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历史(三国就是如此有趣)
内容
试读章节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咣武帝刘秀辛辛苦苦从王莽手中夺过来的政权并没有得到孩儿们的充分重视。从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算起,到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以魏代汉截止,总共196年。实际上,从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人京开始,东汉已经名存实亡,所以东汉王朝的寿命实际只有165年。

东汉桓帝、灵帝时,当权者分为宦官、外戚两派,交替专权。宦官党败坏朝政,抢占土地,贪污敛财;相对而言,外戚一党的窦武等人却比较清正。因此贵族李膺、太学生郭泰、贾彪等人与外戚一党联合,对宦官集团进行激烈地抨击。这些人通常被称作士人,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士大夫。他们品德高尚,时称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外号。

东汉的外戚专权现象非常普遍,只要皇帝娶了哪个女子当媳妇,然后女方那边就会立马举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仪式。东汉第一位专权的外戚是大将军窦宪。汉章帝死后,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他的老妈(窦太后)就垂帘听政,并重用她的哥哥窦宪,皇权自然就落到了窦氏一门的手中。

东汉宦官干涉朝政开始于郑众。窦宪专权,和帝就利用宦官郑众掌握的禁军力量,灭了窦氏的势力,成功夺回政权。也就是说,宦官的崛起是皇帝与外戚贵族权力斗争的产物。而且,与外戚相比,宦官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政坛上更为腐朽的力量。

郑众在和帝登基后就任皇家花园管理员,他虽然是个太监,但为人很有气度,才谋兼备,更重要的是他与皇帝刘肇一样,对外戚掌权很不满。于是,两人一合计,就把窦宪处理了。刘肇事后把郑众升为大长秋,官位不高,权势却不小,皇帝下达的任何诏书都得经郑众之手。但这人居功不傲,和帝一乐,就又加封他为鄹乡侯,从此开创了宦官封侯的先例。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死于德阳前殿。桓帝荒淫了一辈子。却没留下一个儿子。刘志的谥号为“桓”,《谥法》上说:“克敌服远日桓。”这个谥号放在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身上,当之无愧。而放在刘志身上,却是有些夸张。事实上,汉桓帝刘志不仅不能克敌服远,甚至连守边安内都没有做到。  。

刘宏是汉章帝的玄孙,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岽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只有12岁。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人殿内。第二天,刘宏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因灵帝年幼,就由窦太后辅政。

刘宏的运气确实不好,本来他老爸好歹也是个“侯”,自己在家也是有吃有喝没烦恼,哪知现在却从汉桓帝手中接了个烂山芋。当时的社会已经被桓帝搅和得不像样子了: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汉灵帝刘宏是历史上出名的昏君。他的荒淫无耻罄竹难书。随着窦武、陈蕃诛杀宦官的失败,他的生命也完全被宦官所控制。也正是因为经历了那场宫廷政变,他才明白了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想保全性命与地位。就必须要取悦宦官。所以,他立刻就选好了自己的立场:积极维护宦官。他甚至还对人说:“张常侍(张让)乃我父,赵常侍(赵忠)乃我母。”

建宁二年(169年),士大夫张俭揭发宦官为非作歹,宦官反倒打一耙,并趁机大兴党狱,李膺等一百多人遭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张俭四处流亡,在路途上,看见人家就前往投宿(望门投止),都愿意冒灭门之祸而收留他,张俭在众人的帮助下,得以逃到塞外。因为收留他而被追究灭门的,前后有数十家之多,郡县也因此残破。

八年之后的熹平五年(176年)闰五月,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要求解除禁锢,灵帝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收捕并处死曹鸾。“党锢之祸”是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以宦官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而结束。桓帝与灵帝的这两次“党锢之祸”。算是将他们刘家的江山给颠覆了。

宦官专权后。在全国实行独裁统治。那狂妄的程度简直可以和螃蟹相媲美:—二-走路都是横着的,看谁不顺眼就揍谁,揍不过的就来诬告陷害,被陷害的人轻则遭到罢官人狱,重则面临杀身灭族的危险。在经济上,他们兼并土地,恨不得将天下所有的良田美地、山林湖泽都占为已有:在生活上。他们腐化糜烂,挥金如土。啧,狂成这样儿。不灭你们对得起谁?

