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德诗词赏析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又是杰出的诗人。本书以《朱德诗词集》为蓝本,选出100首诗词进行赏析,作品中或感时记事,或酬唱述怀,反映了朱德同志高尚的人格、豪爽的气概及崇高的革命精神。

内容推荐

今年是朱德诞辰120周年,为了学习朱德为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品质,为了缅怀他一生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也为了让大家更好阅读、欣赏朱德那些光辉的诗篇。我们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朱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的领导逢先知、李捷、廖心文、陈晋、何火任、吴正裕等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编写了这本《朱德诗词赏析》。本书所选诗词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朱德诗词集》为蓝本,在此集所选159首诗词的基础上选出100首诗词进行赏析。

目录

顺庆府中学堂留别/1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6

题护国岩/11

军次云谷寺晓行书所见(二首)/l 5

感时五首用杜甫《诸将》诗韵/19

苦热(五首)/28

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32

艾承庥局长六十寿赠诗(四首)/43

金缕曲·泸江感怀/48

重逢——我送郭沫若在汉口别/51

太行春感/56

寄语蜀中父老/60

出太行/62

和李印泉先生《“七七”三周年纪念赠抗战将士》原韵(五首)/64

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73

和林老《咸榆道中》原韵/77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录四首)/81

为陈毅同志而作/87

赠友人/91

悼左权同志/95

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98

游南泥湾/103

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107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109

和黄炎培先生《咏延安》/114

沁园春·受降/118

步董必武同志原韵两首/122

祝徐老七旬晋一/126

和陈毅同志诗一首/128

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13l

和郭化若同志《山中春暮有感》/14l

贺少奇同志五十寿辰/144

参观菊展/147

六连岭/149

昆明感怀/151

和仪廷先生赠诗原韵/154

纪念八一/158

井冈山会师/161

嘉峪关/164

游罗岗祠/166

游七星岩/168

和郭沫若同志《春节游广州花市》/170

登西湖北高峰/173

游闽江/176

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179

经闽西感怀/183

纪念党的四十周年(选九首)/186

辛亥革命杂咏(选六首)/194

咏兰/20l

忆攻克吉安/204

工部草堂祠/206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五周年/208

登叠彩山明月峰/212

华山(二首) /214

悼沈衡山先生/216

悼罗荣桓同志/219

八一感言/221

悼陈毅同志/224

喜读主席词二首(选一首)/227

后记/231

试读章节

赏析

1916年11月蔡锷逝世后,滇军总参谋长罗佩金受北京段祺瑞政府任命,暂代四川督军。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集团,借助护国战争的胜利,大势扩展实力,占据了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许多县区。1917年3月,罗佩金与四川军阀刘存厚、被任命为四川省长的贵州军阀戴戡,为争夺成都控制权而展开巷战,结果罗佩金的滇军大败,戴戡战死。唐继尧因此大为恼怒。7月16日发布通电,声讨刘存厚“犯上作乱”,并组织“靖国军”,自任总司令,浩浩荡荡杀进四川。1918年1月,唐继尧以反对段祺瑞废除《临时约法》,拥护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名义,联合四川、贵州的“靖国军”把追随段祺端政府的刘存厚、钟体道等川军赶出了四川。滇军又控制了川南大部分地区。就在唐继尧和他的军长、旅长们各自抢占地盘,搜刮民财的时候,朱德率所部官兵,在泸州附近乡村剿匪安民,受到民众的称赞。四川军阀混战之际,各地土匪十分猖獗。泸州一带地近云南、贵州,土匪为害更胜于其他地方。当时朱德任靖国军第三旅旅长。兼四川下川南清乡司令。 《军次云谷寺晓行书所见》二首,是他在泸县东部剿匪作战途中所写。

这是两首田园诗歌。以行军途中所见农村田园景色为题材。诗人以饱含热情的笔墨,描绘出了川南农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风光画卷,谱写出了动乱年代里,川南山乡清新自然充满生机而又笼罩着一层伤的田园牧歌。两首诗实是上下篇。诗人以美术家的眼光,选择景物。切取场景,捕捉秋日晨曦中那瞬息万变的田园色彩、声音,巧妙地组合成远近结合。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色彩艳丽而且生机勃勃的风光画面。谱写出充满山野妙趣,声情并茂的乡村乐章。

第l首写水光山色,林木露珠,古寺佛塔。描写对象是静物多而动物少,妙在静中有动。重在表现晨光与物色。起始首联第1句“翠叠层峦曙色融”从大处着眼,远处落笔,描绘重重叠叠的山峦和那浸染在晨曦中的漫漫翠林。清晨的阳光与无际山色、雾气融在了一起。层层叠叠而又若隐若现的模糊的群山形象,被朝阳抹上了似有若无的淡彩,成为这幅风光画最得体的广阔背景。紧接一句“如珠晓露滴梧桐”。镜头由远处而身边,集聚到身旁的梧桐树,树上刚刚滴下的一颗露珠。一远一近,一巨一细,一者模糊,一者清晰,相映成趣。接着的颔联,“浮屠矗峙浮云外。古刹深藏古树丛”。写景状物从上下着眼,在广阔浅淡的画面上,描绘出了巍峨的佛塔与空中飘动的浮云。塔的凝重、稳固与云的轻柔、浮幻,又是相得益彰,凝重沉稳之中蕴含灵动。继而由塔向下看到佛塔旁边隐于绿树丛中的古寺院。塔之突出,寺之深藏,树之古老,反衬出此处的幽深辟静。以景物言,所写集于一线、一处;以色调言,高塔、藏寺、树丛都比较深、沉、冷、暗。颈联“风漾田波翻碧绿,日烘榴火闪新红”。则从寺院移出,摄取眼前一片碧浪、红花,视觉观察结合着身体所感。微风吹拂,田野荡漾层层碧波;暖烘烘的阳光照耀盛开的石榴花,花变得更加鲜艳明丽,更加热烈耀眼。从景物言,碧波、榴火着眼在面,依色调论,微风、碧浪、阳光、榴花都比较明亮、光鲜,美艳而热烈。灵动中透出勃勃生机。山风、日光、榴火的动与高塔、古寺、树林之静,自然组合,妙趣天成。尾联,“天然一幅佳图画,费尽苍天点缀工”。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由衷赞美天工神力,点染出了如此妙不可言的图画。悦目赏心,欣喜畅快之情,洋溢于词章言语之外。

