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礼物还是灾难
内容
编辑推荐

试管婴儿技术浪潮的未来冲击,本书是作者积18年来思考而写成的一部科普未来学著作。作者在书中大胆深入地探索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前景,对其在未来社会中,可能对自然母体生殖方式、人口控制、女人角色、婚姻关系、现代家庭等产生重大冲击和变革作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展望。该书观点新颖,见解独到,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积十多年的探索与思考而写成的一本具有前瞻性、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书籍。书中概述了人类家庭的起源以及婚姻、生殖、性关系等方面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就试管婴儿技术浪潮对未来人类社会产生的冲击,对未来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可能发生的变革,作了很多有意义的探讨。

目录

序:走进美丽的新世界/1

第一章 试管婴儿技术的未来冲击:自然母体将走向衰亡/1

“人类制造人类”:大师赫胥黎的预言成真/3

与上帝展开竞赛:科学家正在“造人”/3

“克隆人”时代:他们真的来了/5

试管婴儿:闻所未闻的故事/7

新试管婴儿技术:一个孩子五个“父母”/8

“人造子宫”问世:“自然母体的末日”即将到来/9

颠倒的生育伦理:谁是孩子的父母/12

来自“精子库”的孩子们的困惑:我们是什么样的人/15

美国未来学家的困惑:生殖技术改变人类未来/20

试管婴儿技术:礼物还是灾难/23

第二章 “机械妈妈”:从科学幻想走进现实/25

生殖革命的原动力:欲望与幻想的挑战/28

探寻人类生命的源头:精子卵子受精卵/30

母体子宫:孕育人类新个体的摇篮/33

生殖技术的里程碑:“试管婴儿”诞生/36

试管婴儿技术:自然母体生殖的挑战/38

出租子宫:新型的生殖商业服务/44

人造子宫:21世纪人类的可怕梦想/46

试管婴儿技术的终结:“机械妈妈”即将诞生/49

第三章 “婴儿工厂”:生育模式面临大变革/55

“婴儿工厂”:试管婴儿技术的未来憧憬/59

探访“婴儿工厂”的秘密:精子库卵子库胎儿孵化器/61

人类生命的种子:精子的生命含义/64

人类生命的种子:来自卵子的困惑/68

新型人类生命种子库:精原细胞库与卵原细胞库或者胚胎干细胞库/73

构建人类生命种子库:体外生育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前提/77

胎儿孵化器:“婴儿工厂”的核心体系/79

走进“婴儿工厂”:人类未来的“育婴中心”/81

未来个体养育模式遐想之一:传统家庭式的/84

未来个体养育模式遐想之二:新型公共式的/85

试管婴儿族:二百年后将统治地球村/91

第四章 试管婴儿技术:体外生育的安全性担忧/93

解读生命的密码:科学家联手破译生命天书/95

操纵你的生命:控制人类基因密码/98

“诺贝尔精子库”计划:美国式人种优生梦想破灭/101

新“人种改造计划”:制造“超级人类”/102

优胜劣汰:消灭人类的劣质基因/105

试管育婴:生物(遗传)的安全性可靠吗/108

未来的忧虑:男女性比例可以保持平衡吗/110

试管婴儿的警示:个体的社会多样性会被篡改/112

第五章 未来的抉择:自然母体生殖试管育婴生殖人工克隆生殖/115

生育模式的抉择:自然母体生殖试管育婴生殖人工克隆生殖/120

未来的生殖模式之一:“自然母体生育”的安全性担忧/121

未来的生殖模式之二:“试管育婴生殖”方法科学吗/125

未来的生殖模式之三:“克隆生殖模式”可行吗/127

第六章 人类的现代困境:自然母亲的角色危机/140

生孩子的代价:女人是“生育机器”/142

女人的生命价值:事业?爱情?还是生孩子/144

养孩子的代价:现代父母的“恐惧症”/146

全球不育化浪潮:“新人口萎缩”危机来临/147

志愿不育的冲击:未来的中国谁来生孩子/152

“人类纪”的困境:人口膨胀之地球生态灾难/156

全球人口膨胀:人类陷入深重危机/164

联合国全球人口预测:走向“萎缩”还是“爆炸”/166

解除人类危机的引信:“试管育婴”可调节人口/167

人口困境的思考:自然母体生育潜伏危机/170

试管婴儿技术:人类未来的明智抉择/173

第七章 家庭历史大变革:从原始婚姻到现代个体家庭/175

婚姻家庭的历史:摩尔根的伟大发现/178

杂婚模式:第一种婚姻家庭模式/179