灵帝搁咱现代就一“宅男”,整天深居内官,变着法地玩儿。内宫无驴,立马就有一太监从外地精心选了四头驴进宫。灵帝见后,,乐得嘴都歪了。每天驾一小车在宫内转着玩。起初,还找一人驾着车,后来,干脆就亲自上阵。皇帝驾驴车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外,于是,京城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模仿。一时民间驴价暴涨。

一天,灵帝正在朝堂上偷偷地打瞌睡,心里直嚷嚷着无聊呢。忽听一阵骚动,睁眼-:看,原来是有个宦官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戴贤冠、穿朝服、佩绶带,摇摇摆摆上了朝。等到灵帝认出这是一只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大臣登时脸都绿了,感到受了奇耻大辱。但皇上骂人,你敢回么?忍着吧!P2-4

目录

第一篇 汉末乱世起风云

皇权衰微,东汉王朝将倾

起义并举,末世无力回天

董卓专权,祸乱朝纲被杀

第二篇 群雄割据天下崩

乱世闹剧,英雄不问出处

父子起兵,开创江东基业

兄弟阋墙,两雄南北对立

第三篇 三国鼎立各逞威

盖世枭雄,曹操一战定中原

笼络豪杰,刘备西南成霸业

千古英才,孙权临危挽狂澜

第四篇 天下一统归司马

光复无望,蜀汉坚挺终有头

政权更迭,东吴苟延命最久

家道中落,曹魏强悍无人留

曲终人散,一壶浊酒留千秋

序言

微历史也即是用“微博体”的形式来记录历史。微博的特点是短小、及时,适于传播。近年来,微博成为国内一种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对于记录历史来讲。它同样也是一个好工具。

因为当今社会生存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奇快,人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耐心静下心来阅读冗长繁杂的历史巨著来获取知识,因而造成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历史知识匮乏的窘况。而《微历史》的出现,除了顺应“微时代”自身的推动之外,更满足了民众自身的一种诉求。因为它将微博体与历史事实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有限的字数里以精当的内容浓缩精华,言简意赅、字字珠玑,的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历史的可能性。无须持久集中的阅读时间和专注严肃的阅读态度,无需专门的历史或理论素养,茶余饭后,公交车上,花费5分钟翻阅一下,你就会有良多收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你可以说它是群雄并起,也可以说它是群魔乱舞,不管怎样,它的精彩度都不会因此而降低。

张角发动了起义,却由于缺乏军事素养,几十万兵力被打得落花流水;何进要诛杀宦竖,不过手起刀落的事,竟搬请董卓助力,结果不明不白地被太监所杀;董卓进入京都,原本可以挽天下大势于将颓,却擅自废立,秽乱宫廷,成为众矢之的,死在最信任的人手中:王允杀了董卓,正可实施仁政,延长东汉政权,却因为器量狭小,不给董卓部下留后路,结果被董卓部下送上了死路。

放在其他时代,这些风光一时的枭雄也许可以成事,然而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能经受历史考验的人必然是非同凡响的真英雄真豪杰。曹操是身经百战的混世英雄,刘备是屡败屡战的孤胆英雄。孙权是根深蒂固的世家英雄。历史为三国拣了三位了不起的英雄,只见他们,彼此合作着,但也彼此争斗着,谁能笑傲到剧终,谁能射中那只左奔右突的白鹿,一场场异彩纷呈、斗智斗勇、穷尽谋略的角逐正等待着他们去激情演绎,尽展风采。

本系列图书在编写上遵循既严肃认真,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原则,本着引导广大读者在轻松快意的阅读中获取历史知识的宗旨,在选材上以正史为主、野史为辅,在笔法上力求做到短小精悍,生动幽默,灵活流畅,妙趣横生。令阅读者徜徉历史海洋时兴致盎然,回昧无穷。

内容推荐

《微历史(三国就是如此有趣)》(作者丁振宇)是《微历史》系列图书之一种。该系列图书以史料为基础,将每个时代的掌故、人物、言论、事迹用“微博体”描述,一段一事一人,语言轻松活泼风趣。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多少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诞生期间,三国也是最为人熟知却又最易被误读的时代,演义小说代替正史留给世人最深刻记忆……《微历史(三国就是如此有趣)》通过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见微知著,管窥三国,去回味,去思索。

编辑推荐

本系列图书在编写上遵循既严肃认真,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原则,本着引导广大读者在轻松快意的阅读中获取历史知识的宗旨,在选材上以正史为主、野史为辅,在笔法上力求做到短小精悍,生动幽默,灵活流畅,妙趣横生。令阅读者徜徉历史海洋时兴致盎然,回昧无穷。

这本《微历史(三国就是如此有趣)》(作者丁振宇)是其中一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历史(三国就是如此有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振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00706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