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地秉承和体现了美国小学社会课的根本传统,呈现了社会课的变化动态,如多元文化、性别差异等进入课程,社会课各部分内容及其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及如何激发学生超越知识,使他们形成价值观和信念等问题。阅读本书,可以获得关于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社会课教育的比较完整而且生动的印象,对我国社会课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原书第四版的中文译本,比较全面地秉承和体 现了美国小学社会课的根本传统,亦相当及时地呈现了社会课的变化动态,如多元文化、性别差异等进入课程;社会课各部分内容及其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阅读本书,可 以获得关于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社会课教育的比较完整而且 生动的印象,对我国社会课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有很好 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社会课的定义

第二章 课程资源:历史和地理

第三章 课程资源:政治学习和以法律为核心的教育

第四章 社会课的内容来源: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与性别问题

第六章 信息的获取与个别学习

第七章 建构性知识:概念与概括

第八章 探究和思维技能

第九章 小组学习

第十章 发展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 社会课学习工具:地图、地球仪和图表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教学评价

第十四章 社会课与整合课程

第十五章 社会课与相关的技术

第十六章 母语非英语学生的社会课教学

序言

在进入21世纪之时回顾过去,我们惊愕地看到,在20世纪发生了如此多样的变化。可以确定,变化的速度还将加剧,那些我们尚未来得及深思熟虑的奇迹将会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同样清楚的是,这个世界对于公民角色的需求和复杂程度都会增加。伦理的、道德的、社会的问题将伴随着科学和技术的每一个进步。世界某个地方的人们所作出的决定将会影响到生活在遥远的另一地方的人们。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赖以决策的伦理基础。我们相信,从初等教育阶段开始进行的良好的社会课教学,必然能够帮助年轻一代发展复杂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这些将有助于他们在将来作出具有难度的决策,在大量的危机面前采取恰当的姿态。那种简单化的、几乎只需要背诵枯燥事实和过去事件的教学: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年轻一代需要发展的是思考问题的复杂观点,理解能够应用到新情境之中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建立牢固的道德和伦理品质以便在面对不公正时能够坚定不移。

因为坚信这些,我们撰写了这本《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我们相信,这门学科是所有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应当懂得社会课的目的,掌握那些使这门课程富有生气和趣味的方法。由于有关知识的广泛联系性,以及需要公民进行的决策的复杂性,社会课不再被当作是简单的历史和地理。社会课的定义必须扩展到包括宽泛的学科和题目领域,比如多元文化、性别、环境以及全球问题。

社会课这样一门复杂的科目对于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必须具有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知道如何激发他们超越知识的层面,去形成价值观和信念。同样,教师必须熟悉怎样将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社会课之中。学校必须适应不断增长的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包括大量非英语母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应当仅仅因为语言障碍而失去重要的社会课的学习机会。我们在撰写本书时强调了这一挑战。

《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的前几版曾经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课教学中获得成功。

本书主要是作为小学社会课的教学方法课设计的,可以当作职前学习讨论社会课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小学教师的个人参考书。前几版的读者表示本书联系实际,便于阅读,也便于使用,我们在这一版试图保持这些特点。

本版的新特点

第四版的特征在于以下几点变化:

◆吸收了国家课程标准对社会课教学的有关意见。

◆更加强调教学的基本途径,为此增加了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建构一章。

◆更新了教育技术一章的内容,强调了变化以帮助教师使用国际互联网。

◆每一章都包括了国际互联网中的有关网址,以便读者能够找到丰富的资源,或者用以扩展他们的理解。

◆增加了图表使用的部分。

◆删除了以前有的主题选择部分,将有关内容整合进各章之中。

◆增加了第十三章真实性评价这一主题。正文的特征

第四版的每一章包括如下内容:

本章目标  帮助读者集中理解该章所要表达的结果。

单元组织结构图  展示该章各题目的内在联系,以促进全面地理解。

个案研究  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该章讨论的重要问题。

特色专栏  包括:(1)向读者提出疑问和挑战,激励读者去思考的问

      题专栏,(2)其他能够充实理解的数字和活动。  网址汇编  国际互联网上的有关网址,以便读者能够找到更多的资料

      ,或者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本章小结  概括并且强化该章的重要内容。

本章反思  鼓励读者反思该章的内容,以及作为阅读本章的结果在自

      己认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

拓展的理解与技能  帮助读者拓展和丰富他们对于本章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指出有关资料的来源。内容结构

本书的内容组织以便于使用为准。我们知道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的独特选择,为了适合这些不同,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

前五章集中在确定(说明)社会课的基础。重点在于理解社会课的目的。我们知道,许多学生在开始学习社会课时,对于这门课的内容有着许多片面的或者一知半解的理解。因此,这几章对课程的内容来源,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若干主题,这些主题的一些核心观点,以及若干相应的教学范例做了总体的概述。

第六到十一章集中在各种教学途径,这些途径适用于学生学习社会课的不同内容。十二至十三章的重点在于设计和评价。在这一版,我们将有关设计的一章放在稍后的位置,因为学生反映,一旦他们比较好地懂得了社会课的目的和他们可能进行的选择,有关设计的学习将会更加容易。我们有意识地将关于设计与评价的两章放在一起,是希望读者能够理解二者的相关。评价的设计应当依据课程的设计以便使主要的结果得到评价。

第十四至十六章提供社会课教学的支持性资料。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有各种不同的重要课程。能够协调这些课程不同需要的唯一方式是对它们加以整合。第十四章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怎样将社会课与其他课程的题目整合。第十五章则是能够用来丰富社会课教学活动的各种技术。最后一章提供了一些信息,以便于教师为非英语母语的学生学习社会课提供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萨维奇等著//廖珊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38551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8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