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毕加索论艺/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毕加索立体派的领袖。其创作种类丰富而风格多变,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他认为,自然和艺术是两种多变而有区别的东西。它们永远不能成为同一的东西。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立体派主要是描绘形式的一种艺术,当形式实现后,艺术便在形式中生存下去。本书为您详细讲解了毕加索对艺术理论的认识。

内容推荐

20世纪西方艺术呈现出艺术理论代替艺术作品的现象,艺术似乎进入最后的航程。正如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图尔(Artur C.Danto)所说,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趋于无穷,而作品客体接近于零,结果在终点剩下的几乎全是理论了。艺术在对其自身的纯粹思维的光辉照耀下被完全蒸发掉了。艺术快要终结了。

然而我们认为,艺术是不会终结的,对于世界艺术来说,东方艺术无论其形态,其理论,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富矿。即使就西方艺术来说,也仍有着新的发展余地。至于后工业乃至后信息时代的艺术发展状态,我们将在我们共同主编、许多海内外学子积极参与的《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西方当代艺术流派书系》中逐步予以介绍。

这套书系的主编和各卷编著者都是从事美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其指导的研究生;由于过去所见的外国艺术家的艺论大多比较零散,这套书系的编著者特地从国内外收集、编译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目录

毕加索传略

毕加索论艺

一、夫子自道

二、抽象画

三、谈临摹

四、谈公众

五、至理名言

六、谈画家

七、关于立体派

八、谈《亚维农少女》

九、谈绘画与摄影

十、谈艺术与真实

十一、谈制陶

十二、论现代艺术

十三、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

十四、谈《格尔尼卡》

十五、与泽沃的谈话

十六、安德烈·瓦恩诺德的访问记录

十七、学习儿童画

十八、谈画展

十九、谈加入共产党

二十、谈《战争》与《和平》

二十一、谈美

毕加索年表

图版

试读章节

    毕加索的脸谱

对毕加索而言,人是他惟一感兴趣的东西,生活的全部现实就是人们的头颅、面部和身体。他从不放过每一张无论是男人的、女人的、孩子的睑,竭力地深入观察。面部是心灵的镜子,无论男人女人,总不可避免地会有一点生机的秘密流露出来,毕加素决心渗透进掩盖着这生机的秘密。他曾用循规蹈矩的自然主义手法,对脸部外形仔细地画过许多逼真的肖像。例如20年代前期为妻子奥尔加所画的古典主义肖像和朋友们所画的细笔素描,然而这些好像只不过是他对自己能力的测验,或者只不过是戏谑性的模仿。当发现了立体主义的方法后,他用这种方法画了大量肖像,他试图将每一个存在的而非看到的面全都画出来,试图从一种最为全面的角度表现对象。这类作品如伏拉、乌德、肯惠拉等人的肖像;尽管画面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人们仍能一眼就认出模特。以此为开端,毕加索在形似之外更倾向于神似,趋向于视觉上的追求。他真正的课题是追求潜在的涵义,追求人类脸部本质的表现。他为这课题提供了许多解决的办法,但是他有意让各种办法只是暂时性的,或者说只是作为下一步的垫脚石。例如30年代前期以玛丽·蒂蕾斯所作的一系列肖像,毕加素把对象概括为圆润的曲线;30年代后期朵拉·玛尔的肖像则较多用硬边,同时将对象的一种惯常情态概括为具有普遍性的模式。例如《哭泣的女人》,表现一个泪流满面的女人,牙咬手帕以努力控制自己哭出声来。似乎这女人的痛苦不仅表现在一双泪眼、抽搐的面颊,而且表现在她的手上、手帕上,甚至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痛苦。这样一个哭泣的女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描绘模特朵拉本人,而是一切哭泣者的生动写照。在努力提炼自己个性的同时,他追求表现脸部的永恒性。毕加素在他画的这些脸谱上,下了很大气力。

同时毕加索也在色彩和光线上赋予这些脸以生命,他以现代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刨作的少女雕像——译注)般的全部热情奉献给这些肖像。

朵拉·玛尔的面孔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毕加索创作和重新创造人的头部的基本原形。他注意观察她的表情和姿态,研究每一根线条和每一个平面,十分细致地处理她的外表,还常常把她的容貌和富有诗意的幻想结合起来。她曾以水中半神少女的姿态出现,又曾以幻想的乌形生物的姿态出现。

