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引论;现代工程制图基础;空间立体的表达与分折;组合体的构形、建模与投影表达;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机件与结构要素的表达方法;零件的构形、表达、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装配图与部件测绘共8章。前5章介绍了新基本要求的“工程图学基础”的全部内容;后3章结合本校特色介绍了机类、近机类、电子与信息、管理工程类各专业所需的内容。
| 图书 | 现代工程制图教程/世纪高等教育精品大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引论;现代工程制图基础;空间立体的表达与分折;组合体的构形、建模与投影表达;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机件与结构要素的表达方法;零件的构形、表达、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装配图与部件测绘共8章。前5章介绍了新基本要求的“工程图学基础”的全部内容;后3章结合本校特色介绍了机类、近机类、电子与信息、管理工程类各专业所需的内容。 序言 历史证明:工程图学学科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生产方式、社会需求、设计模式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它为工业化社会的工程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解决机械结构、空间几何及机构、工程设计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中,人类的设计模式是先在头脑中构想设计物的三维形状,然后用二维工程图样表达在图纸上,以此为技术文件再加工制造出三维的设计实物。上述经三维——二维——三维的转换过程,主要在设计师的头脑中完成,传统的工程图学完全能承担起培训这种头脑的任务,也确实培养出了不计其数的设计人才。但是,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己为设计师将头脑中构想的三维实体直接表达出来提供了绝妙的手段。因此,传统的设计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二维图样不再是产品设计、制造中惟一的技术文件。 现代设计模式,实际上就是按设计师的思维习惯,将头脑中的三维设计构想通过先进的图形软件直接表达出来,在计算机上通过交互设计,用数据文件发送产品定义,在统一的数字化产品模型下进行产品设计、分析计算、工艺规划、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等。这过程避免了三维——二维——三维的转换,使设计师的主要精力用于创造性思考而不是繁复的二维绘图。 要跟上这种变化,作为工程设计基础的工程图学,从自身的教学体系中加以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实际上我们也在不断地运用三维思考的方法进行图学教学,如用模型作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画轴测图演示读图时头脑的思维过程等等。就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柱状体而言,画其底面视图时,启发学生用假想沿棱线方向将其压扁在纸面上;而看图时,又启发学生抓住反映柱状体形状的底面特征视图,假想把底面沿棱线方向拉伸一定高度生成柱状体。这恰恰是计算机的拉伸特征建模。又如,对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因素,尤其是相交两表面的相对大小和相对位置学生理解困难,如果运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学生可以实时看到这些凶素的改变引起相贯线形状的变化,也就…。目了然了。目前有的制图教学课件也能做到这一点,但让学生自己去实现三维建模,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更可以培养起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继的设计应用三维模式进行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些促使我们理出如何将计算机三维建模的内容溶入现有的工程图学体系的思路,申请并获准编写浙江省重点教材《现代工程制图教程》。 2004年5月,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杭州工作会议上原则通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给出了工程图学、工程图形的定义,以及工程图形的作用;“工程图学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表达、交流与传递。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它可以用二维图形表达,也可以用三维图形表达;可以用手工绘制,也可以由计算机生成。”明确了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及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培养对空问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指明了工程图学教学的方向。 本教材以教育部:[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以三维建模表达与二维投影表达有机结合为主线进行编写,具有如下特色: 1.体现“要求”精神、适应时代发展。本教材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以二维投影表达为基础,有机结合三维建模表达,全面培养学生的手工尺规绘图、徒手绘画和计算机绘图并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三维造型设计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2.贯彻最新国标、加强标准意识。本教材全部内容采用了2003年为止的最新国家标准,以制图有关的标准体系编写相应章节,如第5章机件的表达方法是国标规定的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第6章常用机件与结构要素的表达方法是国标规定的图样的特殊表示法,同时介绍了标准化常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标准化意识。 3.取材符合“要求”、编排系统科学。本教材按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进行取材,按学科系统性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原则安排内容体系,本教材共分8章:前5章(第1章引论,第2章现代工程制图基础,第3章空间立体的表达与分析,第4章组合体的构形、建模与投影表达,第5章机件的表达方法)介绍了新基本要求的“工程图学基础”的全部内容;后3章(第6章常用件与结构要素的表达方法,第7章零件的构形、表达、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第8章装配图与部件测绘)结合本校特色介绍了机类、近机类、电子与信息、管理工程类各专业所需的内容。因此,教材适用面广,可用于本科、专科、高职的相应专业,不同专业可根据本专业要求选学相应的内容。 4.采用国内软件、振兴民族精神:国内不乏具有自主版权、符合国标、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计算机软件,本教材采用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作为实现三维设计教学的应用软件,介绍应用CAXA软件实现从三维零件设计建模到完成二维零件工程图样的一体化过程,为推广国内软件、振兴民族软件工业尽点微薄之力。 本书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戴时超任主编、周建军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宋长林、张国珠、王剑、汪新中、樊志华,中国计量学院崔培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吴春华等老师和研究生黄敏、常先华、张爱华,其中黄敏完成了本书全部插图的计算机绘图工作和部分CAXA软件绘图例子的编写。 衷心感谢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科技出版社对出版本教材的支持。也衷心感谢对本书提出各种意见的专家、学者、本教材所列参考文献的同行们以及广大读者。 本教材的出版是对落实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的首次尝试,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7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工程制图教程/世纪高等教育精品大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戴时超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1245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85 |
| 出版时间 | 2004-09-01 |
| 首版时间 | 2004-09-01 |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B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7.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60 |
| 宽 | 186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