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舞动白蛇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这一次,穿过「云门」,我们选择一本又一本的经典,好回到那个永远青翠的心灵故乡。本书是“看云门读经典”系列之一,白蛇故事,唯美感性的文字,重述《白蛇传》凄美传奇;白蛇典据,追索白蛇故事的源泉,步入传统文化的堂奥;白蛇云门,华丽精美的图片,呈现云门舞者的动感舞姿。透过文字的诠释、图片的呈现、背景的注解,将云门舞集的经典舞剧《白蛇传》,解构后重组,引领读者走进经典的世界,在宽阔的文学、历史、美学、艺术大河中自在泅泳。

内容推荐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哈,断肠也无怨/雨心碎风流泪噫/梦缠绵情悠远噫/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和你化做一团火焰

《白蛇传》故事流传久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原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期待着被不断解说与颠覆。云门舞集的舞剧《白蛇传》在这方面具有开拓之功。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学家蒋勋撰写,以唯美感性的文字,重述《白蛇传》凄美传奇;追索白蛇故事的源泉,引领读者深入传统文化的堂奥妙;最后以华丽精美的图片,呈现云门舞者的动感舞姿。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新的艺术形式而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复兴,本书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尝试。

目录

序 憧憬与悸动林怀民

白蛇故事

 缘起

 修行

 白素贞

 西湖

 游湖·借伞

 许仙

 药铺

 成亲

 法海

 端午节

 原形

 盗仙草

 金山寺

 水漫金山

 断桥

 合钵

 雷峰塔

 祭塔

白蛇典据

 白蛇传始末

 人与兽

 蛇图腾

 基督教的蛇

 修行

 西湖十景

 伞

 中药铺

 端午节

 原形

 金山寺

 许仙

 青蛇

 断桥

 钵

 雷峰塔

 颠覆与原型

白蛇云门

 云门舞剧《白蛇传》

 1975年9月2日于新加坡国家剧场首演

 编舞:林怀民

 舞者:吴兴国(许仙)、吴素君(白蛇)何惠桢(青蛇)、刘绍炉(法海)

 舞台道具:杨英风

 音乐:赖德和《众妙》  

附录 云门舞集简介

试读章节

缘起

不知道为什么是“蛇”?可以是《青蛙王子》中受魔法诅咒的“青蛙”,或是像《天鹅湖》中的公主,被法术封锁在天鹅的躯体里。

蛇好像比青蛙或天鹅可怕得多,呼唤起我们身体里自己不敢面对的部分。

你看到蛇的图片时会不自觉地转过头避开视线吗?

一条白色的蛇。小小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口吻。常常昂起头,一动不动,好像凝视着什么。

蛇是这么安静的动物。它对一点点空气中的躁动,都会有反应。有一片枯叶掉落下来,在风里簌簌响。蛇被惊动了,转动口吻,眼睛凝视风来的方向。

它定定地看着空中,枯叶已经坠落。它看着空无一物的远方;它看着风,看风在旋转,风在慢慢流动。

它想像自己也是风,身体便蜷曲流动起来。

有些地方的人把蛇叫做“长虫”。“风”这个汉字古体里也有“虫”。风是一种虫吗?

它像一缕风一样,穿过布满枯叶干草的森林。像一道细细的水流,无声无息渗透消逝在沙地上。

最灵敏的心,最机警的眼睛,才会发现白蛇的踪迹。

这条蛇,它是白色的。像月光一样白,像冬天的雪,像初春细雨里梨花的花蕊。

曾经有人在月圆皎洁的夜晚,看见白蛇一一闪,从湖边的水波隐入草丛。

是刚入夏的六月,茉莉开成一片,空气里都是浓郁的花香。

因为花的香气,那个人睡不着觉,走到湖边散步闲逛,看湖面上月光一波一波涌起来。

他觉得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花香和月光像是魔咒,像是催眠的药剂,渗透进他全身的皮肤毛孔里,他来不及惊叫,那条白蛇忽然回转口吻,定定地看着他。

他吓住了,一动也不动。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白色,像透明的玉,这么寒冷,好像使入夏的郁热里也可以飘雪。

他也忘不掉那一双眼睛,定定地看了他一下,好像扫描了他的一生,瞬即消逝了。

他清醒过来,什么都不见了。

好像刹那间,恍恍惚惚,看到了自己的来世。

“我的来世会是一条蛇吗?”他沉思着,“或者,蛇是我的前生?”

