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感的故事(情感卷)/大学生文化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读本。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人的情感是以其生物存在为基础的,但又是超生物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表现。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和归宿。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

目录

一 人为何要爱 

导读 

生命需要爱 巴思格利亚

爱是自我完成 里尔克

没有人爱我 劳伦斯

爱在人生中的地位 罗素

爱的真谛 弗罗姆

二 生即是爱 

导读 

欲令子善 王修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为女儿宽恕 拜伦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一个父亲的自我辩护 卢梭

陈情表 李密

背影 朱自清

你怎样跟父亲说再见 约翰逊

三 青青子衿 

导读 

神坛下的悲歌爱洛依丝 阿伯拉尔

哲学家的诡计 黑格尔

心理学家眼中的妻子 弗洛伊德

诗人的狱中吟 舒巴特

一位将军的自白 华盛顿

太阳和树阴的情思 雨果

倾心在性灵深处 勃朗宁夫妇

我的问题不只是爱 卡夫卡

四 谁为我落泪 

导读 

水样的春愁 郁达夫

谁为我落泪 曹雪芹

是我不是风 劳伦斯夫人

是风而不是我 大仲马

我为什么爱她 凡·高

不能放弃的寻求 三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

五 知音何在 

导读 

伯牙之志 

对论敌的怀念 庄子

报任安书 司马迁

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

只为那美妙的一瞬 夏多布里昂

星离去 东山魁夷

从未相逢的知音 佩特

六 死而不已 

导读 

一片油菜叶上的遗书莫 尔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与妻书 林觉民

一位女囚最后的挂念 罗兰夫人

海利根斯塔特遗嘱 贝多芬

墓畔哀歌 石评梅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七 生命的记忆 

导读 

苏州拾梦记 柯灵

父亲与我 拉格奎斯特

在一棵梨树下 乔治·桑

父亲的戒指 黑塞 

遥远的回忆 托尔斯塔娅

试读章节

那是在我成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助理教授的头一天。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带着尴尬的微笑向学生们简短地问好。但那么一大班学生谁也不作声。我一下慌了,手忙脚乱地翻了一会儿我那些卡片,然后结结巴巴地讲起课来,似乎没有一个人在听。

在这个慌乱的时刻,我注意到第五排有一个身着夏装的姑娘,她坐得端端正正,全神贯注地在听讲。她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她棕色的眼睛是那么明亮、机敏,她的头发是金黄色的;她生气勃勃的样子和温暖的微笑足以促使我接着往下讲。我讲到什么时,她总是点点头或者说:“哦,对!”然后记下来。她给了我一种温暖的感觉,使我觉得她认为我结结巴巴地努力讲的那些东西是重要的。

我开始径直对她讲课。我的信心和热情又回来了。过了一会儿,我大着胆子往四周一看,别的学生也都开始听讲了,还做着笔记。这位令人吃惊的姑娘帮助我渡过了难关。

下课后我查了花名册,发现她叫莉亚妮。随后的几周里,我仔细看了她的作业。每一份都表现出她的创造力、敏感性和一种高雅的幽默感。

我已经要求所有学生那学期都要到我办公室来谈谈,我特别期待着莉亚妮的到来。我想告诉她,她是怎样挽救了我的第一天,鼓励她发展她爱护、体贴他人的品德。

莉亚妮一直没来,而且,她有两周没来上课了。我问坐在她旁边的学生,竟发现他们甚至连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真让我惊讶不已。我想起了阿尔伯特·史怀彻发人深省的名言:“我们如此紧密相处,但又如此孤独得要死。”

于是,我去找女生部长。我刚提到莉亚妮的名字,她身子就往后一缩:“啊,对不起,利奥,我本来以为你已经听说了……”

