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悠游小说林/文化生活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是由意大利符号学家、哲学家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书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内容推荐

“来与我共同漫步,一起穿过这多汁多叶的叙事之林吧……”有了我们的游伴或导游安贝托·艾柯,谁又能拒绝这样的邀请?在这本趣味盎然的书里,我们将和他一起去探索小说形式和手法的复杂与吊诡。艾柯用一个小说家的技巧将我们诱入其中,让我们成为他的合作者,一同创造他的文本,或一同调查小说的一些最基本的机制。一个文本怎样发出寻找理想读者的信号?它又怎样通过它的风格和声音,来为作者找到舞台上的位置呢?“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之间关系如何?叙事又是怎样带领着我们,一步步迷失于其深不可测的空间之中?

艾柯将枯燥的、令人望而却步的符号学和叙事学变成了一种智力的游戏和知识的愉悦,并慷慨地与我们分享他作为一个读者的秘密——从童话到福楼拜,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从乔伊斯到普鲁斯特,从伊安·弗莱明到米奇·斯皮兰和《卡萨布兰卡》,当然还有他最喜爱的文本之一——奈瓦尔的《西尔薇》,其阅读之广泛令人惊叹。作为一个著名的“模范作者”和充满热情的“模范读者”,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地热爱小说,怎样一再地迷失于叙事之林,并且说,为了成为荣誉公民,我们必须是老练敏锐的读者。

目录

第一章 踏入丛林

第二章 洛瓦西之林

第三章 林中徘徊

第四章 可能之林

第五章 萨尔瓦多尼路奇案

第六章 小说议定书

注释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我要以唤醒对伊塔诺·卡尔维诺的记忆来开始我的演说,八年前他也曾被邀请来这里进行六场演讲,但他生命仅剩的时间只够写完其中五篇讲稿。然而我现在唤起他的名字,却并不只为表达对一个已故老友的情谊,还因为他是那部《寒冬夜行人》的作者,因为他在这部小说中对读者的强调,更因为我的讲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

卡尔维诺的这部小说在意大利发表的同年,我自己的一本书也出版了。其实这本原题为《童话中的读者》(Lector inFabula)的书的题目只有一半与其英文版译名《读者的角色》(Roles of the Reader)相契合。因为如果直译成英文,这个题目将难以达意。这是由于,在意大利语当中,有一个叫童话中的大灰狼(1upus in fabula)的俗语,相当于英文中的speak of the devil,意思是人们正在谈论的人忽然不期而至。不过,这意大利俗语说的是出现在所有童话中的大灰狼,而我指的却是读者。事实上童话里出现的不只是大灰狼,有时候你甚至会发现食人妖之类。但对一个故事而言,读者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是指讲故事的过程,更是指故事本身。

今天的读者拿我的《读者的角色》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相比,可能会觉得我的书是对他的小说的一种回应。但事实上,这两本书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我们对彼此的工作互不知情,虽然我们长久以来脑中都萦绕着同样的问题。当卡尔维诺把书寄给我的时候,他肯定也收到了我的,因为在献词页他写道:“给安贝托:读者在上游,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下游。”(A Utuberto:superior slabat lupus,longeque inferior Italo Calvino)这一引用一定是从费德鲁斯④狼和小羊的童话里得来的(大灰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卡尔维诺显然是在暗指我的书名。但“在下游”这一既可以代表“在河的下游”,也可以理解成“卑微”、“渺小”的用语却带着些模棱两可的指涉。如果“读者”只有字面的意思,也就是指我的书名,则卡尔维诺要么是嘲讽地选择了一个谦卑的角色,要么是骄傲地选择了正面的羊的角色,而把邪恶大灰狼的位置留给理论家。但,如果考虑到“大灰狼”的隐喻,即是指读者,卡尔维诺则是在郑重地作出声明,并向读者的角色致敬。

也为了向卡尔维诺致敬,我要把我讲座的起点定在卡尔维诺的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第二篇上。这篇“备忘录”是献给叙事的简练的,其中提到了他所编撰的《意大利童话》中的第五十七篇。

    

一个国王生了病,医生对他说:“王,你想要痊愈,就必须得到一根食人妖的羽毛。这很不容易,因为食人妖逢人便咬,从不留下活口。”

国王传话给手下每一个人,但没有一个肯接下这个任务。他随后问了他最忠心耿耿、胆量过入的随从。

随从答应了国王,他被带到一条路上,然后被告知,在一座山顶上有七个洞穴,食人妖就住在其中一个里。

    