那蛇的眼神,再也没有消失过。那蛇的眼神一直停留在空中,无所不在。

那条蛇也记住了那张年轻的男子的脸。记住他月光下有些苍白的额头,记住他斜伸向两鬓的黑黑的眉毛,记住他直挺挺的鼻梁,鼻梁两侧黑白分明的眼睛,有点惊慌、有点好奇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我!”白蛇这样想,好像被什么东西触动了,心腹深处有一点点的痛。

白蛇也记得那男子微微张开的嘴,很丰润的嘴唇,像浅粉红色的珊瑚,像秋天芙蓉的红艳,那么醒目,使人眼睛一亮。

白蛇的记忆使心腹深处一直微微痛着,好像一根剌扎在那里,没有拔去。白蛇第一次有了性别的意识,她觉得自己是一名素妆的少女,在月光下的湖边徜佯,而那年轻男子偶然走过,看到了她,停下来,呆呆地望着,他们好像在彼此的相视凝望里许诺了什么,许诺共同修行一段故事。修行  常常是因为心腹里的“痛”,生命才开始修行吧。

白蛇怀抱着所有的记忆蜷缩在湖边一处隐秘的洞窟里,好久好久,一个季节接着一个季节。夏天过完了,秋天到处落叶,接着,冬天又来了。洞窟外面飘飞着大雪,她觉得身体里的记忆和血液一起冻结成冰了。血液无法流动,记忆也无法流动。

凝冻的记忆像一块牢固的冰砖,敲不开,打不碎,需要温暖的身体来融化。“温暖的身体!”白蛇嘴角微微抽动,透露着一点点不容易发觉的感伤。

“我需要一个温暖的身体!”白蛇这样想。她思念一个温暖身体的时候,左边眼角流下一滴泪来,但瞬间也凝结成了冰冻的泪花。

湖边的居民都知道,冬天是蛇睡眠的时候。所有的蛇都蜷曲着,一动不动,度过寒冷的冬天。

他们不太清楚,这是因为蛇在修行。每一条蛇怀抱着一个偶然的记忆,怀抱着记忆在身体里微微的痛,努力修行。这个“痛”,像一个胎儿,蜷曲在母体里,有可以觉察的胎动。母亲越是安静不动,越是感觉到胎儿在心跳、呼吸,在试着伸展四肢,在哭,或在笑……

修行就是非常漫长而艰难的等待吧!

修行也就是很专一认真地去等待心腹中的“痛”孕育成一个胎儿,孕育成一个新的生命,新的心愿的完成。

白蛇的艰难修行是那一张年轻男子的脸,是他定定的眼神,是那注定来世要再彼此相认的笃定表情。

所以,冬天是等待的季节,冬天是把心愿藏在心里的季节,像一枚种子,在硬硬的壳里藏着一点点等待发芽的胚胎,那个胚胎叫做“仁”,是杏仁的“仁”,瓜子仁的“仁”,那是发生生命的部分。

白蛇的心腹中有了“仁”。她有记忆,有眷恋,有怀念,有怜爱,有忧伤,有向往,有期待,有至死不悔的坚持。她,开始修行了。

有关白蛇修行的方法,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但都有些荒诞不经。

基本上,蛇的修行,或每一种生命的修行,其实都非常神秘,不那么容易让别人知道。

修行一定是极其孤独的!太喧嚣热闹,都不会领悟修行的葸义。

有人说白蛇修行了五百年!

