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照片(第40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集取了多张老照片,那些平实记录的照片会让您了解在那特殊年代里所发生是一幕幕,让您油然而生的是对历史的震撼。只是照片中那些当年活生生的生灵无法重现,无法诉说,只能定格在那些黑黑白白的照片之中,又会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唏嘘、为之伤感。……

后记

照片的震撼力是文字无法比拟的。看了《老照片》第三十九辑首篇:《这一切,发生在我出生的那一年》所刊照片,又一次印证了我的这一看法。  "那一年",即公元1 948年,也是我的出生之年。而我的出生地同作者一样,也在上海。因此,可以想见,看到这一组照片,我内心的震撼至少不会小于在悉尼街头搜到这两本照片集的作者。  1948~1949年,是国民党执政大陆的最后一个年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此消彼长,时代大潮经历着惊天巨变!感谢两位摄影家的敬业精神,冒险为这惊天巨变中的小人物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身影。  我比本文作者早出生了半年,是在这年年初的农历大年三十。那个年代还盛行请医生上门接生。因此,我是出生于直至90年代末才被拆迁的石库门老屋里。照片所涵盖的1948年5月至1949年8月,我是在老屋的襁褓、母亲的怀抱中度过的,全然不知屋外 那惊天巨变、多少人命运的沉浮。事后我和这里的人们看到的对这一时代变迁的纪录,都是国民党军的溃败,解放军的高歌猛进。宛如雷雨天隔海观潮,看到的只是那滔天巨浪,听到的只是那轰然震响,油然而生的只是豪情、激情。然而,细细研视这一张张平实纪录的照片,好似看到了或听到了这巨浪中、震响里那些大大小小的鱼儿、小虾、水母,甚或水草的挣扎、哀号,生发起的是丝丝悲情、缕缕哀婉!  图①那群被俘的共产党游击队士兵们,并没有通常书本上记载的那种对敌人英勇不屈的神态,对主义忠贞不渝的自信,以及胜利曙光即将到来的豪情(仅仅几个月后就天翻地覆了),透过那一双双眼神,人们看到的只有茫然、木然。同样的茫然、木然眼神,在图⑩那位正匆匆走在刚刚解放了的上海街头的解放军女兵和图⑩那位坐在军列上正等待开拔的国军女兵眼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兵败如山倒的国军此时已是军心涣散,前途叵测,那位国军女兵的茫然与不安似乎有案可据。特别是她还怀抱着一个婴儿,为孩子的忧虑更让人体验她那柔弱外表下无着的沉重心事。本文作者称读者想知道她后来的遭际,其实倒不难想象,因为无人会为其去台湾作安排。而留在大陆的命运会是怎样,已有无数类似身份的人为其作了注解!令人不解的倒是那位解放军女兵,作为胜利方的一员,行走在刚刚占领的城市,为何没有哪怕一丝丝兴奋,却也是一副茫然?作者的猜想是怀中的婴儿病了,急于去找大夫。其实,在上海找个儿科医生或许不至于愁到如此地步。我的猜想是,或许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什么事情……  整组照片中最为令人震撼的是一位"游击队首领"被俘后割颅示众,和另一位共产党员从验明正身到刑场枪决。  一个十分巧合的机遇,使我了解到那位被作者称为"游击队首领"的真实身份:我正在为之做口述历史的一位老干部正好讲述过这个真实姓名叫"丁锡三"的解放军部队负责人的故事。他在抗战时期曾是活动于江南一带的忠义救国军的一个首领。经过共产党的策反,后来他投奔了新四军,并随之撤至苏北根据地。1948年末,他受苏南军区陈丕显的派遣,与政委汤景廷一起率部南下,到达上海郊区松江、青浦一带,准备打开局面,迎接大部队的到来。但由于这里是国民党统治的心腹重地,立即引来了国军的围堵,兵败被俘。诚如作者所说,在文明已进入20世纪中叶的时候,竟然还会出现枭首示众的残酷场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相信所有看过这幅照片的人都会受到来自内心的震撼!  与这一画面相对应的一件历史掌故是,经共产党策反而为解放军的到来立了大功的国民党上海青浦朱家角镇镇长蔡佣之,在1950年开始的"镇反"中,因其当年参与了围堵丁锡三所部,被认为"功不抵过"而枪决。当年负责策反的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为之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从图④到图⑨的六幅照片,完整记录了一个共产党员在1948 年5月初,从验明正身到刑场枪毙的全过程。除了作者说到的那位革命者面对死亡的从容神情,我还注意到那常常在戏台看到的背插死标的情景。记得小时候曾看到过画报上刊登的"镇压反革命"几乎同样形式的杀人场景,照片纪录的死囚犯临刑前排在墙前,面无表情。或许,当年担任主审的那位国民党军事法官、那些押解犯人到闸北公园去的军警,那个举枪行刑的军人,正是我幼时看到的画报中被插上死标押到刑场的那些犯人!而时光仅仅转过了一个年轮!  如今,时代A潮的轰鸣早已平息。无论此地的共产党,还是对岸的国民党,都已更替了几代领袖。"独立"还是"统一"替代当年"国民革命"与"共产革命"之争,成为国共关系的主题,以致两岸都有了"兄弟一笑泯恩仇"之说。只是当年那些活生生的生灵无法重现,无法诉说,只能定格在那些黑黑白白的照片之中,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唏嘘、为之伤感。  还得感谢嘉蔚先生,是他的眼光让我的这些感慨有了寄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照片(第40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克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1540
开本 32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3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