卡尔维诺说,此中没有一个字谈到国王得了什么病,以及为什么食人妖会有羽毛,或者那些洞穴长什么样子。他称颂了这种叙事当中的简练,虽然他也承认,这种对简练的迁就并不能否认语言的迂回也能带来阅读的乐趣。。我会在我的第三讲当中重点关注语言的迂回。现在我们仅仅需要指出,任何叙事性的小说都命中注定必须简练敏捷,因为,在塑造一个包含万物的世界的同时,小说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小说只能对此提供暗示,再要求读者去弥补一系列文本没有填满的小缝隙。总的来说,每一种文本都是一台需要读者手工操作的懒洋洋的机器。如果哪一部小说说出了所有读者想读的部分,可怕的问题就会出现——它将会没完没了。就像我打电话告诉你我会上高速公路,并在一小时内到你那里,你并不希望听到我再告诉你,我会开着车上高速公路一样。P1-3

后记

第一次读到艾柯的符号学论文是在16岁刚进大学,是时只觉天昏地暗,无法不去误读。而被《傅科摆》的迷宫所迷倒是在17岁,对我而言这是部无限的符号小说,作为人物与事件的符号过于随意的流动让人不得不迷失其中,于是在我个人的阅读史里,这也是一次愉快的误读经历。而18岁,我真正下定决心,去做一个艾柯的模范读者,试图解开围绕他作品左右的符号流动方式,我选择的方法则是去转化一种符号——也就是翻译。

这部《悠游小说林》作为1994年艾柯在哈佛大学的诺顿讲座稿,初次躺在我手里是在2004年,也就是它发表的十年以后。十年之中,现实世界变化巨大,小说世界却仍然和平安详,小红帽仍然是小女孩的枕边故事,而“阿哈密也仍然住在那个不存在的地方”。与其说“写下就是永恒”,不如说阅读(无论模范阅读还是误读)让时间超出分秒之现实。而我本人,则在阅读时间之上又增加了“翻译时间”,多么庆幸,能让这种阅读拉得更长,长过文字、长过故事、长过为文字所吸引的时间——这个时间,对我是一年,但对我的记忆,则更长,也许长过永恒。

《悠游小说林》本身无疑是给“在上游的读者”的一次颁奖礼。被《西尔薇》之雾笼罩的普鲁斯特得到的是最陶醉奖,争相模仿《洛基恐怖秀》的观众可封最狂热读者,而秘密(或伪造)文献的读者可谓最能煽风点火,又至于《三个火枪手》面前的艾柯自己,则是当仁不让的最刨根问底奖。艾柯对候选人的毫不挑剔也无疑是此书如此好读的原因。他松弛的态度本身决定了在他眼里,读者是一种符号,他们在文字世界当中的漂流应当随意,惬意,甚至肆意。同时,对不合格的、非模范的读者或作者,艾柯则把他的调侃本性发挥到了极致,从捧着蜂窝吃不到蜂蜜的笨熊,到发明了一条不存在的路的大仲马,你可以看懂误读所发生的轨迹。

读书的轨迹好比人生的轨迹,又好比翻译这本书的轨迹,最末艾柯告诉我们,你就像阅读小说一样阅读着自己的生命,从一个人为设置的起点(好比你出生的那秒,小红帽拎起糕点篮的那刻,或者我拿到《悠游小说林》的那天)开始,你尝试倒着或者顺着时间寻找失落的片段,时而因为回忆而闪回,时而又因为迫不及待而突飞猛进。

我要感谢提携后进、接受我稿件的三联书店,我区区大三的学历和远不够扎实的知识底蕴竟然没有吓退他们,这才得以让我在电脑里怀胎十月的稿子突飞猛进地有了最好的归宿。而倘若不是这个机会,我也不会认识一字一句仔细推敲我的稿子,并与我共同斟酌概念的梁晓冬老师。还有我至今未曾谋面的社科院外文所的郭宏安老师、刘雪岚老师,他们的热情相助令我感念。这阅读、再阅读、转化、再转化的过程,也正是艾柯所谓的几种时间的重叠,让我学会争做更模范的读者、并谨防误读行为的发生。另外,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空旷的田地、清爽的空气和新闻系松散空闲的学习生活也是我要感谢的,倘若不是那么的远离喧嚣,我想我也无法做成如此让我热爱的工作。

还必须感谢生我养我,并在我生命中每一刻不厌其烦对我时时督促的父母,你们给了我那个原点,给了我无论正确解释生命,还是将其误读的选择权。生命中那么多的朋友,对我仿佛都像树林里的植物,无论你们是苔藓、蘑菇还是灌木,都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并相信写作、翻译、求知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徘徊慢步,那是我们必须去享受的。

最后,自然要把敬意献给始终在上游的读者,也就是在上游的你们。这不是本难读的书,甚至是本能让人不仅对小说,也对自己的生活持更松弛态度的书。我能想像1994年在哈佛大学里假想着艾柯背后有只犰狳时听众们的笑声,也希望你读着这本书的时候,能够一样愉快。

俞冰夏

2005年4月5日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悠游小说林/文化生活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安贝托·艾柯
译者 俞冰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2844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4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54-53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