血缘家庭:第二种婚姻家庭模式/180

普那路亚家庭:第三种婚姻家庭模式/182

对偶家庭:第四种婚姻家庭模式/184

家长制家庭:第五种婚姻家庭模式/187

个体家庭:第六种婚姻家庭模式/189

家庭历史的反思:家庭没有固定的单一模式/190

第八章 个体家庭的历史:从父系氏族到后工业化/192

起源阶段:父系氏族时代/195

成长阶段:奴隶制时代/199

鼎盛阶段:封建时代/201

衰老阶段:前工业化时代/205

垂暮阶段:后工业化时代/208

个体家庭历史的沉思:三大社会功能的统一体/210

第九章 个体家庭的现状:走向“土崩瓦解”时代/212

胞核式小家庭:也走向爆炸/215

传统结婚比例:大幅度下降/216

同居婚姻行为:社会广泛认同/216

夫妇关系:寻求平等/217

离婚案件:迅速膨胀/218

生育欲望:大幅度降低/218

单身家庭:大流行/219

单亲家庭:大量涌现/220

美国家庭的困境:无可奈何/220

亚洲的工业化困境:传统家庭走向崩溃/222

全球离婚浪潮:进步还是倒退/226

离婚的罪恶:传统家庭三大功能危机/229

走向瓦解:工业化文明浪潮冲击下的家庭大变革/231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家庭年龄的差异对比/232

第十章 试管婴儿技术的最后冲击:个体家庭走向消亡之旅/235

试管婴儿技术的最后冲击/238

家庭角色变换之一:人口生殖角色即将走向灭亡/239

家庭角色变换之二:家庭将失去财富继承人/242

家庭角色变换之三:传统婚姻角色面临“死亡”/243

走向衰亡:个体家庭三大功能将彻底消失/244

个体家庭消亡的沉思/246

第十一章 自然母亲终结的冲击:未来需要婚姻家庭吗/248

未来的家庭:美国学者托夫勒的观点/251

自然母亲终结的冲击:未来存在家庭吗/252

性的生物涵义:寻找个体生命的性生理满足需要/253

性的社会涵义:寻找个体生命的性情感满足需要/259

婚姻的动机:繁衍的需要?做爱的需要?高级情感交流的需要/268

未来婚姻家庭的维系:新爱情文化角色/272

婚姻的基本含义:人类脱离动物世界的标志/274

家(婚姻)的力量:婚姻是人类永恒的旋律/278

第十二章 未来家庭的畅想:新婚姻家庭模式/282

寻找未来家庭的新支点:工业化文明塑造新家庭文化/285

未来家庭关系的透视之一:失去生育角色的传统家庭变革/292

未来家庭关系的透视之二:当代婚姻家庭多样性的启示/295

未来家庭新模式探索之一:丁克式家庭/301

未来家庭新模式探索之二:单身家庭/305

未来家庭新模式探索之三:同性家庭/310

角色互补:未来的两种主流新婚姻家庭模式/314

未来家庭模式的反思:“家”究竟是什么/315

附录:人类试管婴儿技术发展大事记/319

试读章节

如果说,1978年人类最初的第一例试管婴儿与父母之间还存在着直接的遗传上的血缘纽带联系的话,那么今天的许多新“试管婴儿”的技术应用,已经促使许多试管婴儿与父母的血缘联系产生部分或完全性中断。

“借卵生子”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又一个新方法。一个没有排卵能力的母亲,可以从卵子库或其他妇女那里借用卵子与自己丈夫的精子在体外受精结合后,经短期体外培养,再植入自己的子宫内发育妊娠,从而生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遗传学上已与其生身母亲失去直接血缘联系,实际上她有一个生物学上的母亲(卵子提供者),一个社会学上的母亲(社会学上的养育母亲)和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父亲(精子提供者和社会学上的养育父亲)。

此外,一对夫妇,如果丈夫缺少精子,同样可以借用他人捐助的精子与自己的卵子受精,而生育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同样与其父亲之间失去血缘上的遗传学联系。同样,一对父母亦可以完全借用别人捐献的精子和卵子来生育一个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从血缘上(遗传学联系)完全失去了与社会父母的血缘纽带关系。这样,孩子就拥有了一对遗传学上的父母和一对社会学上的父母。

近年来,“出租子宫”正在成为美国一种新兴的商业服务,即所谓的“借腹生子”或“代理母亲”现象,亦就是通过租借别人的子宫来生育自己的孩子。这种新的生育服务,更加引起了父母和子女之间血缘、伦理关系上的复杂化。如果一个子宫有缺陷的母亲,可以将自己的卵子与丈夫的精子受精后植入其他妇女(即“代理母亲”)的子宫,借别人之腹生育一个自己的孩子,这种孩子的“生身母亲”(生育上的母亲)和血缘关系(遗传学)上的“血缘母亲”角色便出现了分离。