莉亚妮驾车到太平洋绝壁,一个靠近洛杉矶商业区的美丽的地方,那里绝壁直插海底。后来一些大吃一惊的野餐者说,她就在这儿跳海自杀了。

莉亚妮才22岁!上帝赐予她的特有的优良品德也永远消失了。

我去看望了莉亚妮的父母。从她母亲谈起她时的那温柔劲我知道她的父母是爱她的。但事情对我来说很清楚:莉亚妮并没有感觉到别人在爱她。

“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问一个同事。“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教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

我决心做些事情,我打算开一门关于爱的课程。

只用了一张布告,学习这门不给学分的课程的学生就满了。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书单,但不规定教材,不要求到场听课,不考试。我们只是交流我们的阅读体会、思想和经历。P6-7

序言

人生而有情。当你呱呱坠地,甚至还来不及睁开双眼,你就用你的第一声啼哭表达了你对这个世界的情感。虽然双目未开,你的小嘴会噙着母亲送来的乳头,生而知之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母亲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你爱的对象。以后,在父母的养育下,在亲友的关爱下,你不断成长。从家庭到社会,从社会到自然,你的经历越广、见识越多,你的情感就越丰富深厚。当你走到生命晚年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会惊奇地发现,以你微小之躯、短暂一生,你竞容纳了这么多的喜怒哀乐、盛衰荣辱,并在你的生命中建造了一个不可言喻的情感的世界。

情感是人对世界的感受。人作为一个高等脊椎动物,会自然地感受着这个世界的冷暖、饥饱、爱憎、安危。但是,人不只是一个自然的生物,他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的、理性的生物。因此,人不只是自然地(被动地)感受着世界;他同时还社会地、理性地(主动地)理解、分析和批判世界,他的感受必然加入了他的社会意识、理性原则、个人情趣和人生理想。一个单纯的动物,只能用自身物种的标准本能地感受(反应)外在刺激,它的情感(感受)是受“需要一满足”的因果关系决定的。当它的本能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时候,它就快乐而友好;否则,它就哀伤而敌对。人则不同,他能够超越自身物种的限制,即超越“需要一满足”的因果关系,自由地感受世界。雪天对于普通的恒温动物就意味着寒冷,但对于人却可能意味着明年的丰收,或意味着一个充满诗意的银色世界。正因为人能超越而自由地感受世界,所以,人的内心是丰富深厚的,并且构成了自我的情感世界。

一个人的内心究竟有多少种情感?中国古代将人的自然情感概括为“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指:生、死、耳(听)、目(看)、口(说)、鼻(闻)。这只是对人类情感的大概的、笼统的划分。在实际生活中,情感的差异和微妙,甚至可能是最亲近的人也难以交流,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也难以把握的。而且,情感的差异和微妙,会伴随着个人经历、智识的丰富,’伴随着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增强、加深。关学家朱光潜就曾这样感叹:“可是一阵清风吹来,你不能在你最亲爱的人的眼光里发见突然在你心中涌现的那一点灵感,你不能把莎士比亚的佳妙处捧献你的母亲,你也不能使你的妻子也觉得东墙角的一枝花影,比西墙角的一枝花影意味更加深永。”①情感的差异和微妙,产生了人们的心灵隔阂和自我孤独感。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孤独感日益普遍、沉重,基本原因之一,就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扩大和加深了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差异和微妙感受。

然而,无论人们的情感有多么不同,却有一个相同的核心.就是爱!广义地讲,爱就是事物间相互吸引、交流、结合和统一的力量。狭义地讲,爱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一个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生存和成长,是以细胞水平上的协调组织(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这就是生物体内组织的“爱”。一旦这种爱的机制被破坏,一个生物体的存在就出现危机,最坏的结果就是这个生物体的死亡。但是,一个生物体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摄取营养,并且需要一个合适的生态环境。营养与环境,是生物体存在的两个缺一不可的基本条件。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鸟与鱼需要不同的营养、不同的环境,其所爱就有天空与江湖的区别。人不仅具有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物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理性。人的生存不仅需要自然环境,而且需要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因此,人的爱与普通动物的爱不同,它更为丰富、自由,也更为复杂、艰难。

