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外汉语论丛书”之第3集,共分上下两编,包括现代汉语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收录了31篇关于对外汉语的研究成果的报告,具体包括:《关于现代汉语语法范畴》、《关于现代汉语语法手段》、《离合词亦此亦彼的中间性质》、《谈汉语外来词的理据》、《构拟意义框架的一点尝试》、《篇章语言学与对外汉语》等。
图书 | 对外汉语论丛(第3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外汉语论丛书”之第3集,共分上下两编,包括现代汉语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收录了31篇关于对外汉语的研究成果的报告,具体包括:《关于现代汉语语法范畴》、《关于现代汉语语法手段》、《离合词亦此亦彼的中间性质》、《谈汉语外来词的理据》、《构拟意义框架的一点尝试》、《篇章语言学与对外汉语》等。 目录 上编 现代汉语研究 1 学 问 关于现代汉语语法范畴 2 学 问 关于现代汉语语法手段 3 周上之 离合词亦此亦彼的中间性质 4 陈 忠 “着”的句法、语义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5 唐依力 浅析“为+NP”格关系 6 姚远 谈汉语外来词的理据 7 何戎 由“软广告”想到特殊的构词方式 8 张晓燕 “一……就……”结构分析 9 张芝佳 四字格——我国政治词汇的鲜明特色 10 王迈 构拟意义框架的一点尝试 11 高方英 仿拟与幽默 下编 对外汉语教学 12 徐宝妹 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学历教育的几点思考 13 邵菁 认知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4 杨彬 略论“隐含”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 15 陶嘉礴 篇章语言学与对外汉语 16 周新玲 留学生听说能力的分解和综合 17 仇鑫奕 听力教学中的生词问题分析 18 冯债 浅谈对外汉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 19 李丽 初级听力课中的辐射词汇教学法 20 高英根 韩国大学生学汉语的语法病例分析 21 糜若焉 关于日本学生几种汉语语法结构习得顺序的研究 22 王 丽 谈对澳大利亚模纳士大学的短期速成教学 23 周上之 德国海德堡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基础汉语教学比较 24 陈慧忠 关于中日对外语言教学的一些对比思考 25 俞如珍 跨文化交际中的形式和意义 26 俞灏敏 留学生中国文学课刍议 27 李 璞 论对外书法教学兼带汉字及文化教学的可行 28 杨剑宇 国外汉学界中国通史研究述评 29 杨金华 析《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30 王恺华 外汉教学中课外读本的选择 31 陈凯滂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对外汉语论丛(第3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德春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853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7 |
出版时间 | 2003-06-01 |
首版时间 | 2003-06-01 |
印刷时间 | 200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