如今,各种新兴的人类生殖技术服务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试管婴儿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得日益错综复杂起来。体外人工授精、体外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体外培育、胚胎的冷冻保存和复苏以及精子库和卵子库等的出现,再加上替代妊娠母亲(出借子宫替人孕育胎儿的女性)的出现,使一个试管婴儿拥有的父母加起来可能是五个,即精子的捐献者、卵子的捐献者、替身妊娠母亲和养育孩子的社会父母。

在上述的各种情形之下,子女与父母的社会和血缘关系,比之自然的传统生殖方式下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血缘、伦理上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已经不可能适用,试管婴儿技术与现行的生殖、法律、宗教、文化等传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尽管采用试管婴儿技术方式生殖的婴儿数目,在全球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但人类生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类的自然生殖方式,改变着现行的传统的生殖伦理与生命价值观。总之,传统的母体生育方式和自然生命伦理正在受到人工体外生殖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人造子宫”问世: “自然母体的末日”即将到来

生孩子不需要女人,或者说人不再是娘养的,听起来好似在损人或在开玩笑。实际上,它已经成为科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今天,普通的人们还不可能了解试管育婴技术究竟进展到什么样的技术程度。实际上,人类试管育婴技术的伟大成就已经远远超乎普通人们的了解和想象,人类的体外人工生殖控制技术正在走向最后的终点。P8-9

序言

走进美丽的新世界

生儿育女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本能和生物属性之一,生育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本能和权利。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人人都是娘生的,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古老的谚语似乎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可能会突然发现这个古老的真理出现了问题。1996年“克隆羊”的诞生昭示着,不久的将来人类也可以用“克隆”方法生殖人类,或者用其他方法(如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后代。这也许是古代的圣贤们万万料想不到的。

其实,起源于18世纪后半叶的生殖医学,伴随着20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人类传统的生殖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跨入21世纪,“克隆人”、“无性生殖(克隆生殖)”、“试管育婴”、“精子库”、“卵子库”、“人造子宫”等一系列新的人类生殖技术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似乎大大出乎常人的预料。

“人类基因图工程”正在不断地揭示着人类个体生命的遗传奥秘之所在,人类的生命正在成为生物科学精英们可以操纵的“玩物”。难怪人们惊呼:要保护人类生命领域的这块净土!

20世纪末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出呼吁,“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人类的未来”。人类生育控制技术革命,其实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拉开了序幕。18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实施了首例母狗的“体外人工授精”获得成功,他的科学壮举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欧美各国,许多人指斥他的行为是异端和邪恶的。他的革命性创举吹响了人类生殖革命的号角,干预、控制、最终完全掌握人类生殖的奥秘,成为许多科学家的梦想。

跨入2000年之后,人类生殖技术革命的步伐正在加快,试管婴儿技术越来越走向成熟之中。科学家们发现,未来的人类也许不会再有今天意义上的“妈妈”,也许将拥有新的“机械妈妈”(人造子宫)。科学家们说,我们的胎儿可以诞生在比人类妈妈的子宫更舒适的“人造子宫”内。

如果有一天,“人造子宫”真的出现了,我们人类胎儿的生育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可不是科学幻想,科学家们已经完全肯定:这一天终将会来临1 2002年,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不育研究中心宣布:一个“人造子宫”模型已经诞生!

科学家们已经断言,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使用一种体外人工的生育方法(就是与母体生殖原理相同的“试管育婴”方法),脱离母体生育孩子。这样,一种可以完全替代女人生孩子的新型的人类生殖方法——体外人工生育方法(一种完全成熟的“试管婴儿”方法)就会诞生。

将来,女人还需要自己生孩子吗?我们未来是否会建立不需要父母参与的“育婴中心”或“婴儿工厂”,而通过人类的“婴儿工厂”,利用体外生育的方式来生殖未来的人类婴儿?

那样,女人似乎就没有任何必要以牺牲自己的肉体与生命来生育孩子了。倘若如此,父母的身份将如何界定?母性与母亲身份又将如何解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又将如何维系?没有了女人(家庭)的生儿育女,现代家庭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变革或者灭亡?人类的后代又将怎样生育与养育?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个体家庭)为基础的人口生育模式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面对人类试管婴儿技术的汹涌浪潮,我们人类将会面临怎样的一种挑战呢?人类又将会作出何种抉择呢?人类是否会真的成为试管婴儿技术时代“婴儿工厂”的产品?

