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独秀之死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五四运动的领袖、新文化的举擎,他是开天辟地中国新纪元的先驱人物,他就是陈独秀。本书作者立足翔实的史料,将文学的激情浪漫和史学的冷静严谨做到有机结合,以陈独秀的晚年历史为基点和归宿,不断回首他的早年政治生涯,密切联系时局形势,结合其本人性格特点,作透彻的分析、阐述和探索,以娴熟的表达手法,游刃有余地诠释了陈独秀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特别是陈独秀在政治上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必然命运,观点独具匠心却又入情入理,令人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历任中共第一至五届中央最高领导人,先后称书记、委员长、总书记。本书详尽地诠释了陈独秀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特别是陈独秀在政治上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必然命运,观点独具匠心却又入情入理,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是一部成功地记述陈独秀晚年历史的著作。这部著作警示我们:一个人不论曾经有过多少辉煌、多少光环和荣耀,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必然会掉队落伍,终将为历史所无情地淘汰和抛弃。我想,这也正是这部著作的真正魅力、震撼力和价值所在。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后记

试读章节

8月23日,身陷狱中5载的陈独秀终于获得了自由。

上午9时,探监时间一到,潘兰珍和陈松年便走进囚居陈独秀整整5年的小院。一进门,见濮德志、罗世藩已经来到,潘兰珍便赶忙收拾东西;陈松年则扶着父亲在藤椅上坐下,小心地问:“父亲,昨日《中央日报》刊登出您老减刑释放的消息,我已经给安庆发了加急电报,把这个喜讯告诉家里,让祖母高兴和放心。不知您老人家是否准备随我一同回安庆老家?”

陈独秀沉默片刻,道:“这两天我一直在考虑出狱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按说我与阿珍回安庆与家人团聚,是为最好,我离家几十年了,也应该好好孝敬一下你祖母了。但是,安庆地处长江要塞,是通向武汉及内地的必经之路,南京一旦失守,首当其冲要被日本人占领。听说安徽省府现在已是人心惶惶,正忙于搬迁六安。因此,即使回安庆,也是住不了多久的。其他地方,一时尚无合适去处。近日傅斯年几次邀我居住他的寓所,我看也好,一来可以感谢南京的老朋友这些年对我的关照,二来我的身体也不太好,想在京城请名医检查治疗一些日子。至于日后,再看形势而定。松年,你明日就回安庆,照顾好你祖母,一旦安庆吃紧,好做打算。”

这时,陈独秀在北大任教时的3个得意门生——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主任陈钟凡以及国民党中统局三处处长丁默村陆续来到陈独秀房间,顿时室内热情洋溢、笑声朗朗。

说话问,典狱长进来。他走到陈独秀面前,煞有介事地说:“陈先生,奉上级之命,我现在宣读准你出狱的国府令。”他拿出公文,干咳一声,拉着长腔念道:“查陈独秀前因危害国民案件,经最高法院于民国23年6月30日终审判决,处有期徒刑八年,在江苏省第一监狱执行。该犯入狱以来,已逾三载,近以时局严重,爱国情殷,深知悔悟,似宜宥其既往,藉策将来……”

典狱长宣读完后,满脸堆着媚笑:“祝贺你,陈先生,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自由地走出监狱大门。”

话音刚落,室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P14-15

序言

我之所以欣然同意为璞平同志的《陈独秀之死》提笔做序,是因为他曾经在宣传战线辛勤工作了17年。作为一名早已远离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党政干部,竟然能忙里偷闲写出这部作品,其锲而不舍的好学精神不能不令人惊讶和钦佩。