他还利用面孔的特征作素材,创造出更为复杂的形象。他通过长期观察以及大量的习作,深深地了解了人或动物、植物的特征。他在这些特征中偶然插入另一个原形的特征,例如他所创造的狗与女人组合的头,或是在人身牛头怪组画中,头部都是人、公牛和狗的特征的组合物,没有人像毕加索那样敢于毁坏人的头部、重塑人的头部,也就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创造出如此丰富的视觉形象。

P41-42

序言

20世纪是世界美术的转折时代,是大师辈出的辉煌时代。

为了从理论上扼要勾画美术思潮的百年轨迹,我们拟主编两套丛书:《20世纪中国大师画论书系》、《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

这样,横看是大师画论精萃,纵观是百年思潮简史,是对美术理论由点到线的大笔梳理。

《20世纪中国大师画论书系》已于1999年出版,这套《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便是它的配套书系,由于其中收录的大师言论超出了绘画的范畴,故改“画论”为“论艺”。

外国艺术,特别是肇自希腊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西方古典艺术,经过长达五百年的历程,已经完成了一套成熟的写实体系,面临着观念和形态的突破和新变。但是这种变革并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在古典体系中早已孕育着现代的萌芽。

——乔尔乔内开创了16世纪的威尼斯画派,实现了绘画由人物到风景、由叙事到抒情的转变,为19世纪马奈的光色探索打下了基础。

——卡拉瓦乔推动了17世纪的启蒙潮流,实现了绘画由风景到景物、由内容到形式的转变。为20世纪塞尚的形式探索开拓了道路。

——马奈、莫奈创立了印象派,从风景画的刨作中推进了光色变化的描写方法,使后来的西方画派得以从题材和主题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塞尚是绘画形式因素的发现者,完成了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几何程式的研究,使西方绘画同模仿实物的成规戛然决裂。

康定斯基把现代艺术的灵感源泉概括为三种:一是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由此涌出了1910年前的印象派绘画;二是内在感情世界的非理性自发表现,由此涌出了1910—1921年的表现主义抽象;三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理性加工,由此涌出1921年后的结构主义抽象。20世纪的西方美术,打破了古典写实传统,裂变为纷纭多姿的现代艺术流派,大大拓宽了艺术的视觉灵感源泉,进入多元共生的艺术新天地。

我们的老师,著名西方美术史专家吴甲丰,则以艺术形式的演变为标准,概括地把注重形式探索的现代流派称为“正统的现代主义”;把赋予形式以表现或观念内容的现代流派称为“非正统的现代主义”。后者实际上已经孕育着后现代艺术的萌芽。

本书系依照由正统到非正统,亦即由外在印象到内在表现的大体脉络,收录了在20世纪世界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12位大师的艺术语萃。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国画家,野兽派的领袖。他指出,野兽派的出发点是重新寻得手段的纯洁性和表现内心幻象的可能性。他的灵感常常来自东方艺术。他虽然爱用纯色平涂,色彩鲜艳,但并不“野兽”般刺激,他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它像一种镇定剂,或者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生于西班牙,卒于法国,立体派的领袖。其创作种类丰富而风格多变,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他认为,自然和艺术是两种多变而有区别的东西。它们永远不能成为同一的东西。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立体派主要是描绘形式的一种艺术,当形式实现后,艺术便在形式中生存下去。

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生于俄国,后去慕尼黑学画,创立“青骑上”团体和跃动的纯抽象风格,曾任教于包豪斯学院,有《论艺术中的精神》、《回忆录》及《点、线、面》等著作出版,对发展现代艺术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艺术重要的是精神,内在的音响。客观物象损害了绘画,抽象绘画是“无物象的”表达形式,它比有物象的画更广阔,更自由,更富内容。绘画和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可以“听”色彩和看“声音”。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荷兰画家。曾受立体丰义影响,对神智学很感兴趣,是“风格派”冷静的纯抽象风格的创造者。他提倡“纯粹造型艺术”,预言纯粹的造型在未来时代将替代艺术作品。他认为,在自然里,一切关系是被物质的幕遮盖着。要使一种艺术成为抽象的,这就是说要它不表现出和那在自然角度里所见到的事物的关联,物质的非自然化规律,就具有根本重要性。他扬弃自然的和谐关系,把纯粹的三原色(红、黄、蓝)放在和那三非色(黑、白、灰)的对立里,带进空间、力和音响能力的另样关联里。对此,他宁愿不用和谐一词而用“平衡的造型”。