在人类世界中,爱代表着人类情感的肯定的、积极的方面,它的基本属性是关怀和爱护。围绕着爱这个核心,还有欣赏、关心、惦念、依恋、信任、崇敬等肯定性情感。爱的对立面是恨,是恨所代表的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它的基本属性是排斥和敌对。比如厌恶、仇视、对抗、嫉妒、鄙视、嫌疑、漠视等情感,都属于恨的范畴。爱是组织的原则,恨是排斥的原则。有组织就有排斥,因此,有爱就有恨。爱是以生命为动机的,恨则是以死亡为动机的。有生命就有死亡,也因此,有爱就有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爱与恨在人生中具有同样的意义。一方面,在人类生存的每一个水平上,是爱而不是恨维持了整体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爱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人的独特性正在于其能够超越自我生命的有限去爱整个的人类和世界。在20世纪,现代物理学向我们揭示了自然世界是由四种基本力(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构成的,它具有最基本的统一性——这就是说,我们生存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爱的无限有机体。然而,早在现代科学向我们揭示这个真理以前,我们的古代哲人就用“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观念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并因此倡导对无限天地的倾心热爱。

人对世界的感受,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体一生理的感受;第二,群体一社会的感受;第三,世界一形而上的感受。在第一个层次,人是在自身的物种属性的基础上,自然地(本能地)感受着世界,人种的生存原则决定了感受的内容和属性;在第二个层次,人的群体意识和社会关系决定了感受的内容和属性,这些感受会集中体现为道德感和伦理精神;在第三个层次,人超越自我的类的存在,从整体上来把握和感受世界,是对世界的形而上感受,这些感受的核心内容是人对世界的宇宙感、人生感和历史感,它们以艺术、宗教和哲学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在实际生活中,这三个层次是相互渗透、交融的。而不是相互孤立、对立的;但是,三者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冲突。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三个层次,是人对世界感受自由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人的情感升华的过程;然而,高层次的感受必须以低层次的感受为前提和基础,在最超越最自由的世界一形而上感受中也必须有个体一生理的感受,即必须有生命的内容。

人的情感活动的基本趋向是从冲突到调和,由矛盾到统一。但是,因为人现实地存在于这三个层次中,人也不能彻底解决情感中的矛盾。因此,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是由其面对的情感矛盾的深刻性决定的。达到自我情感的最终的调和统一,是人一生的理想,它的彻底实现,则是中国古代人所谓的圣人境界。魏晋哲学家王弼说:“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即使神圣如孔子,人也不可能一生都是平和恬淡、宠辱不惊的;同样,即使是凡夫俗子,人也总会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体会到自我与世界至高的统一和谐,并从中享受到最完美的快乐。

爱是生命的原则,既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的完成和归宿。因为人生不能避免矛盾,所以人生不能避免恨。但是,人生归根结底,是以爱为目标的,也是以爱来肯定和证明的。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是以爱来标志的,他的爱的境界、爱的能力就是他的人生价值。因为在人生中,爱是包含自然生命又超越自然生命的情感,所以,我们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必须理解爱、学习爱。一个人懂得爱而实践爱,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而有价值的人生,就是一种人生幸福的确认。因此,在编选这本以人生情感为主题的文化导读选集时,我们把目标集中于情感的核心“爱”。

亲爱的读者,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引导,你能够更进一步地去理解人生中的爱,更自觉地爱,也能更好地理解恨、面对恨、超越恨,从而去创造和感受更深刻、丰富的爱。这就是我们编辑这个读本的初衷所在。

书评(媒体评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文化读本”继承与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理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扣时代脉搏,以人为本,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指导大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做人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叔子

“大学生文化读本”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有益的内容。丛书的文章大多采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的名篇,结合特定的专题,抒发在人生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境遇中的领悟与体验,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具有潜移默化、细雨润物的功用。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罗国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感的故事(情感卷)/大学生文化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鹰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60385
开本 32开
页数 3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04-11-01
首版时间 2004-11-01
印刷时间 200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