璞平同志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曾荣获“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和“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称号。他在工作之余,写出了不少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其中《迷航》一书荣获第六届山东省精神文明“精品工程”奖,现在又推出了这部反映陈独秀晚年生活的历史传记作品——《陈独秀之死》,可谓硕果颇丰。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璞平同志立足翔实的史料,将文学的激情浪漫和史学的冷静严谨做到有机结合,以陈独秀的晚年历史为基点和归宿,不断回首他的早年政治生涯,密切联系时局形势,结合其本人性格特点,作透彻的分析、阐述和探索,以娴熟的表达手法,游刃有余地诠释了陈独秀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特别是陈独秀在政治上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必然命运,观点独具匠心却又入情入理,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是一部成功地记述陈独秀晚年历史的著作。这部著作警示我们:一个人不论曾经有过多少辉煌、多少光环和荣耀,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必然会掉队落伍,终将为历史所无情地淘汰和抛弃。我想,这也正是这部著作的真正魅力、震撼力和价值所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逼迫着我们不断学习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必然被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读书是一个学习过程,著书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著史书是一个更为艰辛的学习过程,它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锲而不舍的钻劲、不断求索的精神。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去著书立说,而是倡导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全民都学、终身在学的好学之风。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的任务摆到第一位,璞平同志无疑较好地实践了这一点。

后记

我读大三时,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写过两篇历史作品,一篇名为《陈独秀辞职》,探讨的是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一篇名为《陈独秀之死》,揭示的是陈独秀被开除党籍之后凄惨的晚年生活。初稿完成后,一位老师便好心地告诫我,自古隔代修史,尤其不要写像陈独秀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以免自讨没趣。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两部书稿自此就压了箱子底。

走上工作岗位后,尽管事务繁忙,又远离学术研究这一行当,但心中总觉有一个未了的心愿。事隔16年,我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翻出已经发黄的书稿,将前一篇作品进一步润色加工,冠名为《迷航》,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荣获山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4年之后,又一鼓作气,完成了后一篇《陈独秀之死》的再创作,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圆了我的梦。

回首20年前,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向一个党史“雷区”发起冲锋,虽几经坎坷,困难重重,却痴情未改,从不言败,我也由昔日一名单纯幼稚的大学生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世界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人生的感悟多了几分厚重和沧桑,手中的笔也变得越发沉甸甸。看今日之书已非昨日之书,想今日之我也非昨日之我,不觉生出无穷的遐想与感慨。

我所写的陈独秀,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特殊历史地位的伟人,也是中共党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像陈独秀那样翻天覆地、摧枯拉朽地改变20世纪前期的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他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第一次冲破几千年封建思想的牢笼。他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他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了党的早期革命,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但是,他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从而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命。

近半个世纪,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陈独秀的研究领域一直是个“禁区”。这几年,随着各种思想禁锢的解除,关于陈独秀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他的反清活动及建党贡献已经定论,大革命时期的功过是非也日渐明朗。但是,怎样为被开除党籍后的陈独秀画像,仍然是史学工作者讳言的论题。他生命的后15年,政治活动远不及前期的革命生涯来得生动和轰轰烈烈,而单纯枯燥的史料考证又没有什么可读性,再加上“托派”的经历,更为这段历史平添了许多是非,稍微把握不好,就有为其翻案之嫌。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并评价陈独秀的这段历史。

实际上,陈独秀的晚年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先是被自己亲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所开除,又因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蹲了5年大牢,后为国共两党所不容。他有着许多荣华富贵的机会,却为了保持气节而宁肯穷困潦倒,最终在贫困孤独中死去。最可悲的是,他固执地反对自己当初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自以为是在大义凛然地捍卫共产主义的信仰。他就像舍生忘死刺秦王的壮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的结果是,他抛弃了这个世界,也为这个世界所抛弃。读他这段历史,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哲学的思考。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得到许多师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挺先同志欣然为本书作序,书法家王征远、徐明及同事高吉刚、朱红岩、朱英豪、刘道华、陈鹏为本书的创作和出版提供了诸多帮助,吕明灼教授、范希春研究员对本书做了专家审读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韩英、王云庆提供了许多图片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陈璞平

2004年10月于山东德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独秀之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璞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32639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53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7: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