“五百年!”多么漫长的岁月啊!高山崩塌了多少次?大海枯干了多少次?大地翻覆了多少次?朝代兴亡了多少次?夫妻亲人聚散了多少次?肉体形成和毁灭了多少次?

白蛇在一切的形成及毁灭中坚持一动不动地修行。

她看到高山崩塌了,知道高山只是幻象;看到大海枯干了,知道大海也是幻象。她看到自己的肉身,通过一次又一次蜕换的变化,她知道连自己的肉身也只是幻象。

“但是,那心中微微的‘痛’呢?”她从长久的睡眠中睁开眼睛,看到那一张年轻男子的脸,眉目分明,好像一弯新月,好像秋天初绽的芙蓉,对着她微笑。

她也笑了起来。

她发现自己有了柔软的两腮,尖锐的齿牙也不见了,口吻向前突起,变成一条小巧精致的鼻梁,鼻梁下有红润的嘴唇,吐出温暖的气息,在空中停成一缕白色的烟。

五百年,很漫长的一次修行,她开始找到自己的女子美丽肉身。……P8-13

序言

序 憧憬与悸动

每隔一阵子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常以传统文化作为当代舞蹈创作的题材。

这样的问题使我诧异。

在文化自信充沛的国家,传统是当代的一部分。在英美,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在每个时代不断地被重新诠释,这是一种自然。没有人会觉得是一个问题。

传统文化,不管是民间故事、文学经典,或书法美学都是我的眷恋。

童年时代,自娘子透过漫画、“七百字故事”、各种戏曲和电影,成为一位可亲的女子。同样的,我觉得宝玉、黛玉、宝钗、熙凤都是我的朋友,我也在某些朋友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而在江边散发苦吟的屈原,对我始终是个谜样的人物。我的好奇最后逼着我要去把云中君、湘夫人这些《九歌》中的人物搬上舞台。

传统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像空气和水。某种感动沉淀下来,就会呼唤着成为一个作品。

我的西方朋友有时也问我,为什么我对他们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可以跟他们交谈讨论,而他们对东方,或中国文化却所知甚少。

百年来政治经济“西风压东风”的局势,造成我们向往西方,漠视自己文化的情形。我对那外国朋友说,向西方学习也许是一种“不得不已”。

有一天我说,京剧的《伐子都》很像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跟我一起去看戏的友人笑着纠正我:应该说《麦克白》很像《伐子都》吧。

我很惭愧。我的确是先读了《麦克白》再遇到《伐子都》。

作为一个华人,中华文化不一定就在自己身上。传统文化需要深入学习,像我们认真去学英文。

人人努力学英文,我们不知不觉舍近求远,放弃了血缘的文化。这是惨痛的损失。

在好莱坞电影主掌全球通俗文化、网络无远弗届的时代,西方商业文化往往成为许多人全部的“精神食粮”。于是,许多孩子是从迪斯尼卡通认识花木兰。

全球化不应该是自我放弃。传统涵括了民族的敏感和智慧,前人对生命的想像。如何丰富我们的想像,进而用当代的眼光重新诠释古老的素材,丰富今天的文化,才是正确的课题吧。

怀着这样的思考,我不知不觉编了一些“古话新说”的舞蹈,让新世代的观众从云门的舞台认识了白娘子、贾宝玉和云中君。

从书法美学发展出来的舞作《行草》首演后,我收到不少观众信函,说看了舞以后,他们重新体认书法之美,而重拾毛笔。这是对我一生最具鼓励性的舞评。

谢谢蒋勋先生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用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的方法追索我舞作的根源,让更多的读者像当年读“t百字故事”的我,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生命因此而壮阔,使我常对着繁星的夜空憧憬,悸动。

林怀民

云门舞集创办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舞动白蛇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49111
开本 32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4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