克利(Paul Klee,1879—1940),瑞士画家,移居慕尼黑,曾参加“青骑士”展览,任教于包豪斯建筑设计学校,并有《教学笔记》出版,其绘画理论对20世纪现代艺术有重大影响。他认为艺术是形式,是比喻,是生命,是演进。造型艺术从来不是在一个诗的情调或观念中开始,而是在创造一个形象或许多形象,在协调几种色彩或音调,通过动的平衡建成宁静,在最高境地里开始那充满秘密的事物。他的一段著名艺论,被引作他的墓志铭:“我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因为我与死者住在一起,正如我与未生者同居一处,多少比往常更接近造物的核心,但还不够近。”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法国画家,移居美国。他以达达味的作品,如把小便池送到展览会当作品展出,给蒙娜丽莎画胡子等闻名于世。他之所以几乎每件作品都成为划时代之作,并成为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在于他完全改变了艺术的观念,把艺术放大为做人,放大为人生,由区别于生活的方向带上了混同于生活的方向。他认为人由于分别的观念,比较的方法而产生的是非、好坏、逻辑、定义,实际是相当不明智地破坏了事物的原质。他的精神特别地接近于东方,接近禅宗以相对、相反的两面互为依存、包容、转化、浑然于廓的路子。他的所思所为是要把人带出自建的监牢,进入一种无分别、无差异的本真状态。

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爱用极为写实的手法组合极为荒诞的意境,在一个画面里容纳引发相关联想的多种形象。他说,绘画是具体的非理性和想象世界的手工彩色“照片”。它以谵妄联想和解释的批判的和有秩序的具体表现为基础。他那蓬起的一缕头发和高翘的两撇胡子成为他独特的形象“标徽”。

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英国雕塑家。他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又十分喜爱原始艺术和亚非、拉美艺术。他的作品古拙、沉稳,大胆突破传统雕塑的造型,在实体中挖出空洞,赋人体以抽象内涵。他的一些大型雕塑被安放在伦敦、纽约、巴黎等大都市的公共场所。他的理论有许多是对自己作品意味和构成的阐释。

纽曼(Bamett NewInan,1905—1970),美国画家。纽约“艺术家主体”的刨立者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发起者之一。他既反对美国地方主义画风,也反对欧洲大陆的几何抽象主义。他强调应该解放人类对崇高的追求,对绝对情感的欲望。呼吁画家要把自己从曾经统治了画坛的对回忆、联想、怀旧、传奇故事以及神话的追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造自足的形象。

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画家。曾留学德国,旅行北欧,多次访问中国。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他对艺术理论、音乐有一定造诣,擅长散文。著有《东山魁夷》11卷。

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1923—  ),西班牙画家。非形式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力图超越过去任何一种流派,发展一种奇奇怪怪的风格。他艺术实验的多样化被人们视为“非正式”的和难懂的。他承认受到过东方哲学的影响,并在巴塞罗那筹建了西班牙第一个东方图书馆。也许为了表明自己的创作思想,他在晚年写下了回忆录,从反对佛朗哥政权到在马克思主义中获得创作灵感,他的个人经历具有公开的政治意义,而他的作品更像是一部“改造社会的小型发动机”。

沃霍尔(Andy warhol,1927—1987),美国画家,电影制片人。流行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他做过十年广告设计,因展出汤罐头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刻”而闻名。他的作品通过丝网印多次复制,形象冷漠,多是人们每天接触却又丝毫不注意的东西,但他善于将绘画和电影结合起来,制造轰动效应。

20世纪西方艺术呈现出艺术理论代替艺术作品的现象,艺术似乎进入最后的航程。正如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图尔(Artur C.Danto)所说,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趋于无穷,而作品客体接近于零,结果在终点剩下的几乎全是理论了。艺术在对其自身的纯粹思维的光辉照耀下被完全蒸发掉了。艺术快要终结了。

然而我们认为,艺术是不会终结的,对于世界艺术来说,东方艺术无论其形态,其理论,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富矿。即使就西方艺术来说,也仍有着新的发展余地。至于后工业乃至后信息时代的艺术发展状态,我们将在我们共同主编、许多海内外学子积极参与的《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西方当代艺术流派书系》中逐步予以介绍。

这套书系的主编和各卷编著者都是从事美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其指导的研究生;由于过去所见的外国艺术家的艺论大多比较零散,这套书系的编著者特地从国内外收集、编译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编写中,参考、引征了已出版的一些外文原著和中文译著,未及一一征得著译者的意见,在此特致以歉意和谢意。

翟墨 王端廷

2001.春雪.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毕加索论艺/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云雪梅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2025223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2-03-01
首版时间 2002-03-01
印刷时间 200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