第2首描写星、人、鸟、霞和败屋、曲径、长堤等,动静兼及而以动为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掺和着极不协调的破败和荒凉。蓝且一语道出,匪患逼得善良的人们纷纷离家出逃:匪患是加深农村凋敝的主要原因。从而揭示出肃清匪患,保地方平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星落人稀鸟自忙,枝头百舌巧如簧”。此诗一开头就从视、听两方面描述了平静山乡异常冷清的景象。乡村8月的早晨,星落El出,凉风习习,正是农民在田间忙碌的好时光,然而这里却很少见到人。一个“稀”字道出了此地此时的冷落萧条,也触发读者内心生出问号。是这方农人疏懒呢?还是这里本来就人烟稀少呢?与人事的冷清相反,鸟JLffl却忙忙碌碌,热热闹闹。树丛中传出它们的一片喧闹声。鸟的热闹更烘托出山乡的萧疏。令人心中油然而生荒凉之感。“晴光绚烂朝霞赤,露气潋清宿草苍。败屋参差幽径曲,垂杨稠密野堤长”。接着再以红霞的热烈,露气飘浮下的苍苍秋草,进一步点染这异常的萧疏、荒凉景象。然后笔锋直击残破凄凉的荒村景物:高高矮矮的破房败屋,弯弯曲曲无人行走的幽径,长堤上长得出奇稠密的垂杨……,这一切都集中坐实了一个“稀”字。如此风光明丽,山清水秀的地方,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人烟稀少呢?“出没匪徒无雅趣,争离美景鼠奔忙”。诗人接着回答:是因为土匪为害,无法生存的善良百姓。纷纷被迫争先恐后地逃离这豺狼横行的地方了。阅读至此,让人不尽惋惜、感叹。诗人对民众的同情、关爱,对土匪的憎恨之情跃然纸上。这一首诗看是写景物,实则着意在人事。由眼见“人稀”写到人走屋坏,再揭示人们被逼外逃的原因所在。全诗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开“人稀”这条主线。

《军次云谷寺晓行书所见》两首,都以写景状物为主。结构严密,注重画面效果,声色兼备,情、景、理自然交融,意在言外。这些都是两首诗写作艺术上共有的突出特点。两首诗的结句评析,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读后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潘大德)P16-18

后记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又是杰出的诗人。

我自幼喜爱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20世纪60年代初在四川大学求学时,对于当时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毛泽东、朱德等的诗词爱不释手,反复吟咏。我还记得1963年10月国庆节那天我在春熙路的成都新华书店购得一本刚出版的《朱德诗选集》时,真是欢喜若狂,如获至宝,经常诵读。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10月我又在重庆新华书店买到了增订再版的《朱德诗选集》 (共选诗90首,比初版76首新增了14首,)。当时我接受了开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选讲”课的任务,经过了两年多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先后编选内部出版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选注》 (1978年12月印)和《朱德诗选注》(1979年11月印。共选诗119首,比《朱德诗选集》增加了29首)。

1986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我又将内部出版的《朱德诗选注》进行修订,删去一首,增加19首,共选诗137首,交给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6月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获得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四川省优秀图书奖,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专家、学者、领导的好评。

2000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持的《朱德诗词集》的编选和注释工作,该书已于2003年12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和出版座谈会,宋平、黄华等老前辈和许多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我也参加了会议,蓝作了发言。

2004年6月,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了朱德研究所。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和研究朱德诗词。

今年是朱德诞辰120周年,为了学习朱德为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品质,为了缅怀他一生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也为了让大家更好阅读、欣赏朱德那些光辉的诗篇。我们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朱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的领导逢先知、李捷、廖心文、陈晋、何火任、吴正裕等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编写了这本《朱德诗词赏析》。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所选诗词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朱德诗词集》为蓝本,在此集所选159首诗词的基础上选出100首诗词进行赏析。

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参阅了《朱德传》、《朱德年谱》、《朱德诗选集》、《朱德诗选注》等有关书籍、评论文章和研究资料,在此向这些作品的作者表示我们的谢意!

本书的编写出版还得到了庹平、于俊道、王纪一、姚建平、孙东升等同志的支持和帮助。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的领导王长楷、张卫平、曹廷华、王之起等同志也一直关心和支持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在此,也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承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此向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表示我们的谢意!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领导批评、指正!

胡国强

2006年2月于朱德研究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德诗词赏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国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213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