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区域地理的实用理论专著,全书以中国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为视角,阐述大地域、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缘政治结构;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制约下,水陆交通线与城市的分布;地区开发的模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扩散与融合,区域民间文化的特征。本书适合地理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导言:区域历史地理的理论思维与研究方法/l

第一章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10

 第一节 中国的内陆腹地——气候、地貌与水系/10

一 甘肃省自然地理环境/13

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18

三 青海省自然地理环境/26

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32

 第二节 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41

一 丝绸之路东段/42

二 丝绸之路中段/49

三 丝绸之路西段/53

小结/57

 第三节 区域经济开发、人地关系与城镇分布的地带性/59

一 西北区域经济开发与人地关系的相关分析/59

二 西北地区城镇的地带性分布/62

 第四节 西北内陆的多元民族文化/71

一 新疆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74

二 西北地区特有的文化景观——石窟/76

第二章 西南地区:川、渝、滇、黔、藏/79

 第一节 “盆底”与“屋脊”/79

一 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合/80

二 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93

 第二节 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94

一 川陕交通/95

二 藏彝孔道——川甘交通/98

三 巴蜀通西南边陲之路/100

四 西南地区的水路交通/105

五 藏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线及其特点/108

 第三节 西南经济开发、中心城市与政区之变/11I

一 秦汉时期对巴蜀与西南夷地区的经略/110

二 唐宋时期西南的区域开发和中心城市/113

三 南诏对云南的开发和城市布局的影响/116

四 元明清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城镇的发展/118

五 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122

 第四节 阶梯式的居住景观与民族文化区/136

一 西南地区文化的时空变迁/136

二 西南历史民居文化地理/143

第三章 中原地区:陕、晋、冀、鲁、豫/149

 第一节 黄土的侵蚀与堆积/149

 第二节 崤函之险、“太行八陉”、中原的陆驿与运河/176

一 关中东出的孔道——崤函、潼关道/176

二 秦晋交通与太行八陉/179

三 黄淮海平原的陆驿/184

四 中原的运河/186

 第三节 帝都之薮/197

一 先秦时期的王都/198

二 历代中原都城/199

三 黄淮海平原城市的地域分异/214

四 运河城市/217

 第四节 中原地区文化的地带性/221

一 陕西文化的地带性/221

二 晋南和代北/224

三 豫东与豫西/226

四 齐鲁文化分异/227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鄂、湘、赣、皖、苏/231

 第一节 “九曲回肠”与“吴头楚尾”

    ——长江中下游自然地理/231

一 湖北历史自然地理/233

二 湖南历史自然地理/234

三 江西历史自然地理/238

四 安徽历史自然地理/240

五 江苏历史自然地理/24l

 第二节 “南襄隘道”与“义阳三关”

    ——中原通江南之路/245

一 商山、武关道/245

二 南襄隘道/246

三 “义阳三关”/249

四 巢淝通道/251

五 邗沟(江淮运河)/252

 第三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255

一 长江中游流域的都市/256

二 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城市与市镇/264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的整合:江南的人才、民居与园林/275

一 江南园林/276

二 湖广地区经济与文化的表象/281

三 湖广文化空间与民居/286

第五章 东南沿海地带:浙、闽、台/294

 第一节 陆架与潮汐——历史自然地理/294

一 浙江历史自然地理/297

二 福建历史自然地理/300

三 台湾历史自然地理/303

 第二节 舟船的世界:大陆、内洋与外海的交通/31

一 江南运河与浙东运河/311

二 闽、浙、赣的交通道路/315

三 外洋航路/317

四 台陆交通/32l

 第三节 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的选址与经济腹地/323

一 浙江的沿海城市/325

二 福建的沿海城市/330

 第四节 大围和小围:浙闽文化景观/340

一 浙东村寨/340

二 闽南围楼/347

第六章 岭南地区:粤、桂、海南/352

 第一节 红土、桑基鱼田:岭南的自然环境与地缘政治/352

一 广东历史自然地理/352

二 广西历史自然地理/359

三 历史上的海南与南海诸岛/361

 第二节 中原下岭南之路:珠矶巷与客家迁移的路线/366

 第三节 得风气之先的岭南城市风格和影响/375

一 广州/377

二 广西/380

三 桂林/382

四 南宁/384

五 柳州/385

六 梧州/385

 第四节 岭南民系与南越文化/386

一 广府民系/387

二 潮州(福佬)民系/390

三 客家民系/393

第七章 东北地区:辽、吉、黑/397

 第一节 松、辽与白山黑水——东北历史自然地理与地缘政治结构/397

一 东北历史自然地理/398

二 东北三省形成的历史过程/403

 第二节 蓟辽走廊和“中东铁路”/411

一 蓟辽走廊概述/4ll

二 东北地区内的主要道路/417

三 中东铁路/42l

 第三节 开埠与移民,东北的城镇体系/424

一 清朝以前的东北历代城址/424

二 19世纪中叶以来东北城市体系的变迁/430

三 中东铁路对东北城市的冲击/438

 第四节 东北亚民族文化圈/453

一 古代东北地区的三大族系/454

二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东北人文特性/458

三 繁荣互动的东北亚文化链条/460

第八章 北亚蒙古草原地区/464

 第一节 逐水草而生——北亚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与地缘政治结构/464

一 内蒙古区域/464

二 今蒙古区域/467

 第二节 “草原之路”及其过客/473

 第三节 长城的分布和影响/478

一 内蒙古草原上的长城遗迹/479

二 内蒙古区域城市文化过渡带的独特景观/486

 第四节 塞外风情/494

一 游牧人的生活方式与家庭组织/495

二 蒙古语及其反映的社会现象/497

三 蒙古人的姓名文化/498

四 蒙古包与蒙古人的住房/499

后 记/50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孝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78020
开本 16开
页数 5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0
出版时间 2004-10-01
首版时间 2004-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
丛书名
印张 32.2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27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