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这个毫不起眼的书名约等于无名,重复几率极高,但毫无疑问,本书是海德格尔著作中值得重视的一部。法国的《读书》杂志甚至把本书选人“理想藏书·哲学类”(世界古今哲学)前十种,把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哲学史上的经典相提并论。书中收集十一篇文章,篇目安排决不是任意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图书 | 演讲与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这个毫不起眼的书名约等于无名,重复几率极高,但毫无疑问,本书是海德格尔著作中值得重视的一部。法国的《读书》杂志甚至把本书选人“理想藏书·哲学类”(世界古今哲学)前十种,把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哲学史上的经典相提并论。书中收集十一篇文章,篇目安排决不是任意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内容推荐 海德格尔的这个集子收有十一篇文章。除一篇作于1936—1946年间,其余均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0—1954年)的作品。全部文章并没有简单地按创作的时间次序排列起来,而是被编为三组。第一、二组各为四篇,第三组为三篇。既分三组,自然就有个“主题”的问题了。第一组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存在历史”的“另一个转向”意义上的技术之本质.形而上学之终结问题的思考;第二组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存在的“聚集”运作以及与之相应的本源性“思想”的思索;第三组的主题是早期希腊思想,是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的“第一个开端”(前苏格拉底思想)的探讨。由此可以看出,本书虽说被标以一个平淡无奇的名称“演讲与论文集”。但作者在篇目安排上决不是任意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技术的追问 科学与沉思 形而上学之克服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第二部 什么叫思想? 筑·居·思 物 “人诗意地栖居 第三部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残篇第五十) 命运(巴门尼德残篇第八,第34-41行) 无蔽(赫拉克利特,残篇第十六) 说明 编者后记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演讲与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马丁·海德格尔 |
译者 | 孙周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32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5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克莱特-科塔出版社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