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重要。

           P2-P4

序言

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其父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通俗小说家。他从小就厌恶商业生涯,憧憬文入学者平静高雅的生活。叔本华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来,改学哲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1814年叔本华取得博士学位。1819年发表重要哲学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哲学探讨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是所有生物中需求最多的。叔本华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所以说,痛苦是经常的,幸福却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如此说来,痛苦成了人生的本质。此外,如果人的愿望就算得到一时的满足,可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便会迅速袭来。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本书所选篇章系根据叔本华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编译而成,涉及到人的本性、处世之道、待人之道、爱与恨,生与死、人生对策等诸多问题,我们相信本书对于了解叔本华的思想,提高青年人的理论水平,会有所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叔本华的智慧(叔本华人生哲学解读)/大家智慧系列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国)叔本华著//刘烨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22723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