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揭示藏传佛教向西方的传播过程以及西方人对藏传佛教的反映。书中首先回顾了西方人探寻藏传佛教的历程,随后展现了藏传佛教在欧美传播的艰辛与辉煌。试图探讨西方藏传播教热背后隐藏的一种文化情结;即藏传佛教对死的豁达、对独特的活佛转世理论的阐释以及他们对静坐与冥想的实践,给西方人展示了另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宗教,并部分地解答了长久萦绕在他们心里的迷惑。佛陀能替代上帝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 图书 | 佛光西渐(藏传佛教大趋势)/藏传佛教文化现象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揭示藏传佛教向西方的传播过程以及西方人对藏传佛教的反映。书中首先回顾了西方人探寻藏传佛教的历程,随后展现了藏传佛教在欧美传播的艰辛与辉煌。试图探讨西方藏传播教热背后隐藏的一种文化情结;即藏传佛教对死的豁达、对独特的活佛转世理论的阐释以及他们对静坐与冥想的实践,给西方人展示了另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宗教,并部分地解答了长久萦绕在他们心里的迷惑。佛陀能替代上帝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目录 序 引子 一 世纪末的情结 二 闯入世界屋脊的人 三 古老的诱惑 四 从雪山走下的僧侣们 五 回报 六 播撒福音的人 七 西方人的精神之友 八 东西方精神的对话——藏传佛教和荣格心理学 九 死亡的艺术 十 我是谁 十一 心灵的沿续——意希喇嘛和他的西班牙转世灵童 十二 与佛陀沟通 十三 投入佛陀的怀抱 十四 回归神圣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在西方的大多数藏传佛教僧侣们选择了直接传播的方法,因为这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祈祷、念经、做仪轨、演教义,就是沿续了几百年的道路,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佛光西渐(藏传佛教大趋势)/藏传佛教文化现象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维忠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501148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1997-01-01 |
| 首版时间 | 1997-01-01 |
| 印刷时间 | 199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4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125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青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416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