人类自然生育模式将要大变革,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体外人工生殖方法的诞生,人类将首先面临母体生殖方式与体外人工生育方式之间的人类生殖模式的重大抉择。

1985年,美国学者布赖恩在他的著作《第三个一千年》中写到,到2220年,众所周知的是,在人造子宫里可以比在天然子宫中更容易按理想的条件培育胚胎。自然的生命(即母体内的孕育生育)意味着你生活在一个洞穴里并吃蝙蝠。一个宣传人员这样评论说,“为什么我们要容忍自然界的肮脏混杂?”按照布赖恩的推测,2200年左右,人类的体外育婴技术就可以达到成熟而安全的水平。利用人造子宫培育胎儿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未来几十年冲击家庭的最明显的倾覆力量,可能就是新的生育技术。现在必须认为,预先安排婴儿的性别,甚至为婴儿编制智商、面貌和个性特点;走进“育婴堂”就可以购买胚胎——所有这一切都远远超过过去人类的经验,以至于人们需要以诗人或画家的眼光,而不是社会学家或哲学家的眼光来展望未来。

托夫勒说:人们可能认为,讨论这些事情没有多大学问,也没有什么意义。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者仅仅是生殖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在很短时期内就能够冲垮有关家庭及其职责的一切正统观念。他说,当婴儿能够在实验室的瓶子里生长时(这里应该指的是成熟的试管婴儿技术,它可以实现完全的人类胎儿体外培育,不需要母体的直接孕育),母性的概念又将如何定义?诚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指出的那样,以试管婴儿技术为核心的人类体外人工生育技术,是远远不同于一般科学技术的特殊技术。因此,我们人类不能够以过去的经验来看待它的重大社会冲击。

一旦人类广泛采用体外人工方式生育孩子,现代个体家庭的“生儿育女”似乎就不再需要了。一旦失去“生儿育女”的作用,现代个体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必然发生变革,那么现代个体家庭的继续存在或者变革就成了新的严峻问题。一旦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人口生育模式发生颠覆传统的变革,个体家庭的生存基础将会面临新的重大挑战。

如果个体家庭生育角色一旦发生新的重大变革,实际上现代家庭自诞生以来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社会变革(恩格斯和婚姻家庭学者的观点),我们会发现,以个体家庭为基石的现代人类传统社会将面临着新的巨大冲击,未来社会的亲属制度(如父母与子女关系)、人口生育模式与传统财富关系、家庭社会伦理制度、文化道德体系等都将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

试管婴儿技术,也许会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人类未来的命运究竟会怎样,我们只能够做一个未来学上的演绎。细心的读者,在您阅读过本书之后会发现:我们将把您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人类试管婴儿技术的新时代,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1988年夏天,我开始了本书第一稿的撰写,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我逐步感到问题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大,涉及的科学、社会、哲学、人口学、家庭问题之深广,都大大超乎我的起初构想。对于“试管婴儿技术浪潮的未来冲击”这个重大的新命题,涉及生育技术、性关系角色、婚姻家庭、社会人口、伦理道德等复杂的多学科问题,虽然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探索,但还是在无可奈何的状态下完成本书第四稿的修改工作。目前出版的内容是关于试管婴儿技术未来冲击问题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1)试管育婴的技术问题;(2)对自然母体生育模式的冲击;(3)试管婴儿技术未来冲击下现代家庭的变革;(4)试管婴儿技术浪潮的冲击将带来的未来家庭前景。

本书因为系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时间跨度较长、内容广泛,加之本人知识、能力有限,思考还不是很成熟,在此以期抛砖引玉。作者真诚地希望本书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读者朋友们的理解、支持、批评和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正谬误。

书评(媒体评论)

1785年,意大利传教士AL·斯帕兰札尼首次进行人工授精试验,他将狗的精液注射到母狗的阴道中,62天后这只母狗生下二雄一雌、3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斯帕兰札尼的成功,立即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轰动。——美国学者安德鲁《克隆》

我们人类终于摆脱了奴隶般地模仿自然(即母体生殖)的手段,进入人类能够制造人本身的时期。如果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达到足以复制自身个体之时,便是世界陷入混乱之日。——英国学者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

未来几十年冲击家庭的最明显的倾覆力量,可能就是新的生育技术。现在必须认为,预先安排婴儿的性别,甚至为婴儿编制智商、面貌和个性特点。走进“育婴堂”,就可以购买胚胎所有这一切都远远超过过去人类的经验,以至于人们需要以诗人或画家,而不是用社会学家或哲学家的眼光来展望未来。——美国学者托夫勒《未来的冲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礼物还是灾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祖恒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0746
开本 32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21-33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2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48:12